可以说,就算是在法宝如云洪荒上,息壤也是难得一见的宝物。
在东皇太一的记忆当中,洪荒时期,息壤就被视为至宝,其珍贵和重要程度堪称无可替代。
这一神秘的物质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具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就算是圣人,也不是谁都有这息壤的,更不用说其余人了。
首先,从稀有度上来说,息壤的分布极其有限,并非随处可见。
它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加之漫长的时间累积才能形成。因此,它的发现和获取都是极其困难和珍贵的。
其次,息壤的珍贵程度与其特有的属性密切相关。它拥有特殊的生物活性,能自行生长和繁殖,同时又能为周围的环境提供滋养和滋润。
这种神奇的能力使得息壤在洪荒时期被视为一种神奇的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修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再者,息壤在古代文化中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它被视为天地间最为珍贵的物质之一,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和繁荣。
在神话传说中,许多英雄和神祇都曾寻找或使用过息壤,因此它也成为了古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在洪荒时期,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资源的匮乏,息壤的珍贵性更加凸显。
它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生命的保障。人们用其来修复破损的生态,维持生活的需要,甚至在某些传说中,它还具有治愈疾病、延年益寿的神奇效果。
所以说,在洪荒时期,息壤的珍贵和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更是一种生命的保障和文化的象征。
其特有的属性和极高的价值使得它在古代人们的心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息壤已进入马华明的神魂当中,就立刻依附在了神魂上,而这也让马华明的神魂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要知道,就算是按照上古大能东皇太一的方式修炼,外加三花和五气的蕴养,马华明也到底是一位后天人族,其神魂和身体也有局限性。
或许现在看不出来差距,但是随着马华明境界越来越高,这种弊端也是随着展现出来。
而有了息壤的加入,而且还是在翼州鼎当中待了无数岁月,这息壤不光是拥有着自身的神奇之处,而且还带有着翼州鼎独有的人族气运!
这就非常难得了,也就是一刹那,马华明便感觉到来自神魂的舒爽和强大。
这种改变并不仅仅是来自于神魂,这息壤正慢慢改变着马华明的一切,这也让马华明今后的修炼之路更加坦荡。
而一旁的两个小孩并没有打扰马华明,甚至都没有一点离开的意思。
就在三四个小时之后,马华明这才慢慢醒了过来,还没来得及感应一番自身的变化,便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
向着声音的来源看去,就看到刚刚的两个小孩,还是一副倔强而担忧地站在一边。
看到马华明醒来,两人的眼睛也是亮了起来,正准备说点什么的时候,便被马华明打断了:
“不急,我也饿了,我们先弄点吃的吧……”
这不说还好,马华明这一说,两人的肚子又是一阵声响,两人也是不好意思地看向马华明。
马华明并没有在意,而是手掌一挥,面前就出现了几个红薯,然后手指一弹,眼前的稻草便着了起来。
两人看到这里,眼睛则是更加明亮了起来,也更加坚定了两人跟随学本事的决心。
马华明一边烤着红薯,一边也是在想着如何安排两人。
要知道,这次自已不仅仅得到了象征着人族统一的九鼎之一,更是得到了难得一遇的息壤。
这已经让马华明跟两人产生了因果,要知道修行者最怕的就是因果,当然以马华明的修为并不惧怕这区区的因果,然而不解决这段因果,总归不好。
在修仙的道路上,因果的影响如同天地间的法则,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每一行,每一念,都会引发无尽的因果链条。这不仅仅是修士修炼中的一环,更是天道循环,善恶有报的体现。
对于修士而言,修行中得来的因果如同天降之责。
行善积德,修身养性,是为种下善因;而心存恶念,行为不端,则可能招致恶果。
在修仙的道路上,每一个修士都需时刻警醒自已,保持一颗清净之心,方能修得正果。
因果关系在修仙世界中还体现在修士与天地、自然、其他生灵之间的互动中。
修仙者需要从天地间汲取灵气以供修炼,而这也需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天地之道。
若一味索取而不回馈,便会招致天道的惩罚。反之,若是行善积德,如保护环境、帮助他人等行为,则会得到天道的嘉奖。
因果还体现在修士之间的互动之中。一个修士的所作所为不仅会影响自已的修行之路,还会影响他人的命运。
如一位修士助人为乐、解人危难,他将会在心中种下善因,这些善因不仅会助他修行,还会惠及他人。
反之亦然,若一位修士心存恶意、欺压他人,那么他将会招致他人的怨念和报复,甚至可能影响他的修行之路。
总的来说,在修仙当中,因果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关乎个人的修行和命运,还关乎整个世界的平衡和和谐。
因此,每一位修士都应时刻警醒自已,以善心行事,积善成德,方能在修仙之路上走得更远。
而在浩瀚的洪荒当中,无论是大能修士还是普通修士,都十分明白因果的重要性,谁都不会随意去触碰因果的。
因为因果易得,却难消!
只有遵循天道循环、善恶有报的法则,才能在这个世界中立足。
同时,也只有珍惜每一个因缘际遇,才能让自已追求更高的境界吧!
已经到达大罗金仙的马华明,对于因果的感知更加的敏感和透彻。
而两人的资质,马华明也查看过,小男孩并不具备修仙的资质,反而小女孩修仙的资质非常不错。
红薯很快便烤好了,而香味也是引得两个小孩口水连连。
虽说红薯目前已经在大明开始推广,但是还没有普及到这偏僻的北方,所以对着红薯,两个小孩见都没见过。
很快,两个小孩便开始大口咀嚼了起来,而马华明则是一边吃着,一边考虑着是否要收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