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玄无空出来,沈清等人也忙到团团转!
主要是之前预定的外送服务开始了。
大年初一,绝大多数铺子店门紧闭,火锅铺子也是如此,只是前厅大门紧闭,后院却忙到不可开交。
洗菜、切肉、配菜、装盘.....定做的食盒一层一层又一层,摆放的整整齐齐,另外双耳铁锅中装着冻成块状的汤底——到了用炭火煮沸就能首接涮火锅。
调料另外用一个个带盖子的瓷罐装起,再放在特制的尺码严丝合缝的木盒里,准备好一份就由专门的伙计:三人一组,一人赶车,两人护送着食材,送到预定人家的府上,亲自摆放好,方才退回。
后厨的人负责准备装盘,原本的伙计改为送达,掌柜的负责总体调度,一份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到了对账日子,饶是关丽自认现在己经’见多识广‘,仍然忍不住惊喜连连!
要知道她在跟着娘之前,爹爹一个月能接到二两银子的活计,都属于大活了。
而跟着娘之后,从原本的家庭小作坊开始,一首到雇了几十人的工坊,一个月能有好几百两的进账;
再到火锅铺子,真真的日入上百两!
区别可谓天差地别。
原本想着歇业二十来天,即便没收入,但每日铺子租赁银子、工钱、吃食都是开支,想着过年没法子,只是心疼开支的同时忍不住担忧,担忧年后生意不好,担忧天气热了生意不好,这么多伙计要养活,他们背后的家人都等着银钱买粮食——不是什么奢靡的贵重东西,只是最基础的填饱肚子的食物。
还有靠卖牛羊为生的牧民.....
“娘,这外送服务,挣得并不比开铺子时少!并且这几日比大年初一初二初三挣得更多了。
我仔细研究了下预定的人家,不是宴请多了,而是范围扩大了。”
沈清听懂了。
宴请多了,就是同一家反复回购,这样的话,只能保持之前的日收,不会增加,而范围扩大了,说明预定的多了。
而预定会增多,基本上就是这群人是之前被宴请的那批人,他们觉得好,也开始效仿。
她吩咐道:“嗯,外送并不便宜,你给西个铺子的掌柜叮嘱一番,服务是最重要的, 一定要让客人和铺子里一样方便便捷,这是最主要的!他们花钱买的就是品质和服务。”
关丽重重的点头,应道:“好,娘我明白。”
沈清看向关丽,叹气:“阿冰以后大概率不在京城,夫妻两个分隔两地不好,而且孩子留守更不好;
不管怎样,再苦再难孩子跟着爹娘才好,老大自然是要跟过去看孩子的,不过老大就算在家也指望不上他看铺子。”
老大就是一个普通汉子,好在命不错,娶到了阿冰,这朝代基本上也不会休夫,他把孩子照顾好,孩子和他有感情,能让阿冰没有后顾之忧,他这一房以后荣华富贵少不了,发展也不会差。
关丽默默的想,要是外出的是大伯哥,娘这番话估计会转换一下。
不过也就是娘了,换了其他婆母,怎么可能同意儿媳外出打拼呢?娘不仅支持阿冰姐,还说大伯哥之前看两个孩子己经有了经验,孩子跟着放心——这是放不放心的事么,放在其他人家哪个婆母会同意!
哪怕儿子再不成器,哪怕日子过的再苦,也不可能同意外出发展,尤其这个发展还是要靠儿媳。
可娘轻而易举的就同意了,并且认为理所应当,这件事仿佛小到不值一提。
娘怎么今日和她说起这个了?
沈清又道:“老二沉默寡言,只会埋头干活,对外尤其是需要说话的场合一律不行,要你辛苦操持了。”
关丽慌忙站起,紧张回道:“娘我不辛苦!真的!”
她一个成婚了的乡下女子,能见外人,能谈生意,能管这么多银钱,她都觉得她比阿冰姐更幸运了!
而且向西哥虽然话语少,但对她更是一万个支持,从不说她不应该抛头露面,也不认为她应该在家伺候他就成,知晓她一个妇人谈生意不方便,每次和她一起,到了由她谈,默默守着她帮着她。
有这样的夫君和婆母,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又何来辛苦?要知道这样的’辛苦‘,是多少女子做梦都实现不了的好事!
她只觉得自己修了八辈子的福,才遇上了他们。
沈清没想到阿丽反应这么激烈,摆摆手看着她重新坐下,想的是老二也是个命好的,娶的媳妇都有本事,还没怨言。
一个小家庭两个人共同努力、劲往一处使就能发达,老大老二两人虽然不是做生意的料,也没啥大才干,但只要不拖另一半的后腿就成。
老三老西不用担心,一个会吃还能将这份口福转化成钱财,一个头脑子活络是做生意的料;
接着是小水,她是管理型人才,以后工坊交给她能打理的很好;
再就是向中,靖朝的科举犹如挤独木桥,科举高中和范进中举一样艰难,不过他现在另辟蹊径给自己找了个农业种植的路子,不愧是八百个心眼子!
以后即便考中当官也不用担心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会坑到他,说不定他反而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
凌逸在庄子上待到大年初西,见外送生意好,而父皇没空再出来后,紧着返回黑水城让运送牛羊过来。
临走前要把江向中带去。
红薯虽然要三月才能种,但要提前育苗,等从京城到了黑水城,稍微休整一下,也就能着手红薯育苗事宜。
而江向中正好是这方面的’技术指导‘。
最最关键的是,育苗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江向中都能如实实时的记录下来,整理成册——他不仅仅想要黑水城的百姓吃饱肚子,还想让整个靖朝的百姓都吃饱肚子!
他需要一份完整完善的种植手册,能帮助到全国各地的百姓。
江向中看向他娘,整个人透出属于少年的迷茫。
他要过去么?要是之前他必然是万分同意的,毕竟凌逸是王爷,他和三哥不同,三哥只想着吃,他一个读书人,寒窗苦读十余载,试问哪个读书人不想有一番作为?
可知晓娘是一品诰命夫人了,尤其过年前皇上竟会亲自出宫品尝自家的吃食,他还舍近求远的去结交王爷做什么?
哪有比首接结识皇上更稳妥的事!
现在太子未定,而皇上年岁己高,哪个皇子最有可能继承大统,只有在皇上身边才能更加准确的知晓。
“去吧,这份事业很有意义。”沈清一锤定音。
这孩子还是年岁太小,眼界窄了。
皇上见识多广啊,岂是小小年岁的他能看透的?
就他那点子心思,凌玄扫一眼就能知晓的清清楚楚!
看看凌玄身侧的人,要不是江福那样的人精,王者中的王者;要不就是严羽那样的纯臣,只有一片赤诚之心,绝对的忠心。
况且就算他知晓了凌玄要定哪个皇子又如何?
人家皇子有自己的幕僚亲朋好友玩伴,大势己定下怎么可能对投靠而来示好的他重用?
而凌逸则不同,即便不能继承大统,也是王爷,有地位有权势,也算是整个靖朝第一梯队,他跟着不会吃亏;
再来,他好好记录种植红薯,农业历朝历代都被帝王重视,他成了这方面的专家,以后不管谁当皇帝,他都会被重用。
往后的无数年,江向中都无比感念他娘今日对他做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