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丁元这边喜气洋洋,而郭家这边得到了一个消息,王大帅带领着一些心腹跑了,丢下了那些已经上战场的部队。
郭家几个人已经失去了郭老爷子的消息,连续几个月都没有寄钱财和物品过来,家里的积蓄已经全部都耗干净了。
连家具什么的都已经开始往外卖了,那个病秧子的药也断掉了,一家人开始一天只吃两餐,餐餐喝粥。
就这粥还是稀的,底下那点浓稠一点的都是唯一的儿子郭昌盛,然后是郭老婆子自已,再是小女儿,大女儿,三女儿。
以此类推,碗里的粥是越来越稀,到了老大和老三就是一碗水而已。
对于这件事情,老大郭晓婷和老三郭晓敏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老四郭晓华却不愿意了,觉得大哥一天到晚的躺着不干活,还吃得最好,不公平。
郭老婆子一开始还有心情哄两句,到后面就是爱喝不喝,不喝就挨骂,再不喝就挨打,最后还是闹腾,那就别吃了,直接饿着。
郭晓华发现自已曾经的优待都没有了,也就慢慢接受了现实,转变了态度,继续讨好母亲,尽量让自已过得好一点。
这也是她一直以来在家里的位置排在两位姐姐前面的原因。
郭老婆子生了一个病秧子,接连怀孕,就是想要再生一个身体正常的儿子。
其实郭昌盛一开始也不是这样严重的,只是郭老婆子怀孕的时候,郭老爷子想要纳一方小妾,她不同意,结果动了胎气,早产了,七个多月就生了。
孩子生下来就发现肺部没有发育好,后期一直都是精细养着的。
也是因为这件事情郭老爷子纳妾的事情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郭老婆子觉得这个儿子身体不好,怕长不大,就继续接着生。哪里想到会连生三个女儿,再也没有生出一个儿子。
就是这样,她才会迁怒前面两个女儿。为什么会心疼第三个女儿,也是因为怀郭晓华的时候,郭老爷子还是纳妾了,千防万防的,那个女人居然难产死了,一尸两命。
郭老婆子就觉得这个孩子旺自已,自然对肚子里面这个孩子多用了两分心思。
至于那个妾室到底是怎么难产的,是不是郭老婆子出了手,那就只能她自已知道了,反正郭老爷子也没有查出个一二来。
但是从那以后,郭老爷子再也没有纳过妾就是了。
郭老婆子从那以后也没有再生育过,郭晓华就是她最后的一个孩子。
从此以后,夫妻两个人就把这个儿子当成了一个宝贝,细心呵护,大把大把的银子用在他的身上,这些钱全部换成了贵重药材和食物,用来填补他身体的空洞。
也是因为如此,郭昌盛才能一直活下来,除了肺部的毛病,平常可以自由活动,平常可以照顾自已。
郭家的几个孩子,郭昌盛今年已经十六岁了,郭晓婷今年十二岁了,郭晓敏今年九岁,郭晓华今年六岁。
吴丁元比郭昌盛要大两岁,今年是十八岁。
当年吴丁元嫁到郭家的时候,郭晓华才八岁,可以说是看着她长大,再看着她嫁人的。
几个小姑子都是吴丁元给她们送嫁的,那时候郭家条件好,几个小姑子都带了不少的嫁妆出嫁,尤其是老三。
郭家老两口格外心疼这个嘴巴最甜的女儿,把他们藏起来的东西都给了她做嫁妆。因为那个时候有钱都买不到药材,想要走女婿的路子。
结果郭晓华拿了钱翻脸不认人,回娘家就说人家收了钱财跑了,编造了一个莫须有的人,把那笔财物收入自已的囊中。
郭家两口子被郭晓华那张巧嘴所骗,居然相信了。郭晓华还说现在国家禁止私人买卖,大张旗鼓的去找,去闹,一家人都活不了。
就这样子,郭家人只能认栽。毕竟不能告诉别人他们藏了金银珠宝,一直以来都从私人手里或者黑市里面买东西吧。
嫌命长?不想活了不成?
这个时候没了钱买药,郭昌盛的身体就越来越差了,慢慢的就不能下地走动,只能虚弱的躺在床上等死了。
郭晓华为了稳住他们几个,不定时的就拎点东西过来,给他们几个改善一下伙食,没有饿死他们。
郭晓华拿着这些钱财供养着自已和那个知青两个人的花销,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把两个人养的白白胖胖。
两个人吃的和穿的都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大家心里都有数。大家都以为钱财的来源是郭晓华的男人,其实大头还是郭家的钱财。
就他们两个人那花钱跟流水一样的,郭晓华男人那一个月的工资根本供养不起来。
郭晓华男人退伍的那一笔钱被那个知青哄过去寄到家里,让家里人给他找个工作,他就可以顺利返城了。
临走之前还把她所有的积蓄都骗走了,导致郭晓华人财两空。
也是这个时候,郭晓华回娘家哭诉的时候说漏了嘴,郭家人才知道那些钱财一直都在她的手里。
而那个时候,郭昌盛已经死了,郭家老两口知道一直以来对儿媳妇都不好,孙子也养歪了,为了养老的问题,选择了原谅郭晓华。
表面上还是继续宠着这个女儿,毕竟只有这个女儿过得好一些,还能从她的手里得到一点好东西吃。
其他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嫁到隔壁镇上那个木匠家里,在旱灾的时候全家人都搬走了,人都不知道去哪里了。
二女儿嫁的那个郎中,在斗地主的时候被人打到了脑袋上,人没死但是疯了,一天清醒的时间根本没有多少,养活自已都难。
孙子也还没成家,孙女也还小,都靠不住,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郭晓华的婆家在她的各种折腾下,也不敢管她的事情。
郭晓华的男人只要郭晓华不去闹腾他的父母,也不管她。平日里只负责管他自已和两个女儿,把两个女儿教养的十分出色,都是大学生。
他从来没有在女儿的面前说过郭晓华任何的不好,郭晓华平日里也经常给两个孩子买东西,所以母女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
尤其是对比她们父亲那严厉的教导,两个人心底里更偏向于母亲,这也是后来把郭晓华接到城里生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