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见崇祯帝的眼神,变得坚毅起来,心中也是暗自欢喜,这才是他想要的结果。
“关于流寇,我们现在可以依靠孙督师那边,只要把那些人挡在陕西,就能给我们这边争取很多时间。”
“父皇,今后您在朝堂上要特别注意,无论是谁提出,要让孙督师出兵速胜,都不要听,甚至还要把这种坏事的人,乱棍打出去。”
朱由检听后,连忙答应道:
“这件事情,为父知道了,会处理好的。”
朱慈烺继续说道:
“我们还要定期给孙督师那边,运送大量的粮食和军饷,确保那边的局势不至于恶化。”
“还有就是山西总兵周遇吉,也要找机会给予他,更多的自主权利,只要能守住山西一切都好说。”
“另外就是这次卖火炉子赚一大笔钱,我准备接下来,对京城的守备部队进行整顿。”
“必须组建一支完全忠于我们皇家的军队,来应对将来的恶劣局势。”
“而且这支军队的将领,必须是经过后世证明,忠诚且能力强的人担任才行。”
朱由检想了想,觉得太子这个主意非常不错。
虽然目前大明朝有上百万军队,可是真的能绝对听从他这个皇帝命令的,却是屈指可数。
之前他也打算改组京城的守备部队,用来守护京师的安全。
可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可以完全信任将领,导致这个计划,一直没有执行下去。
现在如果是太子负责这块,那就再好不过。
只要挑选忠诚且能力突出的将领辅助,那么这支军队就能牢牢的掌握在皇家手里面。
而皇太子又将是大明王朝的最佳继承人,再加上有共同的后世经历。
他们君臣父子就不会再有猜忌之心,没有什么比这更完美的了。
不过他还是特意嘱咐道:
“皇儿,我在这里要提醒你,这支军队的最高指挥权,你必须牢牢抓在手里。”
“这可是我们老朱家,今后能否在大明立足的根基,不能有任何纰漏。”
“父皇,这一点孩儿记住了。”
朱慈烺接着又用笔写下了“东林”两个字。
朱由检看到以后,深有感触地说道:
“这也是大明朝的一个痼疾,为父早就发现了,也想过改变,只是一直没有大的效果。”
“这几年我一直频繁更换首辅,可是换来换去,还是出自那些势力的人,并且内斗是越来越严重。”
朱慈烺思考了一会儿才说道:
“父皇,这个我暂时也没有想到好的办法。
"些人在朝堂上的关系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能慢慢收拾他们。”
“我的想法是,可以先扶持一个,与东林党理念完全不一样的文人组织。为我们皇家所用。”
“这个组织可以叫南林,北林或者西林,名字不重要,关键是要让那些人内部先乱起来。”
“毕竟我们朱家才是这个王朝的正统,只要肯花心思,有的是读书人为我们所用。”
朱由检听后,连忙兴奋地说道:
“皇儿,你的这个主意好,就由你下去执行吧。”
“至于需要为父怎么配合,你直接说一声就行了。”
接下来,朱慈烺又写下“皇室宗亲”四个字。
朱由检看到后,顿时脸色大变。
这四个字仿佛是魔咒一般,让他许久都说不出话来。
他们这一支本身就有点得位不正,所以从成祖以后,就一直优待皇室宗亲,到现在已经成尾大不掉之势。
但是即便如此,这个皇室宗亲,也是前面说的几样中,最难处理的,搞不好就是一场天下大乱。
只见他严肃地说道:
“这件事情,为父知道了,你还有其他的没有?”
朱慈烺正准备再提一下,今后该如何限制皇室宗亲的规模和待遇。
只见崇祯帝,却急忙开口抢先说道:
“这件事情,以后再议,朕乏了,先回宫。”
说完以后,他就带着贴身太监和护卫,快速地离开了奇珍阁。
朱慈烺见状,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这个问题,也的确不宜在这个时候提出来。
不过除了这个,其他的都进展顺利。
他也就不再纠结这个了,连忙命令所有人按照计划推进。
此时在陕西潼关,三边总督孙传庭,正看着手中的各种情报,陷入深深的担忧之中。
在他一旁的是副将孙秀棋,看到自家督师的表情,连忙关切地询问道:
“大帅,你因何事而忧愁?”
孙传庭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幽幽地说道:
“兵部又发来军令,催促我们尽快出兵,围剿李自成部。”
孙副将听后,大惊,连忙建议道: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大帅目前流寇势大,据我们的情报得知,李闯部差不多已经有40万之。”
“虽然大部分都是被裹挟的老百姓,但是其中也有部分精锐部队,能与我们正规军抗衡。”
“我们的军队,目前虽然也有二十万之众,可是部队很多也是刚刚招募的新兵,训练远没有完成。”
“再加上物资也不充沛,如果再贸然出击,恐怕会重蹈覆辙。”
“去年我们军队在柿园,就有过一次惨痛的教训,很多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就折在那个地方。”
只见孙传庭严肃的说道:
“兵部的军令,我们还可以想办法拖延一下,毕竟我现在是三边总督加兵部尚书衔。”
“可当今圣上,也给我发来了大军开拔的谕旨,而且字里行间充满了愤怒和不耐烦。”
孙副将听到以后,立马抱怨起来:
“我们这个万岁爷,没事就爱瞎指挥,而且疑心病太重。”
虽然孙传庭很赞成副将的说法,但还是出言训斥道:
“孙副将,请注意你的言辞,你这是诽谤圣上,小心我治你,大不敬之罪。”
因为孙副将与孙传庭私交不错,再加上这是帅府,周围又只有他们两个人。
所以他毫不在意地说道:
“督师,别发那么大的火,这不是因为在您这里,我就随口抱怨几句,在外面我的口风一直很严的。”
孙传庭听完以后,还是小声地嘱咐道:
“你还是要谨慎些,小心祸从口出。”
“再说,我的帅府,也不是完全密闭透风,任何时候都要谨言慎行才行。”
这时,护卫亲兵推开房门,说京城来人,要向大帅传达圣旨。
两人听后大惊,同时纷纷感叹: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这次弄得这么正式,看来部队紧急出兵,是避免不了。”
孙副将连忙低声询问道:
“大帅,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孙传庭面对这种情况,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希望这次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