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漩涡,周而复始
生命漩涡,周而复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生命漩涡,周而复始 > 第20章 命运转折 亲人伸出的援手

第20章 命运转折 亲人伸出的援手

加入书架
书名:
生命漩涡,周而复始
作者:
爱吃玉米荔枝汤的霍锐
本章字数:
7198
更新时间:
2025-03-12

师范三年级的那个暑假,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在刘集镇的土地上,闷热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宋梅站在自家小院里,望着那几株曾经生机勃勃如今却略显颓势的无花果树,满心都是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当下生活的无奈。

自从父亲离世后,母亲精神失常,弟弟还年幼,这个家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小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就在宋梅觉得生活的重担快要将她压垮的时候,江城的大伯和二叔来了。

他们的车缓缓停在小院门口,扬起一阵尘土。

大伯和二叔从车上下来,宋梅看到他们的那一刻,心中五味杂陈。

这两位在大城市里生活得光鲜亮丽的亲人,此刻出现在这个破旧的小院里,显得格格不入。

大伯走上前,拍了拍宋梅的肩膀,声音略带沙哑地说:

“小梅,这些年苦了你了。”

二叔则走进屋内,看着精神恍惚的母亲和躲在角落里怯生生的弟弟,眼眶也红了。

原来,大伯和二叔之所以这么急切地赶来接走妈妈、弟弟和爸爸的骨灰,是因为他们心中一首对爸爸怀有愧疚。

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爸爸主动要求来农村锻炼,不然下乡的就会是大伯或二叔。

这些年,他们在城市里生活得顺风顺水,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而爸爸却在这艰苦的农村度过了大半生,最后还早早离世。

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承担爸爸现在无法履行的责任,照顾好妈妈和弟弟。

宋梅望着大伯和二叔忙碌的身影,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过去。

小时候,她也曾有过幸福快乐的时光。父亲虽然是下乡知青,但他知识渊博,会给宋梅讲城里的故事,教她读书识字。

母亲心灵手巧,会在昏暗的灯光下,为宋梅缝补破旧的衣服,还会在院子里种上美丽的蔷薇花。

每到春天,蔷薇花盛开,整个院子都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那是宋梅最美好的回忆。

然而,这一切都在父亲生病后发生了改变。

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西处借债,生活变得一贫如洗。父亲最终还是离开了他们,母亲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精神时好时坏。

从那以后,宋梅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她不仅要照顾母亲和年幼的弟弟,还要面对邻里的冷眼和同学的嘲笑。

那些日子,她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孤独的小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挣扎,看不到一丝希望。

记得有一次,母亲病情发作,在大街上又哭又闹。

宋梅拼命地拉住母亲,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人,那些异样的目光像针一样刺痛着她的心。

还有一次,学校组织活动,宋梅因为要照顾母亲没能参加,同学们便在背后说她不合群,嘲笑她是个没人要的孩子。这些痛苦的经历,让宋梅对刘集镇充满了厌恶和恐惧。

搬家的那天,院子里一片忙碌。

大伯和二叔找来了搬家公司,将家里的家具一件件搬上车。

那套破旧的桌椅,是父亲亲手打造的;那口掉了漆的衣柜,承载着母亲年轻时的回忆。

可如今,这些都要被卖掉,被运走,就像宋梅即将告别她在刘集镇的过去。

妈妈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眼神空洞,时而喃喃自语。弟弟紧紧地拉着宋梅的衣角,眼中满是不舍和恐惧。

宋梅抚摸着弟弟的头,轻声安慰着他,可自己的心里却像被刀割一样难受。

爸爸的书被一捆一捆地扎起来,那些都是父亲生前最珍视的宝贝。

宋梅看着这些书,心中涌起一阵酸涩。这时,妈妈拿着一本宋梅的《少年文艺》,用含糊不清的声音问她:“小梅,这些书还要不要?”

宋梅看着那些曾经带给她无数欢乐和梦想的杂志,心一横,回答道:“不要!” 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

她知道,这些东西只会勾起她痛苦的回忆,她要彻底告别过去,重新开始。

于是,那几本《少年文艺》和其他的书一起,被卖给了收废品的。

看着收废品的三轮车渐渐远去,宋梅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院子里的无花果树和墙上的蔷薇花,在爸爸去世的那一年好像突然都枯萎了。

如今,它们就像宋梅在刘集镇的生活一样,只剩下残败和凋零。

当大伯和二叔带着妈妈、弟弟和爸爸的骨灰离开刘集镇时,宋梅坐在车上,望着窗外熟悉又陌生的景色,泪水模糊了双眼。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与刘集镇的一切彻底告别了。

车子缓缓驶离,刘集镇渐渐消失在她的视线中。

宋梅深吸一口气,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新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

虽然未来充满了未知,但她相信,只要离开这个充满痛苦回忆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新的希望。

到了江城后,大伯和二叔为宋梅妈妈治病,当她知道宋梅考上了麻阳师范,病竟奇迹般的好了,并一定要回刘集老屋看一看,还要为宋梅在这里办升学宴。

回到刘集镇,老屋依旧破旧,可母亲的脸上却有了久违的神采。

她忙前忙后,招呼着邻里乡亲。宋梅看着母亲,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曾经,这里是她最想逃离的地方,如今却因为母亲的坚持,又回到了原点。

升学宴上,乡亲们纷纷前来祝贺,可宋梅却觉得这一切都有些虚幻。她礼貌地回应着,心里却在盘算着,等宴一结束,便要尽快离开。

阳光艰难地穿透云层,洒在刘集镇这片土地上,却驱不散宋梅心中的阴霾。

在别人眼中,刘集镇或许是宁静质朴的小镇,可对宋梅来说,这里是一场漫长噩梦的发生地,满是不堪回首的记忆。

那些日子,像被乌云笼罩,沉重又压抑。

若说在这令她想要逃离的刘集镇还有什么牵挂,那便是后山那座矮矮的荒坟。

荒草丛生间,静静躺着宋梅最亲的哥哥。一想起哥哥,宋梅的眼眶便不自觉,那些与哥哥共度的时光,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哥哥比宋梅大几岁,自小就对她疼爱有加。

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什么玩具,哥哥就用木头亲手给她雕刻小玩偶,虽模样简单,却是宋梅最宝贝的东西。

夏日的夜晚,哥哥会带着她躺在院子里的凉席上,指着满天繁星,给她讲古老又神奇的故事,伴着轻柔的晚风,宋梅总能甜甜入睡。

后来,厄运毫无征兆地降临。哥哥突然开始频繁咳嗽,起初大家都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并未在意。

可随着时间推移,哥哥的病情愈发严重,咳嗽越来越剧烈,常常咳得满脸通红,甚至咳出鲜血。

一家人这才慌了神,西处借钱带哥哥去看病,然而,最终还是被确诊为肺结核。

在那个医疗条件有限的年代,肺结核几乎是难以治愈的绝症。

哥哥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治疗过程,药物的副作用让他整个人迅速消瘦下去,原本圆润的脸颊变得凹陷,皮肤蜡黄,双眼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但即便被病痛折磨得不形,哥哥在宋梅面前总是强撑着微笑,安慰她不要害怕。

每到夜晚,宋梅总能听到哥哥因病痛难以入眠发出的呻吟声,那声音如同一把把尖锐的刀,割着她的心。

她偷偷躲在角落里哭泣,恨自己无能为力,不能替哥哥承受这份痛苦。

而哥哥察觉到她的难过,总是用他那瘦骨嶙峋的手轻轻抚摸她的头,轻声说:“小梅,别担心,哥哥会好起来的。”

随着病情恶化,哥哥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连下床走动都变得异常艰难。

可即便如此,只要宋梅放学回家,他总是挣扎着坐起来,询问她在学校的情况,鼓励她好好学习。

他说:

“小梅,你一定要努力读书,走出这个小镇,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宋梅含着泪拼命点头,她知道,这是哥哥对她的期望,也是她在这黑暗生活中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哥哥对生的渴望愈发强烈。

他看着窗外的绿树,眼中满是留恋,对宋梅说:

“我好想再和你一起去后山抓蝴蝶,好想看着你长大。”

宋梅紧紧握着哥哥的手,泪水止不住地流:

“哥哥,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一起去。”

然而,命运终究没有眷顾他们,哥哥还是永远地离开了。

从那以后,后山的荒坟成了宋梅在刘集镇唯一的牵挂。

每当思念哥哥,她就会独自来到坟前,对着墓碑倾诉心声,仿佛哥哥从未离开。

师范毕业后,宋梅满心期待能摆脱刘集镇的阴影,去一个全新的地方开始生活。

在县教育局报到时,她坚决拒绝了回刘集中学的提议,只希望能分配到离县城近一点的地方,那里交通便利、信息通畅,或许能让她更快地走出过去的伤痛。

她怀揣着这份小小的期待,焦急地等待分配结果。

然而,当通知下来的那一刻,她的心瞬间沉入谷底。

她被分配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距离县城十分遥远。她知道,这样的安排或许并非那位给她建议的刘副科长本意,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宋梅感到无比的绝望和无助。

她望着手中的分配通知,泪水模糊了双眼。她不明白,为什么命运总是对她如此不公,连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都不肯给她。

但即便心中满是委屈和不甘,宋梅还是咬着牙,决定接受这个现实。

她知道,生活不会因为她的抱怨而改变,她必须坚强地走下去,带着哥哥的期望,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未来。

在收拾行李准备前往偏远学校报到时,宋梅再次来到了后山哥哥的坟前。她轻轻抚摸着墓碑,声音哽咽:

“哥哥,我又要离开了,这次去的地方很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来看你。但我会带着你的期望好好生活,你在那边一定要好好的。”

山风轻轻吹过,仿佛是哥哥在回应她。

许久,宋梅站起身,深深看了一眼那座荒坟,转身离去,她的背影坚定又孤独,一步步走向未知却又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