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领袖格勒战役期间,东部仍在不断的受到攻击。
由于东部大多为荒野,为了调集更多的部队支援西部,琪裁采用了“机动防御”战术。
简单来说,就是相对减少阵地防御的兵力,建立一支能够随时支援的高机动救火队。
救火队内基本是捷豹坦克、磁能坦克或铁锤坦克之类的轻中型载具,也有少量犀牛和麒麟这类跑的相对较快的重型坦克。
有时,他们还会伴有火炮、直升机和固定翼战机的支援。
当某处较为薄弱的阵地遭到攻击时,救火队就会立即赶过去,并利用自身的高机动优势将敌人打回去。
......
这片阵地此时正遭受着猛烈的炮火轰炸。
战壕内的卡卓卢米亚士兵们冒着炮火奔波着,有的正在搬运伤员,有的正在前往自已的射击位置。
远处,是一大波巨型机兵。由于阵地内的重火力很少,机兵也看中了这点,派遣的都是装甲很厚的重型单位。
为了不被燃烧弹或反坦克手雷什么的炸到,他们选择站在离战壕很远的位置进行炮火压制。
明知打不穿,卡卓卢米亚士兵们仍在不断的开火还击。
虽然也有少数士兵使用大口径狙击枪,但用来对付重型机械士兵也是杯水车薪。
有的士兵尝试扔出反坦克手榴弹,但是这么长的距离根本扔不过去。
似乎是觉得这点火力根本构不成威胁,或者得赶在支援到来前快速突破,重型机兵们开始前进。
它们凭借着庞大的数量和厚重的装甲,无视士兵们的火力压制,轻松跨过了战壕。即使反坦克手榴弹炸倒几个,它们仍在不断前进。
当重装机兵们跨过战壕后,刚刚赶来的飞行机兵们开始轰炸战壕。猝不及防的空袭瞬间放倒了一大批人,只有少数幸存者被炸晕过去。
一只飞行机兵飞过缓缓前进的重型机兵,刚来到位于后方的火炮阵地上空,就被密集的防空火力打了下来。
火炮阵地的上空早就展开了激烈的空斗。
在防空机枪的曳光弹和防空火炮扬起的黑云中,飞行型机兵正和刚赶来支援的法兰克魔导部队交战。
两个飞行机兵正紧紧咬住两名魔导士兵。士兵们不断的闪避着机兵射过来的子弹,并时不时的朝后开枪还击。
但机兵们并不是靶子,它们也会闪避。但是就是在一次闪避士兵的射击时,一只机械士兵被防空炮命中,燃烧着被击落了。
剩下的飞行Sn型依然紧紧追着两名士兵,不过它明显谨慎了许多。
它不再胡乱扫射,而是紧紧跟着,不断的寻找着机会。
突然,它开枪了。突如其来的一连串子弹命中了一名士兵的魔导背包。没过多久,他就因为魔力紊乱摇摇晃晃的朝地面坠去。
另一名士兵眼见不对,慌了起来。情急之下,他决定放手一搏。
士兵突然开始直直的朝高空飞去,飞行Sn也紧追在后。
在爬升途中,Sn一直在不断的开火。士兵却完全不躲,只是专心的爬升高度。子弹从他身边擦过,打伤了胳膊和大腿。
不出所料,没过一会儿,子弹不再射来,刚好士兵也开始因为突然间大幅度的爬升而失速。
而在他的下方,那只Sn已经头朝下的失速了。
虽然动力比飞行魔导士兵强,但挂着炸弹,更何况还因为射击导致后坐力进一步减少了速度,他理所应当的先失速了。
攻守之势异也,此时已经是Sn在前,魔导士兵跟在后面。
无法还击的Sn只能不断的逃离,而魔道士兵则跟在后面,没过多久就轻松将这只Sn攻击至着火。
为了减轻负重,或是为了在临死发挥最后一点价值,它终于丢下了那颗炸弹。
炸弹就这么落了下去,爆炸了。没一会儿,一辆身上标着215的麒麟坦克就开了过来,碾过了炸弹留下的弹坑。
一边赶路,麒麟还不忘开火清理路上遇到的重型机兵。
“麒麟”是仲国根据引进的苏俄ST-ll重型坦克的自产改良版,使用双联装115毫米坦克炮。
它的两边,还伴随着不少铁锤坦克。
T-74M“铁锤”中型坦克,因为发觉JPDF缺乏中型坦克而重启的一个车型。武器是一门85MM滑膛速射炮,以及先进的“汲取装置”。
前方不远处的战壕内,一名士兵睁开了眼,望向了周围已经被空袭炸的血流不止的战友们。
他挣扎着站了起来,捡起了身旁的反坦克手榴弹。
他瞪着战壕前郑慢慢朝他靠近的重型机械士兵,顶着火力毅然决然的冲出了战壕,掷出了手榴弹。
随着手榴弹爆炸,机械士兵并没有多大损伤。
但是随之而来的两发115毫米穿甲弹瞬间击穿了重装机械士兵的装甲,产生了强烈的爆炸。
士兵被冲击波波及,倒在战壕里被震晕了。
装甲部队清理完了前来进攻的机兵后,便越过战壕继续进攻。后续的步兵则填补上了这片防区的空缺,并开始抢救伤员。
......
“进攻D点!”
“收到!”
“不行!”
“非常感谢!”
为了方便,这片战区的重要节点一共被分为三个点,所谓的D点根本不存在,“进攻D点”只是一句玩笑话罢了。
“注意目标区域!”
一个位于行进队伍侧面的捷豹坦克发现了敌人,开始向友军发送坐标。离得最近的磁能坦克立即赶过去支援。
“注意空中敌袭!”
而在远处,盘旋着警戒空中的蜻蜓无人机则是发现了快速接近的巨型机兵,负责操控无人机的镰刀机甲立即发送了警告。
巨型机兵的周围围满了机械士兵,毫无疑问,那是台Sn。
在巨型机兵靠近后,那台蜻蜓无人机便断开了连接。这下可以确认,那台巨型机兵就是头目。
除了地上跑的头目和大量重装机兵外,飞行机兵也有不少。虽然队伍里也有防空车辆,但仅靠它们是不可能应付这么多的。
现在撤退已经来不及了,也已经进入了信号干扰,没法向指挥部求援。
行进中的装甲部队只好就近寻找掩护,一边祈祷不被发现,一边等待机兵离开在另寻他法。
毕竟机兵的行军队伍较为密集,再加上它们自身的缺陷,只要分散开来跑到行进路线外,就很难被机兵发现。
但是,因为那台坠落的蜻蜓无人机,机兵们警戒了起来。最后还是通过空军发现了躲藏起来的装甲部队。
漫天的机兵如黄蜂般降低高度,扑向了分散开来的装甲部队。
既然被发现了那就不得不战斗了。大部分车组选择从藏身处现身,朝着头目发动了冲锋。
以现在的兵力,消灭所有敌人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击毁头目,局势就会立即反转。
但因为通讯干扰,不少车组还没来得及知道情况,车组之间的配合也难了许多。
重装机兵们也早已进入了战斗状态,将头目围在中间,攻击着冲过来的战车。
防空载具和拥有高射机枪的坦克虽然全力还击着对方的空军,可无奈对方的数量实在太多。
在空中火力打击下,进攻的装甲部队毫无优势可言。然而,一直被围着的头目突然冲开了围着它的重装机兵。
这只头目体型有两台联盟那么大,拥有四个履带和两个巨大的铁轮。它的装甲看上去就很厚,身上看不到任何武器。
这自然是不可多得的机会,所有在场的战车不约而同的开始朝头目发动攻击。
头目顶着强悍的火力,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接着就以和他体型完全不符的速度朝着远处的战车们冲去。
这只头目,看起来很谨慎,所以很少出现。但它一出现,却会表现得非常激进,总是会丢下其他机兵冲到最前面。
有些车组被吓的一边攻击一边后退,但不管是炮弹还是机枪,就连磁能坦克的磁电,打在它身上就如刮痧一样。
有些车组则是对头目发动了冲锋。一辆捷豹坦克试图利用撞击来对头目造成伤害,但很显然它撞不过头目。
有些磁能坦克绕到了它的侧面,但它的侧面装甲仍然坚硬,磁爆也毫无作用。
紧接着,它的两侧突然展开了四条巨大的机械臂,挥舞着圆锯将绕侧的战车全部锯成了好几块。
而它的正面也从撞角变换成了滚轮,头目凭着极快的速度和灵巧的机动力轻松追上了所有战车。
1996年,7月18日,9点52分。头目如同砍瓜切菜般让装甲部队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