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啥......?”琪裁一脸懵的将话筒重新放回耳边。
叛逆机器人:“啊?烦人......”
突然间,琪裁的胸口好像被什么东西压住了。
“明明声音这么可爱,语气倒是......”琪裁放下话筒,捂住了胸口。
“奇怪,她对其它人可不是这个态度。来,让我和她聊几句。”情报官接过琪裁手中的话筒。
“额......”
刚要说些什么,情报官突然愣住了。随后他回头望向琪裁:“这时候我该说什么好?”
然而,琪裁只是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低着头,仍然沉浸在失落当中。
“啊哈~?”就在这时,扫地机器人酱率先发话了,“居然连和女孩子说话都不敢,半机械人大哥哥真是弱弱呢~?”
情报官:“咕......”
雌小鬼机器人:“杂鱼~?杂鱼~?哥哥连最基本的社交都不会吗~”
转眼间,情报官也放下话筒瘫坐在了地上。
玛莎刚好在这时路过。见两个大只佬备受打击的瘫在那儿,感到十分新奇。
玛莎:“怎么了?”
“嗯?”琪裁稍微抬了抬脑袋。“这黑丝......这腿!绝对是是玛莎没有错!”
并没有注意到玛莎阴沉的脸,琪裁接着说了下去:
“其实是这个俘虏过来的机兵小鬼,它太气人了!我们完全不知道怎么和他交流!”
玛莎看了眼一旁的情报官,情报官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那......我试试?”说着,玛莎走到了观察窗前,拿起了话筒:
“机兵小姐你好,我是卡卓卢米亚政府军所属,熔铁小队队长玛莎。”
“啊,你好......”这只扫地机器人似乎被玛莎吓到了,或者只会对女性如此,没有了之前的嚣张。
玛莎:“那个......对了,你有名字吗?”
“名字......”扫地机器人思索了一会儿,“没有......”然后摇头似的左右晃了晃。
“那就没办法了,我们来给你取一个吧。”随后,玛莎回头看向了琪裁和情报官。
此时,他们因为玛莎和机兵的对话已经振作了起来,似乎还有些兴奋。
琪裁:“四季夏目!”
情报官:“谷风天音!”
两人几乎同时喊了出来,然后相视一笑。
“Ciallo~(∠?ω< )⌒☆”随后两人异口同声的喊道。
玛莎:“......不如叫她柳如烟?”
“异议——!”两人又异口同声的喊道。
随后又经历了一段沉默,琪裁率先开了口:
“干脆叫枣音如何?”
“哈?跟噪音一样才不要。你是笨蛋吗?”立刻就被毒舌机兵小姐否定了。
玛莎:“就是......嗯?
情报官:“不如叫枣滋妹?”
“半机械哥哥起的名字真是杂鱼呢,不不过比大块头将军的好。虽然是杂鱼但还是夸一下你吧~”
还是被雌小鬼机兵小姐否定了。
“总觉得有点不对劲......算了。所以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于那几个名字啊......”玛莎叹了口气:
“枣滋乍一听没毛病,但读着跟灶子、枣子一样......话说为什么一定得是东方名字?或者要用东方语言说出来?”
“这......”仲国情报官和龙国穿越者顿时想不出该怎么解释。
玛莎:“我看......不如就叫‘梓’吧。可以吗,梓酱?”
“嗯?梓吗......不错!”莎蓝在原地转起了圈圈,“因为是玛莎起的,名字里再加个玛莎的莎吧!”
情报官:“梓莎?不太吉利诶,听着怪怪的。”
琪裁:“果然吗......那干脆再加个蓝如何?毕竟全身都是蓝色!”
情报官:“对对对!这样一来......就是莎蓝梓了!”
“......”回过神来时,情报官注意到玛莎正沉默而又面无表情的盯着自已。
“应该是梓蓝莎吧?难怪情报官阁下没什么女人缘......”接着,玛莎就接着和梓蓝莎交谈了。
“......将军同志,我是不是被她讨厌了?”沉默许久,两个被遗落在旁男人也开始交谈起来。
琪裁:“不知道。不过,你的那玩意儿都没了吧?没女人源也没什么关系吧?”
情报官:“......哎......话说,这名字倒过来不也是傻揽子?”
琪裁:“......少玩点文字游戏吧。本来觉得是你带回来的可以取个汉语名,早知道起个外语名了。”
看着和蓝莎友好交流的玛莎,两个大男人又一次异口同声的发出了感慨:
“女孩子之间真好啊......”
......
事实证明,部分地区的泰伯利亚已经开始活性化。新大陆和北部极寒之地就是活性化最为严重的“红区”。
除此之外,也有相对安全一点的“黄区”和最安全的“蓝区”。
检测不到泰伯利亚,同时距离红区较远的地区为蓝区。
现在的人类占领区大多是蓝区,还有着云茹带来的泰伯利亚抑制装置这一层保险。
幸好云茹带来了新型的探测卫星,可以在轨道视角下大致看到泰伯利亚的分布情况,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慢慢侦测了。
由轨道可以看出,机兵占领的大多地区都是黄区。黄区是有着泰矿矿脉,但暂时还处于稳定状态埋于地下深处的地区。
但是轨道探测难免会出错,而且要想要了解到细节,还是需要更细致的近地侦测。
云茹的研究和战争投入都需要不少泰矿。即使有专业设备,要到红区去采矿还是相对危险的,因此红区的产量反而不如相对安全的黄区高。
因此为了增加泰矿的产量,琪裁设法联系了位于敌后的卡卓卢米亚游击队。
......
战争需要,JPDF在一个蓝区内建造了一座大型核能发电厂。因为在后方,守备此处的是情报部的卫队。
守备队并不多。除了一个前线基地,部分防御建筑,就只有少部分的兵力。
平静并没有持续太久。
1996年,7月21日,21点39分。
夜里,警报声突然响起,核电站立即进入警戒状态。
情报部的红色卫士们手持步枪进入碉堡,盖特机枪塔瞬间启动,核子加农炮立即部署。所有武器都指向了不远处的小树林。
不一会儿,一大群机兵就从树林里窜了出来。它们大多是身形灵活但装甲轻薄的高机动型,一看就是为了偷袭而准备的。
这些机兵是通过地下通道潜入进来的。还有一群想高空突入的,但被轰鸣打下来了。
多亏轨道卫星的监视,才能提前得知这两波机兵的偷袭。
核子加农炮第一时间开始轰炸。虽然射速缓慢,一共也只有五门,但巨大的爆炸范围还是成功挡住了部分机兵。
强大的威力瞬间将被波及的机兵炸碎,还炸出了一片辐射区域。
这种辐射区和战术核弹与女娲加农炮的差不多,虽然是临时的,却有着上万伦琴的辐射。
本来,这些机兵是完全承受不住的。但它们现在却能在辐射区里健步如飞,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仔细一看,它们浑身散发着绿光,速度比以前见过的还要快,五秒就能从距离一百多米远的树林处移动到核电站大门前。
并且,子弹对它们的作用也减弱了。并不是说打不穿,而是在击中前就被偏移了。
机兵对火焰的耐性也增强了,喷火坦克和空军投放的燃烧弹几乎没有一点作用。
毫无疑问,这波机兵是泰伯利亚强化过的。
很快,防线就被机兵泰伯利亚强化过的自爆破开了一道口子。眼看着最近的核子反应炉就要被机兵打坏,JPDF的增援终于赶来了。
面对这类高机动的机兵,几辆改装过的牛蛙载具起到了重要作用。
曳光弹形成了四道光柱,扫向四周的机兵。骇人的机炮声响个不停,被命中的机兵瞬间灰飞烟灭。
......
这些牛蛙换上了一个新型的方形炮塔,更大更宽,几乎覆盖了整个车体,上方的小型雷达还换成了更大的雷达。
同时,车体也经过了改造。新的车体撤掉了“步兵投射装置”,无法载人。半履带式换成了全履带式,因此无法水陆两系了。
这一切,都是为了它装载的四联装23毫米机炮。
原先的ZSU-37-2NM“牛蛙”虽然有着口径更大的火炮,但其性能非常尴尬。
作为火力持续性最好的防空车,它打大的打不动,打小的打不到。因此,ZSU-23-4“石勒喀河”被研发了出来。
“石勒喀河”没有其它功能,完全为了防空。它的四联装23毫米机炮射速极快,是牛蛙的好几倍。
而且,它的备弹量极高,几乎不会过热,不用换弹。即使威力小,但恐怖的射速仍能瞬间将重甲单位的装甲蒸发。
与其它防空车的定位不同。“石勒喀河”的定位与“牛蛙”一样,多为单车作战,主要打击中、低空目标。
“哨兵”多为集群作战,打击中、高空目标;“轰鸣”则打击低、中、高空的目标;“飞毛腿”导弹打击云层或轨道的巨型目标。
至于收割机甲、猛虎装甲车、半履带车,它们都是兼职防空,负责一些低空骚扰。
简单来说,“石勒喀河”就是防空反导特化型“牛蛙”。
......
因为是奇袭,机兵的兵力并不算多。在战斗进行了一会儿后,机兵就被全数消灭了。
明明只有一转眼的功夫,在“石勒喀河”的附近,弹壳却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事实证明,对付机兵还是防空车更有用。或者说,对付任何东西防空车都有奇效......?
但牛蛙的武器威力并不算强,毕竟其它功能限制了牛蛙。因此琪裁才下令研发了“石勒喀河”。
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不久后与在敌后战斗的游击队联合进行的大规模作战。为了那个行动,防空力量必不可少。
由于各种原因,梓也会参与这次作战。这不仅仅是梓的个人请求,也是实验人员的想法。
卡卓卢米亚也会派出他们刚刚生产完毕的秘密武器。
那是一台,结合了卡卓卢米亚最先进的装甲技术,以及电热技术的“陆地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