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可是你们师母用山上的柿子做的柿饼。”
张贵生招呼了一声。
一边拿起一块块金黄色的柿饼,递给了坐在对面的弟子们。
邓长安小心翼翼地接过柿饼,这柿饼不是单纯的用柿子做的,而是柿子和麦子做的柿麦饼。
不柿饼表面上还带着一层薄薄的糖霜,阳光下闪着的光泽。
邓长安轻轻咬了一口,柿饼的香甜瞬间在口中弥漫开来,那是一种混合了柿子甘甜和麦子香醇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嗯,真好吃!”邓长安忍不住连连称赞,对于美食诱惑,邓长安是最难以忍受得住的。
要知道当初就算饿到了极点,刘采蝉递给了邓长安两个粗粮馒头吃,邓长安虽然吃了下去,但是却说不如白面馒头香。
还点评粗粮馒头里面要是能加些蔬菜和油脂,会更加可口。
后来刘采蝉每次说起此事儿,都是觉得当时的邓长安纯纯是鸭子死了嘴还硬。
主打一个混不吝,就是不低头。
“你们看,长安吃得这么香,就知道师母的手艺有多好了。”刘采蝉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自豪。
她也是懂得夸人的。
比如不直接夸师母手艺有多好多好,师父老人家与师母如何如何,而是说邓长安这个对食物挑剔的人吃得香。
“嘿嘿,那是。小师弟这张嘴呀,对吃的可挑剔的很呀。”
“对对对,当初读书的时候,就把师母养的走地鸡霍霍的一空,连老师种的竹子都被小师弟偷偷砍来做竹鸡.........”
“说到竹鸡,小师弟做的竹鸡可是一流,当初就是因为太香了,才被老师发现的........”
“........”
“........”
由刘采蝉开头,几位师兄不停的说着邓长安的往事儿和丑事儿。
邓长安一脸淡定,当初是顽皮了点儿,可是当初是当初,现在邓长安是绝对不会欺负小时候的自已的。
人嘛,无论是穿越也好,还是真是小儿也罢,在一个年龄段就做那个年龄段该做的事儿。
不要一开口就是你都是个穿越者了,而且还有系统,又不是真的小时候,干嘛那么调皮贪玩.........说得很好,下次别说了。
真要一板一眼的去做,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生岂不是如同白开水一般的无趣至极。
邓长安面带微笑,就坐在那儿,一边吃着柿饼,一边默默观察各位师兄以及老师的表情和细微动作。
自从会试期出来之后,邓长安立马着手布局封王计划。
第一步就是谣言,偌大的京城之地,一夜之间就流传起来玉熙宫的嘉靖皇帝,有意将诸皇子封王........消息是真是假不知道。
但是整个京城上上下下一夜之间就都知道了这件事儿。
此地虽然在京城之外,但是严格意义上说也没有脱离京城的范围。
至于山林隐士,不理俗世.......谁要是信了,谁就是蠢蛋。
所以,邓长安可以认为,师兄们是知道了的,老师也是知道的。
但是他们不知道邓长安知道不知道,也不知道刘采蝉知道不知道。
当然,他们认为的知道与邓长安和刘采蝉知道的这两个知道不是一个概念。
他们认为的知道,是认为既然是封王事,那么刘采蝉这个师弟作为天汉皇子,总是知道一点儿内情的吧。
若是真的,就目前的同窗情谊,将来也不失一官半职。
不要论是否势利眼,毕竟自古以来中原神洲之地,向来内卷严重的很。
中原神洲的士子,哪怕一秀才,扔到周边小国里,都是难得的人才。
而在中原神洲地,就算是举人,排队做官都得看有没有人脉人情,否则就有得等的。
更进一步的进士.......朝堂上各个大员们,谁不是进士?至少也是同进士。
除了武勋和荫补之外,朝堂上,翰林院中多进士。
京城之地,虽然好几年没有开会试了,但是闲置的进士还有不少。
至于等待着会试的举人,不说一板砖能砸死一堆,运气好一点也能打中两三个。
若是谣言是真,刘采蝉真的有封王的机会,这些师兄们就算是力微,也会尽一份力,成为刘采蝉忠实拥簇者。
而这,无论是刘采蝉还是邓长安,都不会觉得对方势利,巴结自已,拥趸自已.......这怎么能是势利呢?
这分明是天命在我。
至于邓长安和刘采蝉的知道,却是不一样。
邓长安知道,是因为这些谣言就是邓长安的计划中的一部分,幕后黑手就是邓长安。
而刘采蝉知道,是知道邓长安正在计划着让她封王。
“好啦好啦,今天长安在这里,你们师母也养了不少肥鸡,今个儿就让做竹鸡吃。”老师张贵生这时候笑着开口说道。
“好!”
“彩!”
“咱早就想让邓长安做竹鸡吃了,这家伙太懒了,咱都求他好几次了,竟然一次也没同意,可恶至极!!!”
说这句的人,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刘采蝉。
邓长安歪头看向刘采蝉,刘采蝉察觉到了邓长安的目光,回瞪回来。
那眼神仿佛在说,你看我有什么用?这可是你老师给你的任务。
邓长安笑笑:“没问题,不过老师我需要几个打下手的。”
顿时刘采蝉意识到了不对劲,还没有等刘采蝉找个借口遁。
“那就采蝉跟你打下手吧。”老师张贵生说道。
刘采蝉:“........”
“是!”
.........
.........
竹林中,刘采蝉一边看着竹子,一边牙痒痒的看着邓长安。
而邓长安不以为然,一边挖着竹笋一边说道:“看来老师和师兄们也听到了咱们皇帝陛下想要封王的消息。”
闻言,刘采蝉手中的动作一顿,体内真气运转,耳聪目明:“这应该是谣言吧。”
“当然是谣言。”邓长安拔起一颗竹笋,抖了抖竹笋上新鲜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