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帮青梅御江山,朕就是想娶女帝
朕帮青梅御江山,朕就是想娶女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朕帮青梅御江山,朕就是想娶女帝 > 第160章:敲定

第160章:敲定

加入书架
书名:
朕帮青梅御江山,朕就是想娶女帝
作者:
希灵小皇帝
本章字数:
3324
更新时间:
2025-06-11

其实也谈不上画饼。

这是一件很有可能且大概率会发生的事儿。

随着大量的用工岗位和人力的稀缺,必然造成一部分商人会为了提高竞争力而增加工钱,向用工人员让步。

“但是,这个前提是,天汉其他地区的人口没有涌入唐国,还有就是这些商人愿意提高工钱而不是联合在一起压榨。”

赵思简将邓长安画的饼打在一边,指出了其中核心问题所在。

“商人嘛,经过这次粮商案,又有几个人有胆子敢触霉头。”

邓长安准备按照老规矩,给唐国设定一个最低工钱报酬,免得被人说成不教而诛。

至于其他.......商人是造不了反的,自古商人有几个成事的?

赵思简却瞳孔一缩,邓长安这话里有话呀。

如果,假如说如果没有这次粮商案,邓长安如何保证这些商人们听话?

除非.......

赵思简心中燃起了一股恐怖的念头,那就是没有粮商案,邓长安也会下手收拾一番唐国内部的商人。

又或者说,粮商案的本质就是邓长安放纵造成的。

邓长安不知道赵思简的想法,但是他确实没有放纵粮商、故意在唐国掀起大案。

对于这种投机倒把的商人,邓长安只是心中早有预料。

还是那句老话,赔本的买卖没有人做,杀头的买卖大有人在。

从古至今,没有例外。

而邓长安所要做的,不过是立一个规矩,可以在规矩的边缘摸打碰撞一下。

但是要是有谁超越这个规则之外,自然要为超越规则付出对应的代价。

无论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若是真有这种不知死活的商人,粮商案在前,也有了经验,依葫芦画瓢不是个问题。”

邓长安继续说道。

““至于其他地区人口涌入,我们只需要保证唐国的粮食充足,这些也不是问题。”

今年唐国除了各项计划之外,还进行了有计划的修建住所。

因为邓长安要让唐国在安稳带着一丝混乱中完成变革。

那么就必须保证绝大部分苦哈哈们能生存下去。

除了种地的,还有开荒分润了一部分壮劳力。

但是这些还不够,农忙过后有农闲,这些人又不能离开土地太远,否则又无法照顾农事儿。

于是邓长安在村与村之间规划道路,在道路旁修建房屋楼阁。

能修多少是多少,主要还是吸纳零散的劳动力。

这些最大的消耗还是工钱。

至于建筑材料,除了就地取材之外,当地没有足够材料,官府会组织人去采材。

这些需要的还是工钱。

毕竟依据官山海之政,唐国连空气都是唐王刘采蝉的。

禁止走私下,这些不过是从左手到右手,内部消化。

最大的支出和消耗还是钱和粮食,其次的支出是鞋子和衣物。

再次之是各种伤药病药。

至于其他的,都被邓长安用有形的大手给抹平了。

“还是那句话,唐国预计可以支撑400万个工作岗位。同样也意味着可以再次容纳200万以上人口。”

邓长安说完。

“粮食问题?”李斌彧开口问道。

“这就要交给陈冬玉陈阁臣了,我希望陈阁臣能为唐国购进至少200万担粮食,且越多越好。”

“只要钱充足,我这里没有问题。”陈冬玉接下来了这个担子。

“嗯。”邓长安点头,“所以,不要担心明年如何,主要还是看给皇帝贡金是多少合适?”

陈思雨看着邓长安既然心中有数,不由提出来了自己的意见:“不如就按照口算给皇帝贡金,各位阁臣以为如何?”

“我算过,约13万两白银,不多也不少。”

“附议。”赵思简。

“同意。”陈冬玉。

“少了点儿。”李斌彧说道。

邓长安:“那这样吧,除了13万两白银,大王内库再出20000两白银以敬孝心,本阁私人出10000两白银以奉养君父。”

众人商议了一番:“我等也可以合计出20000两白银奉养君父。”

内阁的阁臣们,要是在九皇子时期,基本上算是穷鬼。

但是现在,随着180万亩橡胶佛肚竹的利润和其他各种孝敬,基本上都不差钱。

于是,敲定了给皇帝的贡金为18万两白银。

.......

又办成了几件事之后,正当这次内阁会议将要散会的时候。

邓长安幽幽开口:“你们回去之后,谁的人谁约束好,家庭情况该上报的上报,犹记中信乐,尚在眼前。”

中信乐,就是那个被剥皮实草的倒霉蛋。

众人心中一凛,再看去,邓长安的身影却己经消失在阴影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