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有的赚嘛。”
刘采蝉咽了咽口水,薄利多销的基础是,依旧是能赚到钱的。
否则就不是薄利多销,而是赔本赚吆喝。
这真的很反常识。
糕点要用精面、蜜糖、细盐、鸡蛋这些东西制作。
这些玩意儿,可是权贵阶层才能享受到的。
地区上的一个小地主,都舍不得这几种东西混在一起一顿吃。
“能赚多少?一文钱、两文钱?”刘采蝉继续问道。
“去除成本,能赚10文钱。”邓长安稍稍计算,开口说道。
主要还是运输成本和保存成本占了大头,不然邓长安可以将这个价格压到更低。
“什么?”刘采蝉又一次震惊了。“翻了一番的利润,这.....这还是薄利多销?”
这玩意儿,就算是现在的唐国百姓,一个人买个一两盒不成问题。
算下来又是几千万钱。
纯赚几千万钱,己经不是薄利多销啦。
“确实是薄利多销,小钱而己。”邓长安点头,“最主要的还是将控制粮食价格,回流资金,推动市场钱物流动。”
“而且,我们不是赏出去很多钱嘛,精美的糕点也有会人尝鲜购买......”
邓长安仔细的给刘采蝉分析着自己构造的蓝图,并告诉刘采蝉,赏赐出去的这笔钱,其实是借他们的手,推动唐国的进一步发展。
“比如我们的人力自行车,用了500辆在天汉试试水,带回来了上千万钱。”
“而在唐国,一辆人力自行车现在价值12000钱以上,黑市上更是炒到了16000钱一辆,且都是有价无市。”
说到这儿,邓长安笑了:“当然,我们黑白两吃,黑市上也有我们的生意,我就是最大的黑市头子。”
“这么值钱?”虽然早知道自行人力车很赚钱,但是刘采蝉却不知这么值钱,这价格都比得上一辆马车了。
“实际上里面的利润才可观,一辆人力自行车抹个零都能随随便便赚10000钱。”
何止是值钱,最关键的是赚钱。
随着邓长安这句话一出,刘采蝉顿时忍不住痛骂了一句:
“中信乐死的太便宜他了,那是孤的钱!!!”
中信乐,就是那个被剥皮实草的家伙。
现在想起来,中信乐那哪是减少的产能,分明是贪污她刘采蝉的钱呀。
感觉剥皮实草都是便宜了中信乐。
从未有过如此时刻,刘采蝉对于不作为的官吏的痛恨与贪官污吏并驾齐驱。
这种不作为导致的损失,竟然有比得上贪官污吏的一天。
至于邓长安也在黑市发财,严格意义也属于贪官污吏的一筹......被刘采蝉选择性的忘记了。
这哪是自己贪,分明是将刘采蝉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了。
反正邓长安的就是刘采蝉的,这一点儿,刘采蝉深信不疑。
“扩大产能,现在就要扩大产能,再建两个.......不,建二十个自行人力车厂。”刘采蝉决定让这只下金蛋的鸡养得再肥一些。
来年才好多产金蛋。
邓长安点点头,却又摇了摇头:“扩大产能肯定是要扩大产能的,而且准备建设的是五十个自行人力车厂。”
“只不过想要再让自行人力车卖到如此高价,怕是有些不可能了。”
“市场会逐渐饱和,雪玉砂糖的市场也会如此。天下的钱粮、皆有定数啊!”
邓长安随口感叹道。
像什么狗屁不加一赋而钱粮足用,不过是给自己心安理得的遮羞布。
除非生产力得到发展与解放,否则天下的钱粮是有定数的。
“哦!”虽然邓长安这样说,但是架不住刘采蝉依旧高兴。
毕竟钱多钱少,只要是挣钱了不亏本,那就值得高兴。
什么钱粮皆有定数?那就把别人的钱粮揽进自家袋子里不就行了嘛。
“大王会骑自行人力车吗?”邓长安突然问道。
“没骑过,不会。”
虽然对新奇的玩意儿很感兴趣,但是刘采蝉也知道不添乱就是最大的帮忙。
所以也就没有闲着没事儿给邓长安找事儿。
结果是好的,各项收入可观,国家蒸蒸日上,国力每日都在增长。
唐国每个月都有新的变化。
这些可都是以往天汉所未有的革新之政。
完完全全是摸着石头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