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长安,你听说了吗?匈奴寇边了.........”
刘采蝉喊着听来的消息,啪嗒一声推开邓长安的房门,将躺在床上午休的邓长安一把拉了起来。
还未待睡眼迷离的邓长安清醒过来,噼里啪啦就是一长串话。
“你要干什么去?”
好不容易回过神来的邓长安,看着刘采蝉从自已床底下拖出一袋银子,扛着自已的长柄紫金锤,精神一震,急忙开口。
“自带干粮,随军出征,打匈奴!!!”
说话间,紫金锤挥舞,发出破空声。
这时邓长安也不躺在床上午休了,一个鲤鱼打滚爬了起来,窜到刘采蝉面前:“你丫疯了?!!”
“啊?”刘采蝉一头雾水,疑惑不解:“我都要参军打匈奴了,你不是应该夸夸我吗?”
刘采蝉瞪大了眼睛,我不明白,自我天汉建朝以来,天下的壮士无不以参军打匈奴为傲。
而今刘采蝉如此为之,不期望邓长安能夸两句,但是好歹也不用说她刘采蝉疯了吧?
“我夸你个腿儿!”邓长安颇为头疼,忍不住出口成脏。
这家伙,过去教给她的东西都忘了吗?
不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些话,但是做事儿之前能不能考虑考虑。
“你以为你一个人能杀多少匈奴?”邓长安叹了一口气。
军队作战,个人再能打有个屁用。
就算是宗师,只要计划的好,照样可以围杀在军阵之中。
况且刘采蝉连个宗师都不是,凭什么认为自已天下无敌。
“杀两个够本,杀三个赚一个........”刘采蝉想着那些游侠们说的话,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
“放屁!”邓长安一声呵斥打断了刘采蝉想要继续说下去的话。
“你赚了什么?你告诉我赚了什么?你赚了个锤子,你什么都没赚!!!”
邓长安终于忍不住发了脾气,起身夺过刘采蝉手中的紫金锤扔到一边。
刘采蝉如同一只鹌鹑,缩着头不敢说话。
这是她有史以来第一次见到邓长安如此发脾气,那股子恨朽木不可雕的感觉溢于言表。
“你忘记了你在竹林里你是如何说的吗?你忘记了我是如何给你说的吗?”
邓长安来回踱步,“我都与你说过不止一次,一个人是办不成事儿的。”
“你,刘采蝉,是当今天汉帝国九皇子,你上战场能斩首100不?但是你能在后方做的事儿,比斩首100还要重要.........”
邓长安只感觉肝肺之中有着一团火在烧,以至于自已都语无伦次、逻辑混乱。
冲锋上前的甲士,天汉帝国根本不缺。
皇帝虽然昏庸,朝政虽然混乱不堪,财政支出更是一塌糊涂.......但是作为老大帝国的天汉,军队的锋芒却没有丝毫减弱。
这次匈奴入侵,就邓长安得知道的消息来看,虽然是势大,十几万众寇边而来。
但是那又如何?
就这连北军全部出动都没有必要。
邓长安预估天汉朝堂应该只会出动5000到12000北军将士。
以最为稳妥12000来计算,不过是三分之一的北军将士。
况且帝国还有南军。
必要时南军守卫,北军全部出动,只要君主有魄力继续打下去,就算是匈奴号称的控铉之士40万全部出动,也只得是打的血流成河,两败俱伤而已。
帝国只是看起来不行了而已,实际上除非内部掀起大规模农民起义,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才有可能将帝国埋进土里。
就算是这样,也可能随时诈尸蹦哒几下。
至于外敌,就算是邓长安那个时代,也未曾见几个老大帝国亡于外敌。
至于在天汉,那就更没有听说过了。
看着火冒三丈,一脸雷霆之怒的邓长安,刘采蝉缩着脑袋,眼珠子一转,将手中的的银袋子悄眯眯的放入袖口中。
然后又从怀中取出一块方帕,打开方帕,是几块精致的饴糖。
“弟呀,吃糖!”说着,将一块饴糖捻起,递到了邓长安的嘴边。
闻着饴糖独有的糖香味儿,口中唾液忍不住自然而然的分泌。
邓长安退后半步:“不吃!”
“吃一块嘛~~~”刘采蝉再次递了过去,这次邓长安没有后退。
一口将饴糖含入口中。
蜜糖滋味儿吮吸中,向着味蕾扩散开来,精神忍不住一怔,怒火也消减了不少。
基因对糖分的渴望,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别以为吃你一块破饴糖,这件事儿就能揭过去,门儿都没有。”邓长安是鸭子死了嘴还硬。
“是是是!”刘采蝉腆着脸应声称是。“其实我也不是真的要这样去上战场,只不过你知道我很笨很笨的,实在是想不出来什么办法?”
“想不出办法,我来替你想。”邓长安没好气地说道,回到衣架处,取下自已的外衣穿在身上。
古人休息的时候,也不是赤膊上阵,而是身穿内衣。
内衣可能是一身红,也可能是一身白,或者青绿也可。
穿好外衣,邓长安跪坐在矮小的桌案旁,示意了一下刘采蝉。
刘采蝉急忙上前,跪坐在邓长安桌案前面。
两人之间隔着一张矮小的桌案,彼此之间不超过两尺。
端出一盘剥了壳的生花生米,就着花生米,邓长安开口道:“你是如何知道匈奴寇边的。”
刘采蝉虽然贵为天汉帝国九皇子,但是那是相对于黔首百姓,一般豪强之家的贵。
实际上刘采蝉这个九皇子根本不受宠。
人不受宠,自然是没有资格参政议政的。
而今刘采蝉知道了,要么就是有心之人故意告知,要么就是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了。
两者都谈不上好坏,现在刘采蝉不怕被人利用,作为不受宠的皇子,而又想做出一番大事儿,最怕的是被人遗忘。
被遗忘了,那才是没有机会了。
至于是传的沸沸扬扬了........看来是朝堂上的诸公和皇帝陛下有着其他的想法。
这就要看传的是什么内容了。
“这还能怎么知道,全京城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