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帮青梅御江山,朕就是想娶女帝
朕帮青梅御江山,朕就是想娶女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朕帮青梅御江山,朕就是想娶女帝 > 第4章:身份很重要

第4章:身份很重要

加入书架
书名:
朕帮青梅御江山,朕就是想娶女帝
作者:
希灵小皇帝
本章字数:
4228
更新时间:
2025-01-11

一般而言,在天汉帝国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级别的科举考试,如无意外,皆是三年一次。

其余级别考试每年,或者每两年一次,有的每三年一次。

基本上主要看地方是否重视文教。

乡试第一名为解元,考乡试且合格的人,称之为举人。

到了举人这一层次,如果不想继续考下去,就可以去吏部登记备案排队。

等地方上有品级的基层官员(一般是县里)有了缺,就可以补这个缺成为官员。

所以为什么范进中举之后会一时之间缓不过气来,疯了一段时间。

因为举人两个字,就让范进从布衣到白身,白身到官身的彻彻底底的阶级跨越。

会试也是三年一举行,会试合格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会试之后放榜之后,很快跟进殿试。

皇帝老儿亲自出题并亲自监考,天子门生也由此而来。

殿试成绩分三甲,一甲就是传说中,也是世人俗知的状元,榜眼,探花。

一甲二甲都是进士,三甲就是同进士,比贡士高一些,比进士低一些,但是也是进士。

一般而言殿试只是重新划分贡士名次,原则上不罢黜任何人。

和驾驶证考试科三之后的科四是一个概念。

范进中举之后再中进士,官至山东学道。要是他的后代子孙在接连出两个举人,或者一个举人多个秀才。

那么老范家从此可以称得上一句书香门第。

要是接连再出两名进士,加一些举人秀才,那么就算一时之间运道不兴,子孙不成器。

朝廷也会给留下一两个荫补的名额,这时候老范家要是朝中无人担任官职或者无人担任高官要职,那么老范家就是寒门。

对的,寒门可不是普通老百姓,寒门和举人一样,暂时是白身,但是都可以补朝廷官员的缺。

只不过举人补的是朝廷基层官员(县一级)的缺,而寒门是先人余荫补的是中层或者中高层官员的缺。

像一门三进士的李寻欢将自已全部家产送给龙啸天这种事儿,是根本不可能的。

朝堂也不会允许,就算是十个龙啸天也得死。

在天汉帝国,身份很重要。

这些都是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比如现在是天汉帝国嘉靖12年,除了嘉靖元年恩科之外,还有四次科举。

也就是说嘉靖元年到现在嘉靖12年,一共是五次科举。

但是实际上却是5次乡试,两次会试和殿试。

有两次因为各种原因被打断了,也没有重新举办。

“进士?朝廷这几年都没有开会试殿试,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

陈妃微微一愣,手中的动作停了一下,又继续织起布来。

邓长安点点头,眼神从书中移开,落到拿着两只各自重30斤的紫金锤舞的虎虎生风的刘采蝉身上。

“长安知道,所以长安只能等。”

本来今年是嘉靖12年,本该有一场三年一次的乡试会试,但是现在只进行了乡试,会试却一直没有消息。

大抵是朝堂上诸公与皇帝又被什么事儿耽搁了吧?

反正不是为国为民就是内斗难止,总是离不开这两样。

不过,朝堂上的恩恩怨怨暂时与邓长安无关,毕竟他就只是一个小小的举人,最高的身份也不过是一个不受宠的九皇子刘采蝉的舍人。

江湖的风雨吹不到他,朝堂的恩怨也落不到他身上。

而且邓长安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他还很年轻,目前也就15岁。

正是英雄出少年的那个少年。

就算今年没有会试,在等三年,他邓长安也不过是18岁。

18岁中进士,也谈得上少年英才,名声方面足够了。

有了进士的身份,再受了爵禄官身,邓长安就能更进一步的完成自已的计划。

“嗯!”陈妃点了点头。

这倒是没错,邓长安还年轻,就算是今年不考,三年后总要考。

邓长安的才华,陈妃是知道的。

就连邓长安老师都说邓长安是考秀才难如登天,考进士如烹小鲜。

因为举人以前的内容,全是条条框框,拆文解字……这方面,邓长安不行。

但是举人以后的考试内容,全是治理国家治理地方,强国富民富地方……这些内容对于邓长安来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邓长安是自家弟子,做老师的为了弟子前途着想,故意吹嘘的。

不过陈妃还是觉得,既然都能考到举人了,想来考个进士也不难。

“既然如此,长安你也老大不小了,可有心仪的姑娘,说给娘听,娘好请媒人,将你的婚事儿给办了。”

陈妃再次开口,语出惊人。

“啊?”邓长安目瞪口呆。

“啊!”刘采蝉手中两只各自30斤重的紫金锤脱手而出,砸在远处树根上,树根顿时皮开肉绽,四处飞碎木汁液。

但是此刻的刘采蝉哪里还能注意到这些,只是愣愣地盯着自家母亲。

不是啊,阿母,刚才我只是跟弟弟开玩笑的,你不能听进耳就当真了吧。

再者说了,就长安弟弟这个年龄,身子都还没有长好,现在结婚是不是太伤人了。

陈妃看着震惊的两人,忍不住笑出了声:“我家长安不是在准备彩礼了嘛,想来应该是看上哪家姑娘了,说给娘听听,我家长安看上谁了。”

“阿母…………”

“采蝉,你先别说,我要听听长安怎么说。”陈妃挥手阻止刘采蝉想要说下去的话。

看自家娃儿这个表现,陈妃心中哪里还不清楚刘采蝉是怎么想的。

只不过,刘采蝉是自家儿女,邓长安也是啊。

为人父母,一碗水得端平。

“阿母,那是与阿姐开玩笑的,那钱另有他用。”

说着,邓长安起身环视四周,没有发现异常,然后将院子的门关着。

听到邓长安这句话,本来急躁的刘采蝉安静下来。

原来不是彩礼呀,那没事儿了。

“阿母,想必你也知道,这京城并非久待之地。”

检查了一遍之后,邓长安重新坐回位置上。

“特别是现在姐姐还是九皇子身份,天汉自高皇帝建国以来,任何一个皇子,理论上都有继承权,只不过是权轻权重分别。”

说到这儿,陈妃已经明白了邓长安的意思。

现在皇帝还春秋鼎盛,但是夺嫡的争斗可是在没出娘胎之前就开始了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