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人的队伍,光吃饭就要日费10000钱。
一个月下来就要30万钱。
这么一算,突然发现自己每个月能有100万钱的赏赐,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队伍中不单单有成丁男子,而是男女老幼都有。
因为这是她唐王名下的第一桶金,第一批人,所以邓长安给所有人的伙食待遇堪比边军戍卒。
这份待遇可不低了。
要知道在天汉,士兵待遇分为三种。
一种是到中央去当卫兵,待遇最好;一种是到边郡去当戍卒,一种是在本地方服兵役。
中央的卫兵有南军北军两种,待遇最好,国家全包一切消费。
吃好穿好喝好,不说顿顿有肉,至少见荤腥不是难事儿。
而且一进南军北军就有爵位,退役后普通士兵爵位再加一等。
赏赐钱粮,家宅。
第二等就是边郡的戍卒,这些天汉边郡的边军戍卒,每人的口粮为每天2斤5两主粮。
随军家眷也有粮食补助,每三天能见荤腥,包括肉糜骨头汤,油汤,肉汤、肉食。
能吃多少不敢确定,但是是能见到油脂的。
戍卒有时候也会自己养一些猪,种一些菜来补充需求。
天汉逢年过节还给戍卒发放军服常服,冬衣冬鞋草鞋.........这些物资。
武器装备就更不用说了,也是朝廷发放。
让士兵自购装备,除非是将军校尉瞧不上制式装备,否则这件事儿想都不敢想的。
让人卖命,还不给装备,骄兵悍将们会组团连夜回长安,与汉皇陛下痛陈利害的。
每名戍卒每个月可以拿到400文钱到600文钱。
而同时期的给皇帝养鹿这种观赏的近臣,每日五钱,每月150上下。
相对来说,戍卒们最缺的还是新鲜蔬菜和水果。
再次一等的是在本地方服兵役的。
记住,兵“役”两个字可是有着一个“役”字。
地方兵。“役”其实也是徭役的一种。
不报销车旅费,管吃管住管装备,其余自费。
这是对朝廷的忠诚和职责。
邓长安所提供的,就是第二等待遇。而且还有爵位。
相对来说,待遇不低了。
“你说,咱现在有钱了,赏给谁比较好?”
手中一有钱了,刘采蝉就忍不住想要大花特花。
花钱,爽!!!
挣钱,草!!!
“大王做主就行了,不必事事都问臣。”
邓长安心中呵呵发笑,如何挣钱这件事儿,邓长安还得考虑刘采蝉会不会越挣钱越没钱。
而花钱这种事儿,只会越花越少,越花越多的都是人才。
而刘采蝉在花钱这一块儿,可谓是一骑绝尘,邓长安望尘莫及。
邓长安更擅长的是,像一只仓鼠一样不停的囤积物资,积累财富。
“啧,阿弟你公事公办的样子好无趣呀。”见邓长安一本正经的样子,刘采蝉颇为感觉无趣。
阿弟就是这一点儿不好,正经的时候太正经了。
马车里面就两人,有必要这么正经吗?
邓长安笑笑:“还不是给你树立人设........”
“不需要。”刘采蝉打断了邓长安的话。
“想当初太祖高皇帝还不是一副无赖的样子,照样不是有人跟随,且愿意跟随的人越来越多。”
说着,刘采蝉也笑了,“何解?”
“只要我们愿意给奖赏,大把大把的撒钱给粮,就会有人愿意跟着我们走。”
邓长安惊愕的看着刘采蝉,似乎很有道理呀。
古典王朝,谈信仰远不如谈钱谈利益爽利。
“都听阿姐的。”
邓长安嘴唇微动,终于说出来了这句话。
刘采蝉乐呵呵的点头:“咱们还要继续招人吗?我怕钱粮不够!”
“这没问题。”
邓长安摇了摇头。
“钱粮的事儿不要担心,至于人,那是越多越好,我甚至于恨不得从天汉弄个一两千万人,甚至于半数天汉人到唐国去。”
“人员的多少,才能决定我们能占领多大的地盘。”
邓长安给刘采蝉一点一滴的解释道。
“嗯嗯,我负责打,剩下的交给长安你。”刘采蝉起身说道。
“我们齐心合力,必然天下无敌。”
刘采蝉意气风发。
而邓长安也不弱于人。
大地之上,如长龙的队伍,依旧浩浩荡荡的向着唐国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