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帮青梅御江山,朕就是想娶女帝
朕帮青梅御江山,朕就是想娶女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朕帮青梅御江山,朕就是想娶女帝 > 第85章:赵子云与崔器

第85章:赵子云与崔器

加入书架
书名:
朕帮青梅御江山,朕就是想娶女帝
作者:
希灵小皇帝
本章字数:
3482
更新时间:
2025-03-12

有一点是很反常识的。

那就是古典中原王朝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实是有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缺钱而造成的。

比如一老农,在农闲且原料充足的的时候,两三,西五天的时间轻轻松松就能编出一双草鞋。

如果是个熟练的,有经验的,一天两天的功夫也能搞定。

但是这一双草鞋在市场上两文钱一双也没有人买。

市场上对于草鞋的需求是饱和又缺乏的。

首先是普通农户之家根本不会,也没有钱去买一双草鞋。

因为没有钱,有钱谁不愿意多休息一会儿,让人为自己服务,首接买就行。

天汉盛世丰年的时候,一斤稻谷也才两文钱。

而普通年景,谷物粮食的价格随着地区的不同,价格比海水与纯净水的差异还要大。

农户手中能换钱的是粮食布匹,而粮食每年的产量就那么多,交了税赋之后。

剩下的都是救命粮,哪里会愿意卖掉。

而布匹就是钱。

一文钱要想尽办法才能落到手中,但是一双草鞋能自己编制。

草鞋有市场的,还是朝廷机构,但是这么大一块肉早就被吃完喝尽了,连一点儿渣渣都不剩。

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对于底层百姓的交易方式,很多时候都是以物易物。

钱,那是稀缺资源。

比如朝廷经常反反复复的下放铸币权,收点儿铸币税。

然后发现下放铸币权之后,地方渐渐做大做强,不受中央朝廷的掌控。

不得己又收回来。

收回来之后钱又不够用。

而中原王朝的百姓,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喜欢存钱。

这片土地,多灾多难,安生的日子屈指可数。

家中没有余粮,手中不藏一点儿钱,遇到点事儿,那就真的活的连狗都不如。

地主家也喜欢囤钱,那钱都生锈了,也舍不得用。

天汉文皇帝时期也是如此,府库中的系钱的绳子都腐烂了。

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无论是权贵还是普通百姓,都喜欢像仓鼠一般囤东西。

邓长安虽然开了一个银行,却没有像现代银行一般存钱给利息。

因为邓长安的本意是让铜钱在有限度的场景里快速流通。

而铜钱有重量,运输需要成本,邓长安开银行就是减轻这个运输成本,以及以更少的铜钱数量办成更多的事儿。

比如这次刘采蝉赏赐出去100万钱,但是很快邓长安的银行里就存入了将近80万钱。

80万钱的重量换算成邓长安给的具有专门印记和防伪的银票。

而邓长安只需要再添20万钱,就能给刘采蝉100万钱。

而不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再次拿出100万钱。

最为关键的是,其中至少有着七八万钱流入了市场中。

“啧啧,阿弟呀,我怎么感觉出了长安城之后,你不但变得有钱啦,而且人还不吝啬了?”

刘采蝉刚刚到手100万钱,整个人都是兴奋的,嘴角要不是要注意形象,都能翘到天上去与太阳肩并肩。

就连路边的野草,看起来也是眉清目秀的。

但是也有一个疑惑浮现在刘采蝉的心头,什么时候邓长安这么有钱了。

这才给了自己100万钱,转头又给了自己100万。

给钱的男人就是帅。

但是作为女人也要考虑钱从哪里来。

作为君主的刘采蝉,更需要考虑。

邓长安曾经给自己说过,帝国一切的根源在于“钱”不足。

而想要办成事儿,最基础的钱是不能缺少的。

“在长安城内,天子脚下。咱们要是有钱,就是稚童持金行于闹市之中。”

“一些人惦记,物理消灭就行。但是有的人惦记,就只剩下破财免灾了。”

邓长安似有所指,刘采蝉若有所思。

玉熙宫中那位修仙问道的皇帝,虽然还没有缺钱到发疯的地步,比如挪用军费。

但是也不远了,比如不想给抚恤费,比如借着打匈奴的名义,巧设名目,各种收税加税。

而且就这段时间内,朝廷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盐茶税收制度的改革。

总而言之,就是要钱,从棺材板底下掏钱。

“报!!!”

“大王,前方有一将单骑而来,我与那将交战,被他连胜数次,本欲大军横压,却发现那人身后不知何时,聚拢骑兵不下500数。”

刘采蝉一喜,邓长安说的来投靠自己的人来了。

邓长安却睁大眼睛,仔细打量眼前的这小将,不错嘛,有点儿本事。

“那人可留姓名?相貌如何?”刘采蝉按照流程问道。

“面如冠玉,极其雄壮,白马银枪,名曰赵子云。”

“头前领路,本王要会会他!”

说着刘采蝉抽出长柄紫金锤,打马上前。

邓长安紧随其后。

“小将,你的名字?”路过那小将身边,邓长安问了一句。

那小将顿时面色一喜:“末将月字营崔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