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朝的隶臣和地球上汉朝的隶臣具有相同的概念。
如果不仔细研究隶臣制度,容易把隶臣首接归属于奴隶范畴。
但是这是不对的。
奴隶属于隶臣,但是隶臣不全是奴隶。
无论是地球上的汉朝,还是现在的天汉朝,帝国的男子成年之后,主要有条路走。
一是参军,参军有三个方向,南军北军等帝国中央军团,边境戍卒,本地城防卒。
待遇也分为三等,中央军团最高,其次边军戍卒,最后本地城防卒。
二是从政,即通过一系列办法成为天汉帝国的官吏。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三是农商,但是从商需要本钱,而且地位不高。
而农、土地有限。
天汉帝国开国之初,是一夫挟五口而治百亩。
即一户家庭100亩土地。
帝国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且地广人稀,土地是远远多于人口的。
但是随着人丁的恢复,帝国经历盛世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土地矛盾。
土地随着人口的增多,都是自己家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
固然一个孩子可以多分一些,但是另外几个孩子总不能不分几块地。
总不能让他们活活饿死吧。
至于开荒?帝国都发展了几百年了,哪里还有土地可以开荒。
除非是边境郡县,和匈奴人胡人玩个保卫农场的小游戏。
加之上地方兼并土地,人均土地占有量就更少了。
而一部分实在是没有土地的人,只能进城成为隶臣。
对的,就是我们认知的那个。
进城务工人员,在天汉朝被称之为隶臣。
而作为隶臣,他的口算是雇佣主家交的。
但是一个壮丁成为了隶臣之后,其他的赋税是减少了,甚至是凭空消失。
这一点儿,隶臣和赘婿是一样的。
每多一个隶臣和赘婿,都是帝国财政和人力的损失。
多说一点儿,隶臣和隶臣妾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身份,后者是刑罚的一种。
所以对于唐国来说,解放隶臣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现在的唐国最缺的就是人,最缺人力。
但是........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呀!
解放隶臣的文书提笔就能写,印章蘸上印泥就能盖。
但是解放之后呢?
这些解放出来的隶臣吃什么喝什么?他们的口算税赋谁来交?他们居住在哪里?如何解决?
隶臣和隐户、流氓、野人可不一样。
隐户属于帝国户籍,只是被隐藏起来。比如两个人用同一个户籍同一个丁口。
比如户籍上死去的人现在还活着。
野人也是有房屋和土地,只是这些房屋和土地一般在山里,在人烟少的地方。
而且房屋土地不被帝国承认。
而且野人是没有人权的,捕杀野人不违法。
流氓就不用说了,失去土地失去住所又不愿意或者没有机会成为隶臣的人。
这些流氓本身就是社会最底层,朝不保夕,怎么对付都不会有人说不对。
至于隐户,最好欺负。
而隶臣勾连众多,对付起来比较麻烦。
目前的唐国确确实实不好动手,也不能轻易动手。
唐国能经得起动荡,但是经历不起大动荡。
小的动荡对于唐国来说,都是上升的,而大的动荡却要亡国。
随着邓长安深入浅出解释,刘采蝉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隶臣现在不能动。
“原来如此,那用印吧。”刘采蝉点头。
随后看着殿门外渐渐落下的太阳:“看来今天的事儿也不多啊!”
邓长安不语,只是又从左袖口中取出几份文书,随后又从右袖口中取出几份文书。
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刘采蝉。
刘采蝉顿时脸一僵,还有这么多呀。
嗯~~~不过,仔细数数也不算多嘛,嘿嘿!
“也不算......”刘采蝉正想要嘴硬的开口,却发现邓长安又从怀中掏出来了几份文书。
顿时感觉自己的嘴颤了颤,也不敢嘴硬了。
但是眼神深处却流露闪过一丝不可言知的喜悦。
“这一份组建人力机动部队,所谓人力机动部队,主要是采用一种两轮自行人力车作为骑乘工具,取代部分骑兵功能。”
“具有后勤运输,快速反应,维护低廉.......等等一系列优良点。”
“两轮自行人力车?”刘采蝉好奇,刘采蝉疑惑,刘采蝉真的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
“科学院的最新产品.......”
“等等,科学院不是还没有建立起来吗?”
“没建立起来不代表不存在。”
邓长安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掏出一张图纸,指着上面的“两轮自行人力车”简图。
“这破玩意儿......”看着简略无比,结构简单的两轮自行人力车,刘采蝉忍不住想要吐槽。
“据科学院那帮家伙暴力测试,能负重500斤,每小时跑30里,最高70里,连续骑乘200里不成问题。”
刘采蝉目瞪口呆,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这时候的刘采蝉,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