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谋略家童氏家族崛起与传承
商道谋略家童氏家族崛起与传承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商道谋略家童氏家族崛起与传承 > 第三十四章 古智今用:芯片征途上的文明回响

第三十四章 古智今用:芯片征途上的文明回响

加入书架
书名:
商道谋略家童氏家族崛起与传承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2622
更新时间:
2025-06-10

2013年8月16日,南洋的热浪裹挟着咸涩的海风拍打着新加坡星宁信息科技子公司的玻璃幕墙。童浩林站在地下38层的光刻机研发基地中央,头顶的冷光灯将实验台上的精密仪器照得雪亮。他手中握着一本泛黄的《天工开物》,书页间夹着从《九章算术》中摘抄的算筹推演,目光却死死盯着显微镜下正在蚀刻的芯片晶圆。

"童总,第17版光刻胶配比还是无法突破7.5纳米的蚀刻精度。"工程师擦着额头上的汗,声音里带着焦虑,"A国的技术封锁越来越严,我们的设备材料......"

"等等!"童浩林突然翻开《孙子兵法》,指尖停在"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的批注上。他的思绪瞬间回到两千多年前的秦国——那些能将青铜箭头误差控制在毫米级的匠人,靠的不是精密仪器,而是对材料特性的极致理解和系统协作的智慧。

"把《天工开物》里记载的'铸器法'输入AI模型。"童浩林突然下令,"古人冶炼青铜讲究'观火候、辨色泽',我们的光刻胶配方或许也需要回归材料本质。"他转向负责算法的曹源,"用《九章算术》的筹算逻辑优化纳米级的路径规划,说不定能避开A国设置的技术陷阱。"

实验室里的气氛瞬间凝固。当工程师们将古代典籍中的智慧转化为现代代码时,童浩林打开了星宁定制的加密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的瞬间,独特的迷宫式加密系统启动——这是基于《孙子兵法》虚实之道设计的防护体系,每一次数据调用都如同穿越古代兵阵,即便被截取也只是毫无意义的碎片。

三天三夜的鏖战在静默中度过。当第一缕晨光穿透新加坡的云层时,实验室突然爆发出欢呼声。曹源举着检测报告冲向童浩林:"7.55纳米!我们的光刻机突破了!而且光刻胶的稳定性比A国十纳米芯片的材料还要高出23%!"

童浩林的目光落在实验台上新成型的6.88纳米芯片,上面的电路纹路细密如蛛网。他调出历史影像对比——两千年前秦国工匠打造的三棱箭头,与此刻纳米级的芯片蚀刻纹路,在屏幕上交相辉映。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跨越时空共鸣,证明真正的创新,从来都根植于对文明的深刻理解。

"立刻申请国际专利。"童浩林的声音冷静却带着锋芒,"用《孙子兵法》里'上兵伐谋'的策略,在A国最引以为傲的芯片领域布下我们的棋局。"他转向通讯组,"给马叔叔发消息,定制版加密电脑即刻寄出。告诉他,这次的技术突破,藏在老祖宗的智慧迷宫里。"

当载着核心技术的加密电脑从新加坡启程时,童浩林站在研发基地的观景窗前,望着远处繁忙的马六甲海峡。这里曾是太爷爷南洋创业的起点,如今,他带着从《孙子兵法》《天工开物》中汲取的灵感,在芯片领域撕开了一道突破技术封锁的裂缝。

手机震动,家族群弹出消息。堂哥童明浩发来边疆智能防御系统升级的照片,那些精密的传感器阵列,同样运用了此次芯片研发的成果;堂姐童雨薇分享了税务系统加密模块的优化方案,核心算法正是源自《九章算术》的逻辑;而远在杭城的姑父李明泽,只发了西个字:"国之重器"。

童浩林打开电脑,将此次研发的心得写入日志:"秦箭的毫米精度,芯片的纳米征途,跨越千年的匠心一脉相承。当我们读懂老祖宗的智慧,便拥有了破解任何技术封锁的密钥。"窗外,新加坡的天空被晚霞染成金色,一场属于东方智慧的科技突围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