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西合,夕阳的余晖为长安市镀上一层橘红色的光晕。
林天沿着梧桐树荫下的人行道慢跑着,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紧贴在白皙的额头上。
她的步伐稳健而富有节奏感,但思绪却如同这寒冬傍晚的风,飘忽不定、时有时无。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方才那个名叫苏芫的女孩的模样——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睛,笑起来时露出的两颗小虎牙,还有说话时不经意间摆弄发梢的小动作。
表面上看,这完全是个不谙世事的邻家女孩。但林天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着宽松休闲裤口袋里的手机,眉头微蹙。
"太单纯了..."林天在心中喃喃自语。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能保持如此纯粹的气质,要么是演技精湛,要么就是被保护得太好。
而如果对方当真城府深沉,自然应当避而远之;若果真纯良如白纸,那更该划清界限——自己即将踏上的修炼之途,注定荆棘密布,甚至可能是血雨腥风,又何必让这株清荷沾染泥淖?
尤其是想起少女提及的与父亲的争执,林天暗自叹息。那位执意将女儿隔绝在修炼界外的父亲,想必深谙其中险恶。
这份舐犊之情,反倒让她更坚定了疏远的决心。
想到这里,林天掏出手机,指尖在苏芫的联系方式上悬停良久,但是在想起对方怯懦单纯的样子时,终究是没能按下删除键。
最终林天只是轻叹一声,将对话框默默设置了消息屏蔽,又将朋友圈设置为"不可见",让那个名字渐渐沉入记忆深处。
屏幕的冷光映照着林天棱角分明的侧脸,为这张本就清冷的面容更添几分疏离。
寒风拂过林天的衣袂,她将手机收回口袋,仿佛也把这段短暂的相识封存起来——这或许,是对彼此最好的安排。
"这样就好。"林天将手机重新塞回口袋,加快了奔跑的速度。傍晚的凉风掠过耳畔,带来远处夜市飘来的烧烤香气。
她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在呼吸节奏上,一呼一吸间,胸腔里翻涌的复杂情绪似乎也随着汗水一起蒸发在暮色中。
转过最后一个街角,那栋米金色的独栋别墅映入眼帘。
这是父亲在她大学毕业那年购置的房产,当时只说是"离单位近些方便,所以买了一套小房子"。
如今想来,恐怕那位神秘莫测的父亲,早就算准了她会有需要独处修炼的一天。
指纹锁发出"滴"的轻响,林天推开厚重的装甲铁门。
客厅里还保持着上周搬来时的模样——米色布艺沙发上整齐地叠放着毛毯,茶几上几本古籍保持着翻开的状态,落地窗前的瑜伽垫上还留着汗渍干涸的痕迹。
她将运动鞋整齐地码放在玄关的鞋柜里,赤脚踩在微凉的实木地板上。
这个习惯也是从小跟着父亲养成的,似乎是父亲在告诉自己:"脚踏实地,方能感知天地之气。"
厨房的冰箱里除了几瓶矿泉水和能量饮料外空空如也。林天取出一瓶水,仰头灌了大半瓶,喉结随着吞咽的动作上下滚动。
水珠顺着下巴滑落,在白色运动T恤上洇开深色的痕迹。
回到客厅,她从公文包里取出那份厚重的检测报告。纸张在茶几上铺开时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报告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专业术语让林天不自觉地咬住下唇——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紫灵芝...长白参...百年何首乌...还有这些连名字都没有的药材..."她的指尖轻轻划过那些陌生的化学式,脑海中构现出父亲当年在祖宅外炼制丹药的背影。
报告翻到第十七页时,一段用黄色荧光笔标记的文字吸引了她的注意:"...实验体肌肉强度提升47%,骨骼密度增加32%,但伴随剧烈疼痛反应..."
林天的瞳孔微微收缩,这描述与仁光法师交给她的筑基液效果有惊人地相似之处。
窗外,最后一缕夕阳也被夜色吞没。林天起身拉开落地灯,暖黄的光线将她的影子投在身后的白墙上,显得格外修长。
借助灯光,林天再次阅读了一遍这份检测报告,虽然报告中有许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但林天并没有选择联系苏芫寻求解答。
一方面,考虑到对方只是个实习生,能提供的帮助可能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在回程路上就己萌生的顾虑——她不愿将苏芫牵扯进这些复杂的事情中。
当林天第三次研读这份报告时,某些关键信息逐渐变得明晰起来。
透过那些艰深的专业表述,她隐约捕捉到这种丹药的核心功效在于强化筋骨,这个发现让她不禁再次联想到仁光法师赠予的筑基液。
两者在功效上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让她推测这很可能是父亲精心炼制的筑基类丹药。
"若是父亲特意为我准备的修炼辅助药物......"林天着报告边缘,思绪飘远。她决定先将手头的筑基液用完,届时再尝试这枚丹药的效果。
不过转念间,另一个疑问又浮上心头:剩下的丹药又有何作用呢?这个念头让她的手指不自觉地停顿在纸页上,在台灯下投下一道沉思的阴影。
接下来的一周,林天的生活变得极度规律。白天在研究所里埋首工作,下班后便径首回到住处潜心修炼。
然而即便她每日从晚上七点苦修至深夜十二点,除了身体疼痛日益加剧外,始终未见《黄庭筑基诀》中所描述的气旋产生——莫说是头颅大小,就连芝麻粒般的迹象都未曾出现。
周日傍晚,最后一瓶筑基液也消耗殆尽。林天凝视着空荡荡的玉瓶,眉头紧锁。
按理说,即便在灵气稀薄的环境中难以突破至凝气境界,也不该连筑基的第一步都迈不过去。
毫无头绪的林天再次翻阅着《黄庭筑基诀》,然而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片刻后,林天合上书卷,走向二楼的书房,那里收藏着父亲留下的所有典籍。
推开雕花木门,樟木书柜特有的香气扑面而来。林天熟门熟路地来到最里层的书架前,指尖掠过那些线装书的书脊,最后停在一本蓝色封皮的《黄庭内景经注疏》上。
书页翻动的声音在静谧的房间里格外清晰,泛黄的纸张上还有父亲用蝇头小楷写下的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