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光法师手持念珠,注视着林天,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在灵气充盈的上古时期,'百日筑基'向来是衡量天资的标尺。而在这灵气枯竭的末法时代,施主竟能在身中剧毒的情况下,仅用月余便完成筑基..."
老和尚长叹一声,袈裟无风自动,"若生在修真盛世,必是惊才绝艳之辈啊!可惜、可悲、可叹,当真是生不逢时啊!"
林天恭敬地行了一礼,从怀中取出一个玉瓶:"法师过誉了。若非您赐予的《黄庭筑基诀》与详尽批注,再加上先父留下的筑基丹药,弟子断不可能有此进境。"
仁光法师接过丹药,指尖泛起淡淡金光,轻触玉瓶中那枚泛着微弱青光的丹药。
他闭目凝神片刻,眉头微蹙,缓缓道:"确是筑基丹无疑。不过令尊当年曾言,此丹缺少一味主药'月华草',虽仍具筑基之效..."
老和尚突然睁眼,目光如电,神色中有担忧之色溢出,"但对现在的你而言,丹药之效犹存,甚至更加霸道。若首接服用,恐怕会损伤经脉、毁坏根基!"
林天深深一揖,额间渗出细密的汗珠:“多谢法师指点迷津!此等要诀禁忌,弟子定当铭刻于心。”旋即林天将自行配制灵液的经过娓娓道来。
仁光法师听罢,眼中突然精光暴涨,手中佛珠不自觉地加快了转动。
“妙!实在是妙!”法师连声赞叹,“以现代科技萃取灵药精华,再辅以古法调和... 令尊曾与老衲说起,施主天资卓绝、才智过人,今日方知所言非虚!”
话到此处,法师忽然顿住,禅房内的烛火无端摇曳,映得老和尚眉心的红痣愈发鲜艳。
“法师谬赞了。”林天连忙摆手,脸上浮现出诚恳的神色,“这一切都源于父亲的遗泽和您的指点。弟子不过是...”
她望向窗外摇曳的竹影,“将学校里学到的分析思维,与工作中积累的实验方法,偶然用在了修炼上。说到底,还是运气使然。”
仁光法师凝视着眼前这个年轻少女,见她虽天赋异禀却毫无骄矜之气,心中更添几分喜爱。
晨阳的光晖透过窗棂,为二人镀上一层淡金色的光晕。禅房内,檀香的青烟袅袅升起,在光影中勾勒出玄妙的轨迹。
“还有一事你需谨记。”仁光法师神色转为严肃,枯瘦的手指在空中划出一道玄妙的轨迹,语重心长道,“修行之道,贵在根基,而筑基便是筑牢根基。”
“在筑基之时,气旋在关隘前停留愈久,洗涤经脉的效果便愈佳,因此万不可急于冲关。此时丹田如初春之土,正可借机不断拓展。一旦气旋入关..."
法师摇了摇头,"就如陶器入窑,再难改变其形了。"
仁光略作沉吟,继续说道:“就像春雨润物,贵在绵长。待到丹田充盈如海,气旋入关便是水到渠成。若操之过急,反倒落了下乘。”
林天郑重抱拳,回答道:“多谢法师告诫!林天一定谨记在心!”
“修炼之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法师最终意味深长地说道,“但最重要的,还是你这份持之以恒的向道之心。”
说罢,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绢帛,“这是老衲这些年的修炼心得,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他顿了顿,言近旨远地补充道:"不过修行之道,终究要靠自身感悟。外物助力虽好,却不可过分依赖。"
“弟子谨记法师教诲!”林天恭敬行礼说道。
说完之后,林天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白皙的手指轻轻抚过装着丹药的玉瓶,毫不犹豫的问道:"对了,法师,这些丹药对您有作用吗?我那里还有几颗。"
仁光法师闻言,布满皱纹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慈祥的笑意。
他缓缓摆了摆手,宽大的僧袖在烛光下轻轻摆动:"老衲己经侥幸突破化元境,今生能达到化元中期己是非分之想。"
说着,他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目光深远,"而且我在林前辈那里学习医药丹药多年,深知这片天地灵气稀薄,恐怕己经没有什么丹药能助我提升修为了。"
法师转过头,看向正在院中打坐的年迈弟子,轻叹一声:"至于我这徒儿,你也看到了,八十一岁高龄才突破到凝气西重天。这些残缺的筑基丹对他虽有裨益,却也有限。"
他的目光重新落在林天身上,语气变得郑重,"这些丹药你还是还是留好,用来提升修为吧。以你的天赋和年纪,比我们更适合使用。"
林天闻言,郑重地点了点头。烛光在她清澈的眼眸中跳动,映照出坚定的神色。
仁光法师忽然压低声音,神色严肃地叮嘱道:"切记,丹药一事万不可让外人知晓。修真界弱肉强食,你现在初入修行,修为尚浅,若被他人知道你身怀灵丹妙药,恐有杀身之祸。"
林天心头一凛,用力点头。虽然她对修真界知之甚少,但也明白这个道理。
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里,怀璧其罪的事情会比凡人世界更加残酷。
沉默片刻后,林天从怀中取出那个古朴的乌木匣子,小心翼翼地打开,取出那颗泛着暗红色微光的小石头递给仁光法师。
"这是..."仁光法师接过石头,浑浊的双眼突然精光一闪,声音都微微发颤:"赤松悟道石!没想到林前辈还保留着它!"
林天见状,心跳陡然加速,白皙的脸颊因激动泛起光晕:"法师您认识这块石头?"
"何止认识。"仁光法师轻抚着石头表面的纹路,陷入回忆,"当年我侍奉在林前辈身边时,还曾随身携带此石数年。"
他抬头看向林天,解释道:"此石名为赤松悟道石,是获得《丹经》篇章的钥匙之一。林前辈曾多次携此石,前往丹山绝壁,希望能遇到《丹经》现世,却始终无功而返。"
林天听得入神,不自觉地向前倾身:"那这上面的数字..."
"三十六,代表这是五十枚悟道石中的第三十六枚。"仁光法师将石头对着烛光,红光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相传此物乃上古仙人赤松子五千年前所制,世间仅存五十枚。你看这石上刻着的'三十六',便是指这是第三十六枚。”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之色:"更神奇的是赤松子留下的《丹经》,每隔百年才会在月圆之夜显现。而唯有持此悟道石者,方能感应到经文所在的大致方位,甚至有机会获得这份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