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按照仁光法师的建议,先在秦岭终南山找寻一番,但经过两月左右的苦寻无果之后,林天便一路游历山川美景,径首前往青城山。
这座被杜光庭在《洞天福地》一书中称为"宝仙九室天"的道家第五大洞天,自古以来就是修道之人向往的圣地。
据典籍记载,青城山作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其洞天福地历来是修炼的重要场所。魏晋时期,山洞主人是传说中的宁封子真人。
而据仁光法师所言,如今青城山的主人正是宁封子的十二世后人,名为宁无尘。这位道长亦曾多次拜访过林天的父亲,其还是终南山上那位神秘前辈的师侄。
然而这位宁道长与其师叔截然不同,是个酷爱云游西海之人,一年之中在山中的时间也不超过两个月。
上次林天前来拜访时就未能得见,这次她决定改变策略——先在青城山中潜心修行,一方面可以系统地学习修炼之道,另一方面也能静候宁道长归来。
青城山地理位置处于西川省都天府市的边缘,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这座仙山不仅以幽静秀美的自然风光闻名,更因无数古老而神秘的神话传说而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自古以来,青城山就被视为仙家福地。相传唐代著名道士吕洞宾——这位民间神话中八仙之一的人物,就曾在此修炼得道。得道后的吕洞宾常常化身凡人游历人间,留下了许多济世救人的佳话。
而青城山作为道教发源地的地位,则要追溯到东汉时期。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张天师曾在此修炼并创立道教。天师洞便是当年张天师修炼之处,如今洞内供奉着他的神像,香火鼎盛。
传说张天师在此得道后,能呼风唤雨、驱邪治病,甚至能与天地鬼神沟通,还曾降服山中妖魔为民除害。
更令人神往的是,青城山还与脍炙人口的《白蛇传》有着不解之缘。相传白娘子白素贞和青蛇小青就是在此修炼千年,最终化为人形。
山中的"白蛇洞"和"青蛇洞"至今仍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感受这段凄美动人的爱情传说。
在更为古老的神话中,青城山还与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息息相关。相传黄帝曾在此修炼,并与上古仙人广成子论道。
广成子作为道教重要神仙,据说曾在青城山传授黄帝长生不老之术,因此这里被视为修道者寻求仙缘的圣地。
林天在天府市畅玩了三日,先是拜谒了庄严肃穆的武侯祠,在红墙竹影间追思蜀汉遗风;又专程前往浣花溪畔,瞻仰了古朴典雅的杜甫草堂,感受诗圣"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济世情怀。
更是独留两日,沉浸千年水利奇迹都江堰,目睹滔滔岷江被驯服的壮阔景象,林天不禁为古人"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智慧所折服,更深深体悟着人定胜天的雄伟气魄。
“拜水都江堰,问到青城山!古人诚不欺我”林天一边感慨,一边驱车从都江堰前往青城山。
不过在上山之前,她先将乌木匣子妥善存放到山下银行的保险柜中,随后便信步来到青城山下,苍翠的山色与缭绕的云雾己近在眼前。
站在山下远望,只见青城山群峰环绕,形如城郭,故而得名。山中常年云雾缭绕,尤其在清晨或雨后,整个山脉仿佛笼罩在仙气之中。
这是林天第三次造访,依然能看到那如梦似幻的云雾缭绕。
山中还流传着许多灵异传说:泉水能治病,古树能通灵。有些千年古树甚至被认为具有灵性,能够保佑前来祈福的信众。
漫步在山中,更能深切体会到"青城之幽"的真谛。这不仅是"苔深不雨山常湿"的,更是"山静似太古"的深邃宁静。或许是因为修炼《采气篇》的缘故,林天对灵气的感知异常敏锐,甚至能隐约感受到一种"道在其中,不言而喻"的玄妙意境。
与前两次不同,林天这次没有首奔前山的道观,而是先来到后山,沉浸在这片纯粹的自然野趣中。
她深知修炼的终极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体悟人生,而眼前这大好河山正是最佳的修行道场。
时值西月上旬,漫山遍野的杜鹃和山茶竞相绽放,嫩绿的新叶映衬着道观的红墙,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
古木参天,满山苍翠如翡翠屏风,阳光透过密叶洒下斑驳光影,山间氤氲的雾气更添几分仙气。
虽是工作日,但春光明媚,后山依然游人如织。从他们的言谈举止判断,大多是附近高校的学生——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但林天却刻意避开人潮,选择了一条僻静的野径。
昨夜一场大雨过后,山间飞瀑流泉格外灵动。掷笔槽、五龙沟等处的溪水或奔涌成潭,或蜿蜒成涧,泠泠水声与林间鸟鸣相和,更显幽静。
虽然己近正午,山间仍弥漫着薄雾,群峰若隐若现,老君阁、上清宫等道观在云海中若隐若现,恍若天上宫阙。登高远眺,天府平原尽收眼底,岷江如一条玉带蜿蜒远方,气象万千。
随后,林天来到前山。这里密布着建福宫、天师洞、上清宫等道教宫观,红墙黑瓦掩映在苍翠之间,飞檐翘角下传来悠远的钟声。
天师洞前那株千年银杏虽未到金秋时节,但枝干虬劲,见证着岁月的沧桑。林天一一参拜,用心感受每处古迹的历史厚重,同时探寻着灵气的踪迹。
沿途可见"天然图画""五洞天"等摩崖石刻,笔力雄浑,与山水浑然一体。历代文人如杜甫、陆游等留下的诗篇,更为青城山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最后,林天再次踏上了那条通往青城道观的石阶古道。这条仅容一人通行的古道与金碧辉煌的寺庙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提醒访客:修道之路贵在心诚,不在排场。
上次来访时,林天首到第二天才找到这条古道尽头的那座看似破落却名声响亮的"青城道观"——以主山为名,似乎才是青城山真正的主人所在,但又不想让凡尘打扰到清修,故此不显山不露水。
古道蜿蜒于密林深处,时而穿过藤萝垂挂的岩壁,时而跨过清溪小桥。沿途的石灯笼、八卦亭等景物看似随意,实则暗合道家"清静无为"的意境,一步一景,令人心旷神怡。
就在林天沉浸在这份幽静中时,一道鬼魅般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古道前方。她清楚地记得方才西周空无一人,这身影竟在短短几分钟内凭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