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3日下午,港城半山别墅区笼罩在氤氲的薄雾中,沈浩林的黑色宾利缓缓驶入霍家大宅。雕花铁门缓缓打开,霍启刚身着休闲西装,站在台阶上微笑着迎接,身后喷泉池中的锦鲤正悠然游动。
“浩林,好久不见!”霍启刚快步上前,两人重重拥抱。沈浩林环顾这座充满岭南风格的庭院,目光落在廊下悬挂的书法作品上——正是霍老爷子与自己太奶奶当年互赠的墨宝,“你家老爷子的字,还是这么苍劲有力。”
“可不是?”霍启刚引着沈浩林走进客厅,水晶吊灯下,沉香袅袅。他亲自斟上普洱,神色郑重,“听父亲说,当年在南洋,若不是沈太奶奶相助,霍家的航运生意早就折戟沉沙了。这份恩情,我们始终记在心里。”
沈浩林放下茶杯,开门见山:“这次来,正是想和你聊聊‘新贵联盟’。启刚,咱们都是富三代,从小看着家族在商海打拼,也见识过西方资本的打压。”他调出手机里的全息投影,芯片、光刻机、新能源等领域的产业图谱在空气中流转,“我提议,由我们这些年轻一代牵头,成立一个专注前沿科技的投资联盟。”
霍启刚的眼神瞬间锐利:“我早听说你让美国赔偿了138.6亿美金,还把钱都捐给了京城税务。这魄力,整个华人圈都在传!”他凑近投影,仔细端详着数据,“你说的新贵联盟,具体怎么运作?”
“很简单,”沈浩林用手指划过投影,“我们整合资源,主攻芯片领域的光刻机研发、新能源技术突破,还有光伏板的全球布局。资金方面,我可以说服华商联盟注资;技术上,沈氏集团的8.55纳米芯片生产线和10.88纳米光刻机,随时开放共享。”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启刚,这不仅是场商业投资,更是一场关乎华人科技话语权的战役。”
霍启刚沉思片刻,突然笑道:“你知道吗?我最近正在研究氢能技术,霍家的港口正好可以作为新能源试点。”他起身走到书房,抱出一摞厚厚的资料,“这些是我团队的研究成果,或许能和你的芯片技术产生协同效应。”
两人正热烈讨论时,沈浩林的手机突然响起。是京城的发小之一,西山别墅区的顾家千金顾清瑶打来的视频电话。画面里,顾清瑶穿着干练的职业装,身后是堆满文件的办公桌:“沈浩林!听说你在港城搞大动作?连我爸都在念叨,说沈家小子要改写科技格局了!”
沈浩林笑着将新贵联盟的计划简要说明,顾清瑶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算我一个!顾家在稀土矿产业深耕多年,正好能为芯片和新能源提供原材料。”她突然压低声音,“而且我刚得到消息,米国正密谋联合欧洲,对全球光伏产业实施新的贸易壁垒。”
这个消息让沈浩林和霍启刚对视一眼,神色凝重。沈浩林迅速调出安全联盟的情报系统,果然在密密麻麻的数据中捕捉到异常信号。“来得正好,”他冷笑一声,“新贵联盟的第一仗,就打光伏反击战!启刚,霍家的航运船队能否配合运输?清瑶,顾家的稀土供应链能不能加快运转?”
“没问题!”两人异口同声。霍启刚立刻拿起电话,开始安排航运调度;顾清瑶则表示当晚就飞往港城详谈。沈浩林站在落地窗前,望着港城的天际线,心中己有成算——既然美国想筑起贸易壁垒,那就用技术突围,用资本破局。
夜幕降临,霍家大宅的书房里依旧灯火通明。沈浩林、霍启刚和匆匆赶来的顾清瑶围坐在会议桌前,电子屏幕上不断跳动着全球光伏产业的数据。顾清瑶推了推金丝眼镜,分析道:“目前欧洲市场对光伏的需求缺口巨大,我们可以利用沈氏集团的8.55纳米芯片,开发智能光伏板,不仅提升发电效率,还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
霍启刚点头补充:“霍家在欧洲的港口可以作为中转站,避开美国的封锁航线。”他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我认识几个德国的光伏专家,或许能挖到核心技术团队。”
沈浩林在白板上快速写下战略要点:“第一,加快智能光伏板的研发;第二,通过华商联盟的渠道,在欧洲提前布局销售网络;第三……”他的笔锋一顿,“让星宁银行推出‘光伏专项贷款’,扶持上下游企业。”
会议持续到凌晨,三人终于敲定了初步方案。沈浩林看着两位伙伴,感慨道:“小时候,我们在西山别墅玩骑马打仗的游戏;现在,我们要在全球商战中真刀真枪地拼一场。这大概就是传承吧——祖辈用勇气打下基业,我们用智慧开创新局。”
顾清瑶笑着举起咖啡杯:“为新贵联盟干杯!让美国人看看,华人的年轻一代,不仅能守住家业,更能改写世界!”三人的杯子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深夜里,宛如战鼓初鸣。
此刻,千里之外的京城,沈家老宅的密室中,沈浩林的奶奶正轻轻抚摸着沈家祖传的《商战手记》。泛黄的纸页上,先祖们用毛笔记录着千年前在丝绸之路上的商战智慧。她望向窗外的星空,喃喃自语:“孩子们,放手去闯吧。沈家的血脉里,从来就不缺破局的勇气。”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商务部的会议室里,官员们盯着最新的情报报告,眉头紧锁——他们不知道,一场由华人新贵们发起的科技反击战,正如同破晓的曙光,悄然照亮东方资本崛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