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庇护所末日经营日志
星辰庇护所末日经营日志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星辰庇护所末日经营日志 > 第43章 复苏的节拍

第43章 复苏的节拍

加入书架
书名:
星辰庇护所末日经营日志
作者:
爱吃土豆的落落
本章字数:
5742
更新时间:
2025-07-09

深岩静默协议的余波在星辰庇护所内回荡。积分储备虽因巨额能源消耗而跌至谷底(当前余额:21,705.35积分),但一种劫后余生的韧性与凝聚力却在悄然滋生。几何体(星核信标)被成功封印,从S级威胁降为A级观察目标,如同卸下了压在每个人心头最沉重的那块巨石。庇护所的灯光重新稳定明亮,核心区域的紧张气氛缓和下来。

虞昕薇迅速调整策略,将重心转向开源节流与内部整合:

1. “哭泣峡谷”前哨站(代号:清泉)正式启用:罗锐小队在付出惨痛代价后守下的水源点,成为了庇护所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部资产。前哨站配备了基础防御、净化和储水设施。管家系统开通了“清泉”净水的内部供应(以成本价+小额积分计入居民账户)和对外交易渠道(主要面向过往商队)。【新增稳定收入源:水贸易 +500-800积分/日(初期)】

2. 叶苓药膏量产线启动:基础辐射病缓解药膏经过前期验证,投入小规模量产。包装简陋,但效果确切,立刻成为庇护所内部兑换和外销的热门商品。【新增收入:内部兑换+外销 +300积分/日(初期),预计随产能提升增长】

3. 石匠工坊升级:石坚完成了“铁砧”商队的十把黑曜石匕首订单(收入+后续1485积分尾款),其“磐石”工坊(D-W07)的名声更响。他接受了庇护所注资(换取少量股权分红),开始带两名有石工基础的学徒,提升产能,并尝试制作更复杂的黑曜石工具(如能量抗性扳手、地质勘探锤)。【工坊产值提升,分红收入+】

4. 疤姐小队的价值:疤姐小队展现了拾荒者的高效。他们带回的“影核”碎片被吴教授团队稳定封装,成为高级研究材料(价值待估)。其手绘的“机械坟场”地图经核实部分有效,为庇护所规划北部探索提供了重要参考。他们用收获支付租金后还有盈余,开始修复自己的装备。【稳定租金+潜在资源贡献】

5. 能源优化成果显现:沈默之前提交的管网优化方案在新建区域应用后,能耗监测显示达到了预期节能效果。【每日基础运营成本小幅下降 -50积分】

6. “铁锈”的扎根:陈海小队不仅还清了叶苓和石坚的情分,还攒下了一点积蓄。大勇因力气大、肯吃苦,被工程部看中,成为临时帮工(时薪+5积分)。小雅则表现出对植物照料的兴趣,开始在程彦的花圃(普通区域)打下手(学徒补贴)。陈海凭借对废土的熟悉,在探索任务规划部谋得一个顾问性质的岗位(基础津贴)。他们从合租一间房,换成了两间相邻的标准间。【稳定居民,贡献劳动力】

管家的日结显示,庇护所的积分脉搏正重新变得有力:

收入:租金/设施 (+2050) + 交易所/水贸易 (+1100) + 叶苓药膏 (+300) + 其他小额 (+250) = +3700积分

支出:基础运营 (优化后 -1410) + 研究 (常规 -400) + 安全 (含清泉前哨 -800) + 其他 (-500) = -3110积分

日净增:+590积分

当前总积分余额:22,295.35积分

数字虽远未达到巅峰,但持续的正向增长,如同强心针注入了庇护所。

林恩教授在获得虞昕薇批准后,在公共活动区开设了“旧世知识拾遗”小课堂。他讲授的内容并非高深理论,而是旧时代实用的基础物理、化学、生物常识,以及一些被遗忘的生存技巧(如利用特定植物纤维制作绳索、识别可食用矿物等)。课程免费,但参与者需登记并承诺将知识用于庇护所建设(管家系统追踪)。课堂场场爆满,连疤姐都带着手下安静地坐在后排。知识的火种在废土之下悄然传递。

阿木失去了与信标共鸣的能力,却获得了久违的平静。他不再时刻被无形的力量撕扯,脸上怯懦的神情褪去不少。在叶苓的药膏工坊,他找到了一份整理药材、清洗器具的工作。这份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活儿,意外地适合他。看着一罐罐药膏在自己手中经过流程被生产出来,阿木眼中第一次有了踏实的光芒。

程彦体内的变化逐渐稳定。被封印固化的那部分“火种”并未消失,反而让他对深岩能量的感知更加清晰和可控。他不再是一个被动的、痛苦的接收器,更像是一个拥有特殊“天线”的观察者。他能更敏锐地感知地壳应力的细微变化、岩层中能量流的走向,甚至对某些深埋矿物有模糊的感应。这种能力对地质勘探和深岩安全监控有潜在价值,吴教授正与他合作建立新的感知数据模型。

最大的变化来自那株烬种幼苗。在几何体被彻底静默后,幼苗暗金纹路的亮度虽然降低,但其形态却发生了显著变化:它不再是一株纯粹的“植物”,其主干变得更加坚硬,表面呈现出类似黑曜石的质地,顶端则收拢成一个微微发光的、带有金属光泽的梭形芽苞。它不再需要恒温箱隔离,在普通研究环境下也能稳定生长,散发的能量场温和而恒定,甚至对周围普通植物有轻微的促进生长作用。吴教授将其重新分类为“未知稳定共生体-代号:基石(Keystone)”。程彦感觉到,自己与这株“基石”幼苗之间,存在着一种比之前更加紧密、更加平衡的联系。

沈默因在“深岩静默”行动中的关键贡献,权限被部分恢复。他不再执着于几何体本身(它己被封印,研究价值有限且风险可控),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那次操作中短暂构建的空间褶皱。那次体验让他对空间力场的操控有了颠覆性的认识。在获得吴教授和虞昕薇的谨慎批准后,他启动了一个新的小型研究项目:“亚稳态空间褶皱的维持阈值及其在深岩结构防护中的应用预研”。目标不是制造虫洞或传送门,而是探索如何在深岩关键节点(如能量管道枢纽、核心仓库)周围,制造一层极其微弱但持久的空间“涟漪”,用以偏转或耗散突发性的地质冲击波或能量爆发。这是一个理论性极强、耗资不菲且可能长期无果的项目,但虞昕薇还是划拨了有限的预算(-200积分/日)。星辰庇护所需要未雨绸缪的技术储备。

正当庇护所内部平稳复苏时,“清泉”前哨发回紧急通讯:

【罗锐报告:一支规模庞大的迁徙车队正从‘风蚀走廊’方向接近前哨!目测有二十辆以上改装载具,数百人!他们悬挂‘尘民’的旗帜,但状态很糟,载具多有损坏,人员疲惫不堪。对方请求进入前哨范围补充水源并短暂休整。是否放行?请指示!】

“尘民”是废土上对因环境恶化而被迫离开家园、西处迁徙求生的流浪者群体的统称。他们通常不是掠夺者,但如此庞大的队伍,其需求和对秩序的冲击不容小觑。前哨站储水有限,庇护所也刚刚经历消耗,资源压力陡增。

虞昕薇站在指挥台前,看着屏幕上由前哨传回的模糊影像:漫天黄沙中,如长蛇般蜿蜒的破败车队,车顶上飘扬着用破布制成的、象征尘土与生存的旗帜。车旁蹒跚的人影,在风沙中显得渺小而坚韧。

“允许他们进入前哨警戒区外缘指定区域休整。”虞昕薇的声音沉稳,“罗锐,保持最高警戒。提供基础人道主义饮水配额(按成本记账),严密监控其动向。通知疤姐小队、石坚、工程部待命,做好应急支援准备。同时,管家,计算我方剩余水资源储备和接纳能力极限,准备一份应急物资清单和潜在积分消耗预案。”

“另外,”她补充道,“向车队传达:星辰庇护所管理者,邀请他们的首领前来一叙。”

风沙裹挟着新的变数,吹到了星辰的门前。是新的负担,还是新的血液?庇护所刚刚恢复的节拍,将再次面临考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