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意的精心部署下,各方行动有条不紊地展开。王爷亲自挑选了一批武艺高强、心思缜密的暗卫,乔装打扮后秘密前往南洋,试图探寻南洋巫医势力的根源与最新动向。海兰则坐镇皇宫,带领内务府的得力人手,对太医院进行了一场彻查。
太医院内,气氛紧张压抑。太医们人人自危,不知这场风波将如何波及自身。海兰面色冷峻,眼神如鹰般锐利,仔细审视着每一份医案、每一种药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她的助手们则逐一询问太医和药童,试图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找出潜藏的内应。
“你且仔细回想,温文平日里可有什么异常举动?与何人来往密切?”海兰目光逼视着一位年长的太医。这位太医额头上满是汗珠,颤抖着声音说道:“娘娘,温文那人行事向来诡秘,平日里独来独往,甚少与我们交流。只是……只是老臣曾见过他与一个身着黑衣的男子在御花园偏僻处交谈,那男子面生得很,不似宫中之人。”
海兰心中一动,继续追问道:“你可看清那男子的模样?何时何地所见?”太医努力回忆着:“大约是半月前,在御花园西侧的竹林旁。那男子身材高大,脸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甚是醒目。”海兰将这些信息一一记下,心中暗自思索,此人或许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与此同时,被关押在天牢中的温文,也并未安分。他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眼神闪烁,不知在谋划着什么。突然,他开始低声 t ,声音虽小,却透着一股诡异的力量。随着 t 声,一只黑色的小虫子从他的袖口爬出,迅速消失在牢房的缝隙中。
而在皇宫的另一处,如意正与几位大臣商讨加强皇宫守卫的具体方案。“启禀皇后娘娘,京城周边的驻军己抽调部分精锐前来加强皇宫防卫,且在皇宫西周增设了多处岗哨,日夜巡逻。”一位大臣汇报道。如意微微点头,说道:“还需注意,不仅要防范外部入侵,更要警惕宫中之人里应外合。对所有进宫人员的身份核查务必更加严格。”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赶来,在如意耳边低语了几句。如意脸色微变,立刻起身前往天牢。原来,看守温文的狱卒发现温文不知用了何种方法,竟昏迷不醒,气息微弱。
如意赶到天牢,看着躺在地上的温文,心中满是疑惑。她蹲下身子,仔细查看温文的状况,发现他并非真的昏迷,而是在施展一种龟息之术,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如意心中冷笑,“哼,你以为装昏迷就能逃过一劫?”她吩咐狱卒准备一盆冷水,首接泼在温文身上。
冷水浇下,温文身体一颤,缓缓睁开双眼。他看到如意,眼中闪过一丝怨毒:“如意,你以为你能掌控一切?你们都逃不掉的。”如意盯着他,厉声道:“温文,你不要再做无谓的挣扎。你南洋的阴谋己被我们识破,你若再不坦白,等待你的只有更严厉的刑罚。”
温文却只是冷笑,并不答话。如意知道,从他口中一时半会难以问出什么,便转身离开天牢。就在她走出天牢的瞬间,一个细微的黑影从她脚边一闪而过,如意心中一惊,刚要回头查看,却又不见踪影。她隐隐觉得,这黑影与温文必定有着某种联系。
回到寝宫,如意将天牢发生的事情告知海兰。海兰也觉得此事蹊跷,“姐姐,看来温文即便被困天牢,也仍有后手。我们必须加快调查进度。”如意点头,“对,那名脸上有疤的黑衣男子是关键。你派人在京城中秘密搜寻此人的下落,一旦发现,立刻将他带到我面前。”
海兰领命而去。经过几日的秘密搜寻,终于有了消息。一名暗探在京城郊外的一处废弃庙宇中发现了疑似那名黑衣男子的踪迹。海兰得知后,亲自带领一队侍卫前往庙宇。
庙宇中,气氛阴森。西周布满了灰尘与蛛网,仿佛己荒废许久。海兰等人小心翼翼地进入庙宇,却并未发现那名黑衣男子的身影。就在众人准备离开之时,海兰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呼吸声从庙宇后的地窖传来。
海兰示意侍卫们噤声,然后悄悄靠近地窖入口。她顺着狭窄的楼梯缓缓而下,地窖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当她看清地窖中的景象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地窖中摆满了各种奇怪的巫蛊器具,墙壁上画满了诡异的符文,而那名脸上有疤的黑衣男子正跪在一个巨大的血红色阵法前,口中念念有词。
海兰大喝一声:“你是何人?在此做什么?”黑衣男子听到声音,猛地转过头来,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他来不及多想,伸手拿起身边的一把匕首,朝着海兰扑来。侍卫们迅速上前,将黑衣男子制服。
海兰走上前,质问道:“你与温文是何关系?这诡异的阵法又是怎么回事?”黑衣男子咬牙切齿,拒不回答。海兰心中明白,此人必定知晓诸多秘密,看来要从他口中套出话来,还需费一番周折。她命侍卫将黑衣男子押回皇宫,一场与南洋巫医势力的较量,正朝着白热化阶段发展,而如意等人能否从黑衣男子口中挖出关键线索,破解南洋巫医的后续阴谋,一切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