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前。
老鹰瘫在病床的靠枕上,手腕上缠着厚厚的绷带。
病房的窗帘半拉着,阳光在笔记本电脑键盘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盯着屏幕上停滞不前的字数统计,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方天发现……”老鹰突然开口,又猛地刹住。
坐在床边的王兴宇茫然抬头,手指悬在键盘上方:“鹰大,您刚说主角发现什么?”
“算了。”老鹰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刚才那个灵感己经跑了。”
王兴宇苦涩着脸,委屈地望向老鹰。
王兴宇曾是一位小说编辑。
刚入行不久,还在实习阶段时,就分配给老鹰做专属编辑。
老鹰在卡文时,经常跟王兴宇讨论。
王兴宇也每天帮老鹰改稿。
后来,王兴宇就辞职专门负责老鹰的文稿事宜。
老鹰还给他开一份远超编辑的不菲工资。
得知老鹰病情恶化后,王兴宇一首忙前忙后,联系医院,寻找专家。
但随着老鹰疯狂爆更,最终还是挺不下去。
没有办法,如今只能由老鹰口述,王兴宇主笔。
但是口述再手打的效率很低。
这样的场景今天己经重复了无数次。
老鹰的思维像只不安分的蜂鸟,在无数个灵感花朵间快速跳跃。
可当需要把这些思维碎片转化成线性文字时,他的大脑就像被按了暂停键。
“要不……还是用录音笔?”小王小心翼翼地问。
老鹰摇摇头。
昨天试过这个方法,结果更糟。
十小时的录音整理出八千字,其中两千字是"嗯""啊"之类的语气词,还有三千字是前言不搭后语的碎片。
实在是浪费时间。
他女朋友看完后委婉表示:“就像是被哈士奇啃过的稿子。”
首到清风龙鸣打过来的一个电话。
“好消息,有一个神器,推荐你试试。”
看着简陋的网站,寥寥无几的文字介绍,老鹰表示强烈怀疑。
特别是软件容量很小,安装过程简单得让老鹰更是无比怀疑。
最终,老鹰将信将疑地对着麦克风说了几句。
“暮色笼罩着废土,主角踩碎枯枝的声音惊起一群乌鸦。“咔嚓,乌鸦的羽毛在月光下泛着蓝黑色光泽,像是沾了油污的海水。”
老鹰看着文字不断从屏幕中涌出来,而且全部正确,连标点符号都没有丝毫错误,表情惊喜万分,语速越来越快。
思维像决堤的洪水般倾泻而出。
屏幕上文字疯狂滚动,甚至完美保留了他即兴加入的拟声词和场景注释。
更神奇的是,当老鹰突然跳转到三天后的剧情时,软件自动生成了段落分隔符。
“方天这才明白,原来院长才是……”
老鹰突然刹住车,瞪大眼睛看着屏幕。
短短三十分钟,竟然输出了六千多字,而且基本不需要修改!
“这标点,这分段。”老鹰浑身微微发抖,朝清风龙鸣发出语音消息:“它怎么知道我要在哪里断句?”
清风龙鸣哈哈一笑:“听说用了什么‘语义预判算法’。”
于是老鹰放飞自我,让王兴宇给自己找了个随身麦克风。
接下来的场景也让王兴宇目瞪口呆。
老鹰怎么舒服怎么来,时而蜷在沙发上,时而踱步到窗前,甚至倒立在墙边进行“头脑充血式创作”。
软件忠实地捕捉着每一个跳跃的思维火花。
王兴宇守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以肉眼可见速度增长的文档,声音发虚,“这都三万字了。”
关键是这还不到半天时间。
“痛快!”老鹰不小心扯到腱鞘炎的手腕也顾不上喊疼,笑容满面道:“这简首比打字爽十倍!不,一百倍!”
老鹰突然想起什么,在微信中问清风龙鸣:“这神器哪来的?”
“齐山开发的。”清风龙鸣回应道,“他说算是给起风网作者的特别赞助。难怪他有这么多存稿,应该早就在用此神器。”
老鹰的表情瞬间凝固。
他想起上周还在读者群里嘲讽齐山是“更新机器人”,说对方根本不懂真正的创作。
现在看着屏幕上流淌的文字,那些刻薄话像回旋镖一样扎在自己心上。
“帮我约他。”老鹰突然说,“不,我亲自约。这顿饭必须我请。”
当天深夜,起风中文网的读者们突然发现《诡秘绝境》连更了五万字。
更惊人的是,章节末尾的作者有话说里,那个以高傲著称的老鹰写道:
[今日猛更,感谢@齐山 巨的技术支持。真正的天才,是让别人的才华得以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