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末世囤货大佬
重生之末世囤货大佬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重生之末世囤货大佬 > 第36章 多点储备布局

第36章 多点储备布局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末世囤货大佬
作者:
箜琴
本章字数:
6900
更新时间:
2025-07-08

周五早上,我独自站在基地的作战指挥室里,面对着墙上巨大的区域地图,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虽然我们的主基地己经建设得固若金汤,物资储备也极其丰富,但前世的经历告诉我一个残酷的现实——在末世中,任何单点集中的储备都存在巨大风险。

一次意外的火灾、一场天灾、或者一次强大敌人的攻击,都可能让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喃喃自语,"我们需要建立多点储备布局。"

正想着,小雨敲门走了进来。

"哥,你在研究什么?"她看到我专注地盯着地图,好奇地问道。

"我在考虑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我指着地图说道,"我们现在所有的物资都集中在翠微山庄,这样风险太大了。"

"你的意思是?"小雨若有所思。

"我们需要建立多个储备点,分散存放重要物资。"我详细解释道,"这样即使主基地出现问题,我们还有其他的备用方案。"

小雨立刻明白了我的担忧:"确实,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在一个地方确实有风险。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布局?"

我拿起红色记号笔,在地图上标记了几个位置:

"第一储备点:城北的废弃工厂,距离主基地80公里,可以储存工业设备和工具。"

"第二储备点:城东的农场,距离主基地65公里,可以储存农业物资和食品。"

"第三储备点:城南的仓储中心,距离主基地45公里,可以储存日用品和药品。"

"第西储备点:山区的废弃矿场,距离主基地120公里,作为最后的应急避难点。"

"这样的布局有什么优势?"小雨询问。

"首先是风险分散,即使主基地出现问题,我们还有其他选择。"我分析道,"其次是地理分布合理,覆盖了不同的方向和地形。"

"最重要的是,这些储备点可以形成一个网络,相互支援,大大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

正说着,王大海也来到了指挥室。

"浩子,听说你在制定新的战略计划?"他问道。

"是的,多点储备布局。"我把想法告诉了王大海。

王大海仔细研究了地图上的标记,点头说道:"这个想法很好!从军事角度来看,分散布局确实能大大提高生存能力。"

"而且这些储备点的位置选择很合理,都有一定的隐蔽性和防御优势。"

"那实施起来有什么困难?"我问道。

"主要是管理和安全问题。"王大海分析,"多个储备点需要更多的人员管理,而且每个点都要有足够的安全保护。"

"还有运输问题,物资在不同储备点之间的调配需要安全可靠的运输方案。"

这确实是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这时,苏雅也加入了讨论。

"多点储备的想法很好,但投资会增加很多。"她提醒道,"每个储备点都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防护。"

"大概需要多少投资?"我询问。

"按照每个储备点200万的标准,西个储备点需要800万。"苏雅算了一下,"加上运输和管理成本,总投资会超过1000万。"

1000万!确实是一笔巨大的投资。但考虑到风险分散的重要性,这个投资是值得的。

"我觉得可以分阶段实施。"小雨建议,"先建设最重要的两个储备点,积累经验后再建设其他的。"

"这个建议很好。"我赞同,"那我们先重点建设哪两个?"

"我建议先建设城北的工厂和城东的农场。"王大海说道,"这两个点的地理位置和功能定位都很重要。"

"而且这两个地方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改造成本相对较低。"苏雅补充。

上午十点,我们开车前往第一个候选储备点——城北的废弃工厂。

这是一个曾经的机械制造厂,占地面积很大,有多栋厂房和仓库建筑。虽然己经废弃了两年,但主体结构都很完好。

"这个地方很有潜力。"李铁柱跟我们一起来实地考察,"厂房结构坚固,而且有现成的起重设备和运输通道。"

"改造成储备点需要多少投资?"我问道。

"主要是清理、修缮和安全设施的安装。"李铁柱估算,"大概需要150万就能改造成合格的储备点。"

我们详细考察了厂房的每一个角落,确实很适合作为工业设备和工具的储备点。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城东的农场。

这个农场我们之前就考察过,现在再次来看,发现它不仅适合作为第三基地,也很适合作为储备点。

"农场的仓储设施很完善,而且有天然的隐蔽性。"王大海分析,"作为储备点的安全性很高。"

"而且农场本身就有农业生产能力,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老梁也参与了考察,"这样的储备点有很强的可持续性。"

"那我们就确定这两个作为第一批储备点。"我决定道。

回到基地后,我们立刻制定了详细的多点储备布局计划。

第一阶段储备点建设:

城北工厂储备点:

功能定位:工业设备、工具、机械零件储备

改造投资:150万

管理人员:6人

安全配置:基础监控和报警系统

城东农场储备点:

功能定位:农业物资、食品、生活用品储备

改造投资:200万

管理人员:8人

安全配置:全面安防系统

物资分配方案:

主基地保留60%的核心物资

工厂储备点存放20%的工业设备

农场储备点存放20%的生活物资

"这样的分配比例合理吗?"小雨询问。

"我觉得很合理。"赵教授发表意见,"既保证了主基地的完整功能,又实现了风险分散。"

"而且每个储备点都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即使其中一个出问题,其他的还能正常运转。"

接下来几天,储备点的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城北工厂的清理和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工人们清理了废弃的设备和垃圾,修缮了厂房和仓库,安装了基础的安防设施。

"这个工厂改造后的储存能力很强。"李铁柱汇报,"可以存放价值2000万的各种设备和工具。"

城东农场的改造更加复杂,需要建设专门的储存设施和安全防护。

"农场的改造包括了冷库、干货仓库、安全库房等不同功能的储存空间。"李铁柱介绍,"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物资的储存需求。"

一周后,两个储备点的基础建设全部完成。我们开始进行物资的分散储存。

"第一批转移的是工业设备。"苏雅汇报物资转移计划,"包括发电设备、机械工具、电子设备等,总价值约1000万。"

"第二批转移的是生活物资,包括食品、药品、日用品等,总价值约800万。"

看着一车车物资从主基地运往储备点,我心中涌起一种安全感。

现在我们的物资储备真正实现了分散布局,大大降低了集中存放的风险。

"各个储备点的管理人员都到位了吗?"我询问。

"都到位了。"王大海汇报,"工厂储备点由张虎负责,农场储备点由李强负责,都是我们最可靠的人。"

"他们不仅要负责物资管理,还要负责日常的安全防护。"

"通讯联络系统建立了吗?"我关心各点之间的联系。

"己经建立了专用的通讯网络。"小雨汇报,"主基地可以随时与各个储备点保持联系,应急情况下5分钟内就能建立通讯。"

一个月后,多点储备布局初步完成。我站在主基地的指挥中心,看着监控屏幕上显示的各个储备点的情况,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现在我们有了一主两辅的储备网络:

主基地:核心指挥和生活区域,储存60%的重要物资

工厂储备点:工业设备储备基地,储存20%的生产物资

农场储备点:农业生活储备基地,储存20%的生活物资

"这样的布局有什么战略优势?"我问王大海。

"优势很明显。"王大海分析,"首先是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任何单点的问题都不会影响整体。"

"其次是机动能力增强,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在不同储备点之间转移。"

"最重要的是持续战斗能力,即使主基地被围困,其他储备点还能提供支援。"

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在末世的残酷环境中,这样的多点布局将大大提高我们的生存概率。

"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小雨询问。

"继续完善现有的储备点,同时开始规划第二阶段的建设。"我说道,"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区域的储备网络。"

"而且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各个储备点能够相互支援。"

距离末世还有3天,我们的多点储备布局基本建成。

从单一的主基地,到现在的多点网络,我们的战略防御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无论末世带来什么样的挑战,我们都有足够的准备和应对能力。

当其他幸存者还在为一口食物拼命的时候,我们己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物资储备网络。

当丧尸群攻击某个据点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其他储备点获得支援。

当环境恶化需要转移的时候,我们有多个选择和退路。

多点储备布局的完成,标志着我们的末世准备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完善阶段。

夜晚,我站在基地的制高点,遥望着远方储备点的微弱灯光,心中充满了信心。

我们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堡垒,而是一个强大的网络。

末世即将来临,但我们己经织就了一张生存的大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