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上午的阳光格外透亮,打谷场被晒得暖洋洋的。九千名民兵队员列成整齐的方队,军靴踏在地上,脚步声震得远处的麻雀扑棱棱飞起。王宇站在高台上,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新加入的队员精神头十足,老队员身姿挺拔,两股力量融在一起,透着一股攒动的锐气。
“人齐了,说正事。”王宇的声音透过扩音喇叭传开,清晰有力,“新弟兄的加入让咱们队伍壮了不少,编制得跟上。现在宣布调整计划——”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第一,防空连。除卫生队外,所有女兵编入该连,共129人,由秀丽嫂子任连长。高射机枪随后补充,你们先熟悉阵地,随时待命。”
人群里,秀丽往前站了半步,腰杆挺得笔首,身后的女兵们齐刷刷敬礼,动作利落。
“第二,侦察连扩编为侦察营,编制550人,王喜奎任营长。”
站在方队前排的王喜奎出列敬礼,黝黑的脸上带着不服输的劲。
“第三,炮兵连扩编为炮兵营,编制650人,王山任营长。”
王山嗓门亮,答“是”的时候震得人耳朵发麻,他身后的炮兵们攥紧了拳头,盼着新炮到手的那一刻。
“第西,原有三个步兵营,全部升为步兵团。各营营长升任团长,每团下设西个营,人员调配你们自主安排,下午把名单报给我。”
三个团长齐声应下,眼神里透着兴奋——队伍大了,担子重了,但底气更足了。
“另外,新到的400辆装甲运输车就在场外。”王宇抬手往打谷场东侧指,那里果然停着一排排新车,车身上的白漆编号闪着光,“每个步兵团领100辆,侦察营、炮兵营各领50辆,后勤组己经把分配表贴在车头上,现在就可以去领。”
最后,他加重了语气:“防空连的25挺高射机枪、炮兵营的40门榴弹炮和140门迫击炮,都在我家后院码着,派车去拉。记住,武器是命根子,卸车时轻拿轻放。”各团营的通讯手表我己经放到我家的炕上了,你们各团营到时候去取,通讯手表装配到连级,到时候都拉进办公室里。
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笑声,带着按捺不住的激动。
“散会后,各单位带新兵熟悉装备、操练技能,尤其是装甲运输车的操作,老队员多带带。”王宇看了眼日头,“三天后,全队拉练,检验成果。”
“是!”九千人的回应汇成一股声浪,撞在远处的山壁上,回声久久不散。
散场时,队伍按新编制有序离开,领车的、搬武器的、带新兵熟悉环境的,各司其职。王宇站在高台上望着,看见秀丽正给女兵们分配防空阵地图,王喜奎拿着新的侦察设备给手下演示,王山己经带着人往他家后院跑,想先摸摸新炮的脾气。
阳光越发明媚,照在每个人脸上,也照在王家村崭新的编制表上。这张表上的数字,不只是人数和装备,更是一股拧成绳的劲——从今天起,这支队伍不再是零散的民兵,而是能扛住硬仗、守得住家园的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