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回到刘家村,径首走向刘勇家的院门。清晨的阳光照在油漆脱落的院门上,却只看到一把冰冷的大锁。
“锁了?勇子出门还真早。”刘军低声自语,看来刘勇比自己更急切地投入了行动。他本想和兄弟商量下采购的细节,眼下只能作罢。
“算了,先回家,把脑子里这些事捋清楚。”他转身,沿着村中熟悉的路往回走。
推开自家的院门,母亲王素荣正在院子里喂鸡,父亲刘国栋则坐在堂屋门口的小板凳上,慢悠悠地抽着烟。易芊芊不知道在后院洗着什么,水流声哗哗作响。
“爸,妈,我回来了。”刘军打了声招呼。
“嗯,勇子不在家?”刘国栋抬眼问道。
“嗯,门锁着,估计办事去了。”刘军应着,脚步未停,“我回屋弄点东西。”
“去吧。”王素荣撒了一把谷子,鸡群欢快地啄食着。
刘军回到自己房间。阳光透过木窗,在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他拉过书桌前的椅子坐下,拿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开始梳理脑海中纷繁复杂的念头,将那些关乎生存的紧迫事项,一条条清晰地记录下来:
1. 居住问题:现有房屋根本容纳不下即将到来的亲友和村民。必须尽快建造一栋足够大的房子,内部要做好合理的隔断分区,保证基本的居住和隐私。这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2. 食物储备(核心):米面粮油、耐储存的罐头、干货(腊肉、干菜等)、盐糖调味料,都需要大量采购。鹏子那边己经在联系谷子麦子,但成品粮也要备一些应急。
3. 村口防御: 那条唯一进村的水泥路是命门,也是未来可能首面危险的第一道防线。必须尽快加固、改造!设置坚固的路障,清理两侧山坡,最好能搭建简易的瞭望点。这关系到整个村子的存亡,不能有半点马虎。
4. 可持续食物来源:光靠储备不够长远。需要购买家畜幼崽(猪、鸭、鹅)、鱼苗(村里有池塘可以利用)、以及各种当季的蔬菜种子和稻谷种子。必须尽快恢复耕种和养殖,形成内循环。
5. 营养补充:长期缺乏新鲜蔬果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症。得买些易成活、好管理的果树苗(比如橘子、柚子、桃树、李子树),种在房前屋后或开垦的坡地上,为日后补充维生素做准备。
6. 工具与机械:建设、生产、维修都离不开工具。锄头、铁锹、斧头、锯子、锤子等基础农具和五金工具要大量储备。还有脱谷机、磨面机、榨油机,甚至可能需要小型发电机以外的备用动力机械(如柴油机)。这些是维持运转的“筋骨”。
7. 能源命脉:太阳能发电板!这是末世断电后维持基本照明、通讯、甚至驱动某些关键机械的唯一指望。必须尽可能多地采购和安装。相关配套的蓄电池组、逆变器也要备齐。
8. 日耗品与药品:容易被忽视但极其重要。肥皂、牙膏、卫生纸、毛巾、针线、蜡烛、打火机、固体酒精…这些日常消耗品需要大量囤积。药品更是救命的关键:外伤药(碘伏、纱布、绷带、止血粉)、消炎药(阿莫西林等)、退烧药(布洛芬)、止泻药、抗生素、以及常见的慢性病药物(高血压、糖尿病等),还有维生素片。
9. 后山洞利用:村后那个以前凿的山洞,冬暖夏凉,位置隐蔽,入口狭窄,是绝佳的天然仓库和安全屋。需要尽快清理、加固入口,内部做好防潮处理,架设简易照明,作为核心物资的储备点和紧急避难所。
10. 河道防御:倒水河虽然河岸泥泞,水流也不算湍急,但并非绝对安全。村东头靠河的区域,需要设置一些障碍(铁丝网群、布置荆棘丛),或者安排定期的巡逻点,防止后期有丧尸或心怀不轨者试图从水路或河滩摸进来。
写完这十条,刘军停下笔,看着密密麻麻的字迹,一股沉重的压力感扑面而来。他烦躁地抓了抓自己的头发,发出轻微的叹息。这还仅仅是他目前能想到的、最基础最紧迫的事项!后面具体实施起来,每一项都涉及无数细节、采购、人手和时间……而他们,只有短短一个来月!
他迫使自己冷静下来,开始盘算手头的资金:
自己能动用的存款:50万。
刘勇昨晚说过能拿出的积蓄:60万。
徐云鹏那边:养殖投入大,流动资金肯定有限,暂时无法指望他出大钱。
房子和铺面:正在急售,但款项尚未到手。
某宝借款:查了查额度,最多可借 80万。刘军苦笑了一下,现在也只能感谢马老板这便捷的“救命钱”了,毫不犹豫地操作申请了最大额度。
“呼……” 他放下手机,粗略一算:50 + 60 + 80 = 190万。这就是目前能立刻动用的全部家当!面对清单上那些海量的需求,这点钱显得杯水车薪。高利贷……这个念头再次浮现,不过他决定再等等,这个到需要付各种尾款时再来办理,先看看这190万能撑到什么程度,尽量自己想办法凑。
就在他对着清单和数字沉思时,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着“大姐”的名字。刘军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嘴角露出一丝温暖的笑意,接通了电话。
“喂,大姐。”
“小军!”电话那头传来刘雯琪爽利又带着关切的声音,“刚听妈打电话说你和芊芊回老家了?怎么这么突然?”
“是啊,大姐,”刘军语气尽量显得轻松,“最近羊城那边不是有点风声嘛,说可能又有新型病毒,闹得人心惶惶。我想着现在生意也是淡季,索性就带芊芊先回来了,避避风头,也陪陪爸妈和伯伯。”
“哦,这样啊,回来也好,家里安心。”刘雯琪表示理解,随即话题一转,“鑫鑫这小子,一听说舅舅回来了,就吵着要马上回去找你玩!书都不想好好念了,就盼着放假呢。” 语气里满是母亲的无奈和对儿子的宠爱。
刘军心中一动,他顺势说道:“大姐,你让鑫鑫安心考试。等他考完放假了,你带他先回来。下个月初,我琢磨着给伯伯提前办个七十大寿!一家人热热闹闹聚一下。大哥那边假期短,可以晚两天再回。” 他刻意强调了“一家人聚一下”,这既是个正当的理由,也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渴望——在风暴来临前,尽可能地团聚。
“给伯伯过生日?好啊!”刘雯琪立刻赞同,“这个主意好!伯伯辛苦一辈子,是该好好热闹热闹。行,等鑫鑫考完试,我就带他先回去,还能帮你和妈搭把手。你大哥那边我跟他说,让他尽量安排时间。具体日子定了吗?”
“还没完全定,就想着下月初那几天。这两天我会在咱们村的微信群里发个消息,组织一下人手,提前准备准备。”刘军答道。
“好,那你先忙,定了日子告诉我一声就行。到时候再联系!”刘雯琪挂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