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报名表摆在楚风面前,他握着钢笔,在"参赛项目"一栏工整地写下"CodeKids——面向少儿的图形化编程学习平台"。
"小风,你确定要参加这个比赛?"父亲从报纸上方投来询问的目光,"这是面向中学生的赛事,你才十一岁。"
楚风放下钢笔,露出一个符合年龄的腼腆笑容:"贝教授说我的项目己经达到参赛水平,他想推荐我试试。"
这句话让父亲放下了报纸。贝教授作为庆大数学系的青年才俊,在学术界颇有声望,他的认可分量十足。
"贝教授亲自指导你了?"父亲的声音透着惊讶。
"嗯,上周我去贝家时,他看了我的项目原型。"楚风没有提及那其实是自己主动请求贝教授指点的,"他说创新性很强。"
母亲从厨房探出头:"那微微呢?小姑娘还好吗?"
"她进步很快。"楚风眼前浮现出贝微微专注编程时的侧脸,"己经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小游戏了。"
过去半年里,楚风几乎每周都会去贝家"辅导"贝微微编程。名义上是教学,实则是他精心设计的天才培养计划——既为接近微微,也为引导她发挥潜能。
"比赛在下个月。"楚风收起报名表,"我需要完善一下演示版本。"
回到房间,楚风打开电脑,调出CodeKids的源代码。这个项目凝聚了他重生前的知识储备——将专业的编程概念简化为积木式的图形模块,让儿童通过拖拽就能完成简单程序。
"得加入更多游戏化元素..."他喃喃自语,回忆着贝微微学习时最感兴趣的部分,"成就系统、即时反馈..."
键盘敲击声中,楚风的思绪飘回两周前。那天他照常去贝家,发现贝微微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
"怎么了?"他凑近问道。
"楚风哥哥!"贝微微转过头,小脸皱成一团,"我想让小猫走到狗旁边时叫一声,但它总是不听话。"
楚风看了看她的代码——七岁的孩子己经能使用条件判断和事件监听了,虽然还不太熟练。
"你看这里,"他指着屏幕,"你设置了当小猫碰到红色物体时发声,但狗是棕色的。"
"啊!"贝微微恍然大悟,"要改成碰到任何颜色都叫!"
"或者更精确点,"楚风引导她思考,"只对碰到狗这个角色有反应。"
贝微微眼睛一亮:"我知道!给每个角色一个'名字',然后判断碰到的是不是'狗'!"
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让楚风暗自惊叹。原著中贝微微在编程上的天赋己经很强,但亲眼见证一个七岁孩子如此迅速地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仍然令人震撼。
"楚风哥哥最厉害了!"问题解决后,贝微微崇拜地看着他,"你什么都懂。"
那一刻,楚风感到心脏漏跳一拍。微微眼中的纯粹崇拜让他既欣喜又心虚——他不过是借着重生者的优势罢了。
"你以后会更厉害。"他轻声说,"只要你保持这份热情。"
贝微微用力点头:"嗯!我要做出全世界最好玩的游戏!"
这个宣言让楚风想起原著中贝微微后来开发的游戏。一个想法突然闪现——如果他能提前引导她,提供更好的资源和环境,她的成就会不会比原著中更高?
"小风,"父亲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回忆,"贝教授打电话来,说想带你去见个人。"
楚风疑惑地跟着父亲来到客厅,接过电话:"喂,贝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