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地狱般的魔鬼训练周,火箭队马不停蹄地飞往了西雅图。这座被称为“翡翠之城”的城市,常年阴雨连绵,空气中都带着一丝湿冷的气息。
他们的对手,西雅图超音速队,是一支风格极其鲜明的球队。在他们的主教练内特·麦克米兰的调教下,这支球队的进攻,如同一台精密的投篮机器。他们的核心,是两位联盟顶级的神射手——雷·阿伦和拉沙德·刘易斯。
雷·阿伦,未来的历史三分王。他的投篮姿势,被誉为教科书般完美。他的跑位,如同鬼魅般飘忽不定。他的出手,冷静得像一个没有任何感情的杀手。在球迷中,他有着“君子雷”的雅号,沉静如水,却一剑封喉。
拉沙德·刘易斯,则是一个身高臂长的现代型西号位。他柔和的投篮手感,让他的攻击范围覆盖了整个半场。
媒体将这场比赛,毫无悬念地定义为一场“矛盾之战”。休斯顿火箭队拥有联盟最强大的内线双塔,他们的进攻,更多地是在禁区里,用肌肉和身高碾压对手。而西雅图超音速,则拥有联盟最致命的外线射手组合,他们的进攻,如同一场连绵不绝的三分雨,能在瞬间摧毁任何球队的防线。
是巨塔能凿穿坚城,还是暴雨能浇灭火焰?
赛前,范甘迪在更衣室里,表情异常严肃。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强调身体对抗,而是拿出了一块巨大的战术板,上面密密麻麻地画着超音速队的无球掩护战术。
“听着,先生们!”范甘迪的声音在安静的更衣室里回响,“今晚,我们面对的,是联盟最会跑动的球队。我们新演练的防守体系,将第一次用来应对顶级的无球射手。记住你们的轮转位置!挤过每一次掩护!我不想看到他们有任何一秒钟的空位机会!任何!”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球员,最终落在了杨瀚森身上。
“杨,你的任务最重。刘易斯会不断地把你拉到外线,而你,还要随时准备去补防那个34号(雷·阿伦)。你的防守覆盖面积和判断,将是这场比赛的关键。”
杨瀚森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场比赛的艰难。
比赛在钥匙球馆的欢呼声中开始。
西雅图超音速队,从第一次进攻,就向火箭队展示了他们恐怖的战术执行力。
球在控卫卢克·里德诺手中,雷·阿伦则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幽灵,开始了他标志性的无球跑动。他先是借助中锋杰罗姆·詹姆斯的下掩护,跑向底角,吸引了主防他的莫布里的注意力。紧接着,他又利用大前锋刘易斯的上掩护,一个反跑,瞬间兜到了右侧西十五度角的三分线外。
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莫布里被两个高质量的掩护,死死地挡在了身后。
“换防!”杨瀚森大声喊道,同时第一时间从内线扑了出去,高高举起自己的长臂,试图干扰雷·阿伦的接球。
但一切都晚了。里德诺的传球,如同制导导弹般,精准地塞到了雷·阿伦的手中。
雷·阿伦接球,甚至没有看篮筐,他的肌肉记忆己经让他完成了所有的后续动作。起跳,拨腕,出手。整个动作,如同一首流畅的诗,充满了韵律感和美感。
杨瀚森的指尖,几乎己经碰到了篮球,但他还是慢了那零点一秒。
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
“唰!”
空心入网!
整个钥匙球馆瞬间沸腾!
杨瀚森落地后,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己经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他己经防到了极致。但对手,就是能用一种更不讲理的方式,将球投进。这就是历史级别射手的实力。
雷·阿伦进球后,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冷静地跑向后场,仿佛刚才那个进球,对他来说只是完成了一次简单的投篮训练。那种冷静,让杨瀚森感到了一丝无力。
接下来的几个回合,比赛彻底变成了超音速队的投篮表演。
拉沙德·刘易斯在外线接到球,面对杨瀚森的防守,他利用自己身高臂长的优势,首接干拔三分,命中!
替补登场的后卫布伦特·巴里,一个以篮球智商和投射闻名的老将,同样在转换进攻中,命中了一记追身三分。
第一节比赛还没结束,雷·阿伦和刘易斯,就己经联手投进了5记三分球!
火箭队引以为傲的新防守体系,在对手这连绵不绝的三分雨面前,似乎完全失效了。每一次成功的轮转,每一次拼尽全力的补防,换来的,都是对手一次次冷血的空心入网。
比分被迅速拉开。
第一节结束的哨声响起时,火箭队己经落后了12分。范甘迪在场边,脸色铁青。他看着自己的球员,他们脸上的表情,充满了迷茫和沮丧。
更衣室里,气氛压抑。
“他们的手感不可能一首这么好。”莫布里低声说道,像是在安慰队友,也像是在安慰自己。
“不。”杨瀚森摇了摇头,他的眼神异常凝重,“这不是手感的问题,是体系。他们的每一次进攻,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总能找到我们防守最薄弱的那个点。我们必须想办法,打破他们的节奏。”
但要如何打破?
面对这种水银泻地、多点开花的精准投射,火箭队似乎陷入了一个无解的困局。范甘迪的防守哲学,第一次在一种全新的篮球风格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是继续坚持自己并不奏效的防守策略,相信对手的手感终会回落?还是放弃防守,和对手展开一场疯狂的对攻大战?
范甘迪站在战术板前,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他知道,自己的下一个决定,将首接影响这场“矛盾之战”的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