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树上的椰子每一个都比她的头大,刚摇晃了两下,椰子就掉了下来,还好方鹤淼躲得快,险些就砸她脑袋。
夫妻俩看到方鹤淼狼狈逃窜的模样,忍不住噗嗤一笑。
怎么这么可爱呀。
方鹤淼拿来柴刀,砍掉椰子的皮,
“爹爹娘亲,可以吃啦!”她举起处理好的椰子,朝礁石边忙碌的两人用力挥手。
捡来一根树枝,捅开一个洞,方鹤淼迫不及待大口喝了起来。
夫妻二人放下手中的镐头,满脸新奇地走过来。
他们从未尝过这种生长在海岛上的果实,父亲接过椰子时还小心翼翼地掂了掂分量,母亲则好奇地凑近闻了闻那股清甜的香气。
一人尝一口,夫妻俩瞬间爱上了这叫椰子的水果。
喝完椰水 方鹤淼将椰子劈开,洗干净手,挖椰肉吃。
椰肉晒干,无聊的时候嚼一嚼,纯天然无添加的零食,亦或者做成椰蓉,撒在面包上。
椰水还可以和鸡肉一起煮火锅,就成了椰子鸡。
休息一段时间,补充了水分,一家三口又开始在礁石上敲敲打打。
这生蚝和藤壶泛滥成灾,根本挖不完,海岸线遥远,还有更多生蚝等待开采。
赵海负责把装满生蚝的背篓送回家,十几趟下来,天都快黑了。
夫妻俩己经学会自己熬制蚝油,方鹤淼进入厨房,开始准备晚饭。
挖生蚝时,方鹤淼敲了些藤虎,捡了几个海胆。
藤壶喜欢寄生,但味道是真的很不错。
先将藤壶仔细清洗干净,把附着在上面的杂质和泥沙都去除。
接着烧一锅开水,水开后放入藤壶,加入适量的姜片、葱段。
等水再次沸腾,煮上几分钟,看到藤壶的壳微微张开,便可捞出。
这时的藤壶鲜嫩无比,只需蘸上点蚝油,一口下去,鲜甜的汁水在口中迸发,肉质紧实弹牙,那股来自大海的鲜香瞬间在味蕾上散开。
剪掉海胆的刺,清洗干净,打开外壳,便能看到金黄的海胆黄。
用水洗掉海胆的内脏,方鹤淼夹起一块海胆黄,放入了口中,仔细品尝。
滑嫩的口感瞬间在舌尖散开,鲜甜的味道在口腔中肆意弥漫,仿佛能感受到大海的咸香与纯粹。
细细品味,能体会到海洋最原始的风味,让味蕾沉浸在这极致的鲜美之中。
海胆蒸蛋也是不容错过的美味。
方鹤淼将打散的鸡蛋液与温水按比例调配均匀,过滤掉浮沫,缓缓倒入装有海胆黄的壳中。
放入蒸锅中,小火慢蒸。待蛋液凝固,表面如布丁般嫩滑,海胆的鲜香与鸡蛋的醇厚完美融合。
方鹤淼用小勺轻轻挖一勺,海胆的鲜甜在蛋羹的衬托下更加突出,口感丰富又和谐,每一口都是享受。
吃饭的时候,方鹤淼发现对面夫妻俩面色古怪,好似在强忍着某种喜悦之情。
虽然装得很平静,但那股喜悦,己经从眼里流露出了。
这两人不打算说,方鹤淼就假装不知道,看他们这样,也不是什么坏事。
吃完饭,将熬制好的蚝油装进罐子里,等着月满楼的人明天来运走就好了。
次日清晨,吃过早饭,月满楼的马车己经到了赵家门口,整整三辆大马车。
这驾驶,想不引起别人注意都难。
许多村民围在院子外看热闹,对着院子里搬运木箱子的几个小二指指点点。
方鹤淼暂时不想暴露自己靠蚝油赚钱的事儿,愣是没让村民看到半点蛛丝马迹。
当村民问起,赵海就说,那木箱子里装的是山鸡和兔子的皮毛。
这次来拿货的是月满楼的掌柜,他带来了陈月林的话和一百个装蚝油的罐子。
陈月林说,蚝油做出来的饭菜实在太好吃,月满楼每日都坐满了客人,蚝油有些供不应求 希望她能再多做些。
之前拒绝了她的那家酒楼,门店非常冷清,掌柜的知道自家店小二居然把财神爷往外推,气得破口大骂,捶胸顿足。
掌柜的带来了三百两银票和三百两碎银,这是方鹤淼的分成,她可以选其中一样。
方鹤淼拿了碎银。
还是真金白银更保险,若是遇上战乱饥荒,银票便如同一张废纸。
吃过午饭,赵海带着柳娘出了趟门,回来的时候 二人眼睛都红了。
方鹤淼见状,蹭的一下站了起来:“这是咋啦?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们……”
赵海扶着柳娘,小心翼翼走进屋门,见方鹤淼一副马上就要冲出去替他们讨回公道的模样,哭笑不得。
扶着柳娘在炕上坐下,夫妻俩互相对视一眼,柳娘点点头,赵海转过头,看向方鹤淼,这才回答了她的问题:“淼淼,爹爹告诉你件大喜事”
方鹤淼眨巴眨巴大眼睛,心里己经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淼淼,你马上就要当姐姐了”
果然如此。
不是方鹤淼太聪明,是这对夫妻俩表现得太明显了。
想到昨天晚上还给柳娘吃了那么多海鲜,方鹤淼心里一个咯噔。
晚饭时,方鹤淼炖了一锅鸡汤,鸡汤里放了几根不知名的药草根茎。
夫妻二人没有询问,没有怀疑,全身心信任方鹤淼。
这几根,是安胎药,能改善孕妇的体质,老人小孩吃了也是好处多多。
吃完饭,方鹤淼宣布道:“娘亲,你怀了小宝宝,以后就不可以吃海鲜了喔,这样对宝宝不好”
柳娘一听,顿时紧张了起来:“那昨天晚上……”
方鹤淼摆摆手:“娘亲没有不舒服,没有影响,宝宝出生前都不要吃就好啦”
双喜临门,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啦。
第一次当爹娘的夫妻二人,非常关心肚子里孩子的情况,赵海恨不得让柳娘躺炕上不起来。
方鹤淼阻止了他这种可怕的想法:“爹爹,天天躺在炕上也会不舒服的,要适量运动才有好身体。”
身怀巨款,方鹤淼要进趟镇子,赵海照顾媳妇儿没时间陪着她一起。
方鹤淼表示没关系,她可以自己去。
夫妻俩知道方鹤淼的能耐,十分放心她一人出门。
正好赶上赶集日,方鹤淼花三文铜板坐上了牛车。
牛车上,村民们围着方鹤淼问东问西,方鹤淼只回答三个字:“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