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嫂疯了似的扑向苏子安,拿着一把缺了口的砍刀毫无章法地挥舞,众人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目瞪口呆,一时没反应过来,纷纷惊呼后退。
苏子安和春桃他们反应极快,但因为太近还是被砍刀划破了衣袖,手臂上划伤了一道长口子,血一下就渗红了衣袖。
“公子,你怎么样?”
“冬嫂!你冷静点!”
“你要干什么?”
“别冲动啊大嫂子。”
冬嫂被众人压在地上,砍刀也被夺了去。只见她上午梳的齐整的头发,如今披头散发,双眼通红,泪流满面,瘦得皮包骨头,浑身上下散发着绝望和愤怒的气息。
“呜呜呜!我可怜的小女儿啊,饿死了,没气了,呜呜呜......她才满一岁。”她不断呐喊着,“我应该早点卖掉大妞的,这样我的小女儿就不会死了......”
众人不语,看来这样的事常有发生。
冬嫂突然抬头,伸手指向苏子安,“还是将军和夫人心善,以前过冬前将军府每次都备了米粮,你却空着手来,说是修缮房子,饿都饿死了,谁还管住的房子好不好?”
“我们都听说了,公子你借着接济我们的名义倒卖将军库房,还找个妖娆女子作夫子,呸!小小年纪如此沉迷美色,你对得起将军的一世英名吗?”
“给我们妇人找了几天活计,原来是为了掩盖你这纨绔本性。怪不得,怪不得赚那么多,给我们也就那么点工钱。”
“如果多给一点,就多一点点,我的么妞儿是不是就不会死,呜呜呜!”
本来还有些窃窃私语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苏子安看着大家的神色,他们开始有了松动。
“听说布庄有不少好布料,却只给了我们一点碎布,听说这还是你出的主意。我们下乡妇人手艺差,靠这个能挣几文钱?”冬嫂继续愤怒道。
“说的是,我这照着花样都绣了三天了,还是没摸着头脑。”
“我绣完又拆了,自己都觉得难看得紧。怎么办啊?”
“要是有些布料做个衣裳,那容易得多,也好卖啊。”
“将军和夫人是不错,但公子这样......”
大部分人安静地听着,有些还附和地点了点头,但有些人却听不下去了。
“听听你们刚才说了什么?将军年年都接济我们,冬嫂你还伤害公子,还带头诋毁公子,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苏婆子刚刚赶到,闻言大骂回去。
王二嫂也帮腔道:“布庄是夫人的,给了工钱还给碎布,还帮着代卖,己够仁义,我们要知足。不要到处瞎胡说。”
“大家私下都在传,今天货郎来也提起了,是不是王嫂?”冬嫂瞪着眼又哭起来,抬头对着王嫂问道。
“呃......我也是听别人说的。我是不信的,真的,我相信公子。”王嫂躲闪着眼神,高声道。
疯婆子站在她身后,扯着草根玩。
场面一片混乱,有的人大骂冬嫂不识好歹白眼狼,有的担忧着家里上空荡荡的米缸,有的麻木地望着,恐慌和绝望的情绪在群人中蔓延。
苏子安木然地扶着包扎好的手臂,在春桃他们的护送下回了府。
“听说你被只没牙的母狼咬了?”将军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惯有的威严。
苏子安红着眼散着发窝在床上,第一次有了女孩子家的柔弱模样。
“当年我在战场上,亲手杀了自己的副将,是一个一起作战多年的战友。”他目光深邃,望着前方,思绪仿佛穿透时空回到了当初。
“因为他为了活命,为了能再见他家里的妻子幼儿和老母亲,竟然想带着弟兄们投敌。那时候我也以为,只要对他们好,他们就会永远忠诚。可责任和忠诚之间,又该如何选择?”将军声音低沉,悲怆难忍,“多少军人为了忠诚残了腿丢了命,可现在还有谁记得他们当初的坚持和现在的绝望。”
“后来派人去找那副将的家,却是人间惨剧。他媳妇上山去采野菜,一首没有回来,他那眼瞎摊在床上的老娘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都饿死了在床上......”
“后来在山上找到了一些被野兽咬碎的人骨和一双粘血的女人鞋......”
苏子安猛地抬头。
一下子就懂了将军府为什么多年来一首砸锅卖铁地接济他们,哪怕他们有些人如此的不懂得感恩......
“冬嫂子为什么会发疯?不是因为她没有良心,而是因为她太恐惧,今天小女儿死了,也许明天死的就是另外的孩子......无尽的饥饿,让她感到绝望。”将军望着远处的群山。
“后来我才明白,仅靠一点接济依然让他们吃上顿没下顿,依然让他们觉得第二天会饿死冻死。最好是让他们看到活下去的希望,找到一条生路,让他们能养活家人——”他说完转过身,有些颓败,“可是我和你娘都没有那个能力。”
“爹,你们己经做得够多的了。”苏子安说完沉默良久,低声道:“而且他们也不信我......”
“那就证明给他们看。”将军重重拍了拍她的肩膀,“当年我带的那些兵,受伤致残后连饭都吃不上。是皇帝赐了这块连着你母亲庄子的荒地,让我安置他们,荒地难开垦,后来就与庄子合在一起,变成了现在的恩义庄。只要努力,明天的日子总会比今天好一点。”
三天后,恩义庄上响起叮叮当当的伐木声、砌墙声,整个庄子的人都动了起来。男的干体力活,女的也麻溜地挑土、搬稻草,半大的孩子也搭把手,老人们则看护幼小的孩子......庄子一派忙碌景象。
考虑到手里银钱和时间问题,苏子安就地取材,用黄土、茅草、秸秆等做成三合土墙,用家家户户都有的茅草做顶,还用双灶台设计、连接“7”字烟道架空炕,加上荆条纸窗,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方式建造起一座座的三间平房,成本在一两银子左右。
双灶台的设计,在不做饭的时候还能烧秸秆、畜粪等取暖。
墙角垒起的土灶里,新发明的豆芽罐正冒着热气。苏子安亲自教王二嫂等手脚麻溜的妇人发豆芽:“这东西长得快,三到五天就能卖钱,比等地里的庄稼快多了。”
将军夫人坐在角落里特意安置的脚蹬上,全程盯着她,生怕她再有个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