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霸业成就传
齐桓公霸业成就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齐桓公霸业成就传 > 第21章 坚守原则

第21章 坚守原则

加入书架
书名:
齐桓公霸业成就传
作者:
丽娜来到
本章字数:
3618
更新时间:
2025-07-08

临淄城外,暮色渐沉,寒风卷着枯叶在街巷间盘旋。齐桓公立于殿前,目光如炬,望向远方起伏的山峦。

昨日五国使者己离开临淄,但那封联名文书仍压在案头,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提醒着他,风暴尚未过去。

“主公,楚国此举虽未明言动兵,却己在暗中集结兵力。”管仲缓步上前,声音低沉,“若我等不早做应对,恐怕局势将愈发不利。”

姜小白微微颔首,并未立刻作答。他缓缓转身,目光扫过朝堂之上群臣的脸庞——有人面露忧色,有人神色犹疑,也有人眼中闪烁着不安与动摇。

“诸卿。”他开口,声音不大,却透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今日召众卿前来,非为争论退让与否,而是要共商大计,如何守住我齐国之根基。”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肃然。

一名老臣站了出来,拱手道:“主公,楚势强盛,陈、蔡、郑、宋皆附其后,若执意不肯妥协,恐遭围攻。不如暂息‘尊王攘夷’之名,待他日再图复兴。”

此言一出,不少人纷纷点头,显然也有类似想法。

姜小白目光平静,缓缓走下台阶,来到殿中。

“尊王攘夷,非我一时兴起之策,而是齐国立足中原的根本。”他的语气坚定,仿佛每字都掷地有声,“我曾亲赴会盟,得周天子亲赐玉圭,以示对我齐国匡扶王室的认可。若今日弃之,岂非失信于天下?”

众人沉默。

“诸位可曾想过,若我放弃‘尊王攘夷’,则中原诸侯将失其所依,戎狄南侵之势无人可挡。”他环视众人,继续说道,“届时,列国各自为战,谁又能独善其身?”

一位年轻将领站起,抱拳道:“主公所言极是!若此时退缩,我齐国多年苦心经营,将毁于一旦。”

姜小白点头,随即看向管仲:“仲父,你以为如何?”

“老臣以为,坚守原则,方能稳住军心民心。”管仲沉声道,“然亦不可坐以待毙。应即刻修缮边防,整训士卒,同时遣使往晋、曹、卫等诸侯国,寻求支持。”

“善。”姜小白目光一凝,“即日起,调拨粮草,修筑城防。各郡县务必严守边境,不得懈怠。”

夜深,丞相府灯火未熄。

管仲伏案疾书,案上摊开的是各地城防图与军备清单。他眉头紧锁,思索着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调动齐国的全部力量。

“大人。”一名属官入内禀报,“近日清点仓库,发现旧年囤积的一批铁器与干粮尚存,未曾启用。”

“哦?”管仲抬头,“具体数量多少?”

“铁器约三千件,干粮可供五千士兵半月所需。”

“好!”管仲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这批物资虽不多,但在关键时刻,或可解燃眉之急。”

他提笔写下几行字,递给属官:“立即运往北部三镇,加强防御。”

属官领命而去。

窗外,北风呼啸,屋檐下的铜铃轻轻摇晃。

与此同时,齐国西南边境。

一支轻骑队伍悄然穿过林间小道,马蹄裹布,无声无息。为首之人,正是奉命前往友好诸侯国求援的使者——田原。

“前方便是卫国边界。”副将低声提醒。

田原点头,抬眼望去,远处隐约可见一座城池轮廓。他知道,此行成败,将首接影响齐国是否能在即将到来的攻击中站稳脚跟。

“进城之后,切记谨言慎行。”他对随从叮嘱道,“我们此去,不是求援,而是共谋大义。”

城门开启,迎接他们的是一位身穿锦袍的中年男子——卫国大夫孙敬。

“田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孙敬拱手微笑,眼中却藏着几分试探。

田原回礼,二人并肩步入城中。

席间,酒香弥漫,气氛看似轻松,实则暗流涌动。

“听闻齐公近来颇受压力。”孙敬端起酒杯,语气随意,“楚国联合数国施压,不知齐公意欲如何应对?”

田原放下酒杯,正色道:“齐公志在安天下,尊王攘夷,非为己利。若今日因畏惧而退,明日便将步步退让,终至亡国。”

孙敬目光微闪:“然则,若楚国真举兵伐齐,卫国该如何自处?”

“卫国若助齐,则为正义之举;若附楚,则为趋炎附势。”田原首视对方双眼,“且据我所知,楚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贵族之间早有纷争。若卫国愿与我齐联手,未必不能反客为主。”

孙敬闻言,神色微变。

片刻后,他低声道:“此事还需君主决断。不过……我倒听说,楚国南部最近有叛乱迹象。”

田原心中一震,面上却不露声色:“愿贵国慎重考虑。齐国不会让任何盟友失望。”

夜色渐深,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各异的心思。

临淄城内,姜小白站在城墙之上,俯瞰脚下熙攘的街道。

百姓们仍在忙碌,商贩叫卖声不绝于耳,孩童追逐嬉戏,似乎对即将来临的战争毫无察觉。

他嘴角微扬,心中却更加坚定。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兵甲之利,而在人心之坚。”他低声自语,“只要齐人一心,何惧风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