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已许国,再难许君
此身已许国,再难许君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此身已许国,再难许君 > 第18章 风雪绝途 (1943年深冬,晋西北)

第18章 风雪绝途 (1943年深冬,晋西北)

加入书架
书名:
此身已许国,再难许君
作者:
墨霄梦
本章字数:
3242
更新时间:
2025-07-08

(这是第三卷,不知道为什么,发到第一卷,改不过来了)

1943年的冬天,格外的冷。

凛冽的西北风如同无数把冰冷的剃刀,在晋西北光秃秃的黄土高原上肆虐咆哮,卷起漫天黄沙与雪粒,天地间一片混沌苍茫。

日寇为了彻底摧毁华北抗日根据地,尤其针对八路军总部所在的太行、太岳地区,发动了空前残酷、规模浩大的“铁滚式三层阵地新战法”扫荡(亦称“铁滚扫荡”)。

日军集结重兵,采取多路分进合击、反复拉网、梳篦清剿的战术,并辅以野蛮的“三光政策”,妄图将抗日力量挤压、歼灭在狭小区域。

严冬、封锁、扫荡,三重绞索死死勒住了根据地的咽喉。

部队减员严重,补给线几近断绝。

伤病员数量激增,而药品,尤其是救命的消炎药和麻醉剂,早己消耗殆尽,比黄金珍贵百倍。

饥饿、严寒、伤病,如同三头恶狼,日夜撕咬着每一个顽强生存的生命。

苏映雪(方静)所在的医疗小组,跟随着一支精干的机关转移分队,在冰天雪地的吕梁山区与敌人周旋。

连续的转移、战斗和恶劣的环境,让每个人都疲惫不堪。

苏映雪的脸颊因冻伤和营养不良而深陷,嘴唇干裂出血,只有那双眼睛,在寒风中依旧燃烧着不屈的意志。

这天黄昏,风雪稍歇。

转移分队刚刚抵达一个预定的隐蔽村庄——马家峪,正准备休整。

突然,村外负责警戒的哨兵发出了急促的鸟鸣报警信号!

紧接着,几声三八式步枪特有的脆响划破了短暂的宁静!

“有情况!是鬼子的尖兵!快!向野狼峪转移!”带队的王队长当机立断,脸色凝重。

野狼峪是更深山里一处极其隐秘的备用据点,只有几个核心交通员知道确切位置。

队伍立刻行动起来,轻伤员互相搀扶,重伤员由担架抬着,迅速向村后崎岖的山路撤离。

苏映雪背着沉重的药箱,里面是她视若生命的最后一点急救药品和器械,紧紧跟着队伍。

然而,敌人来得太快!

一支精锐的日军快速分队,在汉奸的带领下,竟然绕过了外围警戒哨,首扑马家峪!

激烈的交火在村发,转移队伍的后卫与敌人接上了火!

“轰!轰!”几声手榴弹在附近爆炸,气浪裹挟着积雪和碎石扑面而来!

抬着重伤员的一个担架队员被弹片击中,惨叫一声倒下!

担架倾覆,重伤员滚落在冰冷的雪地里!

“保护伤员!”王队长怒吼着,组织火力阻击。

但敌人火力凶猛,装备精良,人数也占优,眼看就要咬住转移队伍的尾巴!

“方大夫!你们快走!我们断后!”王队长对着苏映雪和另一个负责重伤员的卫生员小李吼道,眼神决绝。

他带着仅剩的几名战士,依托村口的矮墙和石磨,拼死阻击,为转移争取时间。

苏映雪和小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冲过去扶起倒地的重伤员,和另一个担架员一起,抬起担架,拼命向通往野狼峪的山坳小路跑去。

风雪再次猛烈起来,山路崎岖湿滑,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身后,村口阻击阵地的枪声、爆炸声、喊杀声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稀疏……最终,一声巨大的手榴弹爆炸声后,枪声彻底停歇了。

苏映雪的心沉到了谷底,她知道,王队长他们……凶多吉少了。

风雪如同鞭子般抽打在脸上,刺骨的寒冷钻心透骨。

抬着沉重的担架在积雪没膝的山路上跋涉,体力飞速流逝。

重伤员在颠簸和寒冷中痛苦地呻吟着,气息越来越微弱。

小李的脚冻伤了,一瘸一拐,咬着牙硬挺。另一个担架员也累得首喘粗气。

“方大夫…我…我不行了…放下我…你们走…”担架上的重伤员发出微弱的声音,是位姓赵的营长。

“闭嘴!保存体力!”苏映雪厉声喝道,声音在风雪中显得格外沙哑。

她不能放弃任何一个!

就在他们精疲力竭,几乎要倒在这冰天雪地之中时,前方风雪弥漫的山梁上,隐约出现了几个人影!

小李紧张地举起了手中的老套筒。

“别开枪!自己人!”一个熟悉而焦急的声音传来,是负责野狼峪联络的老交通员——根叔!

如同绝境中看到灯塔!根叔带着几个当地民兵赶来了!

他们二话不说,接过担架,搀扶起小李和苏映雪,迅速消失在风雪更猛烈的深山之中。

前路如何,未可知晓!

此去,风雪不归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