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我做主
天龙八部我做主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天龙八部我做主 > 第七十七章——第七十九章

第七十七章——第七十九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天龙八部我做主
作者:
极星武皇的武靖
本章字数:
7406
更新时间:
2025-07-09

第七十七章:小院风波巧化解

木婉清在无锡住了下来,小院里顿时热闹了许多。她性子活泼,又带着几分江湖儿女的洒脱,很快就和无锡城里的百姓混熟了。

这日,林砚正在院子里做“风车”——用竹片和帆布做成的简易装置,借着风力能带动石磨磨面。木婉清蹲在一旁看,时不时伸手想摸,被林砚拍开好几次。

“别动,这齿轮刚装好,夹到手可疼了。”林砚叮嘱道。

“小气鬼。”木婉清撇嘴,忽然眼睛一亮,“我刚才在街口听说,城西的张大户要强占李寡妇的菜地,说是他家的祖坟埋在那儿,李寡妇不肯,被他家里的恶奴打了。”

王语嫣正在晾衣服,闻言停下手中的活:“还有这种事?张大户不是说自己是读书人,最讲礼义廉耻吗?”

“什么礼义廉耻,我看就是仗着有钱有势欺负人。”木婉清撸起袖子,“林砚,我们去帮帮李寡妇吧!”

林砚想了想:“首接去闹不合适,张大户在县里有点人脉,硬碰硬会吃亏。”他放下手中的竹片,“我有个法子。”

他让木婉清去打听张大户的祖坟到底在不在李寡妇的菜地,又让王语嫣去县衙附近看看告示——他记得最近朝廷刚下了新令,禁止强占百姓土地,违者重罚。

傍晚时分,两人都回来了。木婉清说张大户的祖坟根本在城南,离李寡妇的菜地远着呢;王语嫣则抄来了县衙墙上的告示,上面果然写着“强占民田者,杖责五十,罚银百两”。

“哼,我就说他是撒谎!”木婉清怒道。

“别急。”林砚写了封信,让丐帮在县衙当差的弟子悄悄交给县令,“我们先让县令知道这事,看看他怎么处理。”

果然,第二日一早,县令就带着衙役去了张大户家。张大户起初还嘴硬,说李寡妇的地本就是他家的,可当县令拿出朝廷告示,又听说有人亲眼看到他的祖坟在城南,顿时慌了神,连忙认错,不仅赔了李寡妇的医药费,还送了两石粮食道歉。

李寡妇来给林砚等人道谢时,握着王语嫣的手抹眼泪:“多亏了你们,不然我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木婉清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还是林砚这法子管用,比我首接去揍人强多了。”

林砚笑了笑:“对付这种人,就得用规矩治他。”他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我做的风车成了,要不要去看看?”

三人来到磨坊,林砚转动风车,帆布借着风力转动起来,带动石磨开始磨面。原本需要两个人推的磨盘,现在轻轻松松就能转,磨出的面粉还更细腻。

“太神奇了!”木婉清伸手去摸转动的齿轮,“这样一来,磨坊的大叔就不用那么累了。”

“以后还能做更大的,用来抽水、舂米都行。”林砚道,“等过些日子,我再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做个‘水车’,让水流自己带动磨盘。”

王语嫣笑着点头:“你呀,总有新想法。”

夕阳下,风车缓缓转动,将金色的光芒切成碎片。木婉清追着飞舞的粉尘跑,王语嫣站在一旁含笑看着,林砚则在琢磨着改进风车的细节。小院里的时光,就像这风车一样,平静又充满生机。

第七十八章:故人来访话当年

秋意渐浓,太湖边的芦苇变成了金黄色。林砚正在院子里晒稻谷——他用新做的“脱粒机”处理了稻田里的谷子,这机器用木槌和竹筛做成,能快速分离稻壳和米粒,比人工打谷快多了。

“林郎,你看谁来了?”王语嫣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

林砚抬头一看,只见乔峰和李清露站在门口,乔峰穿着粗布衣衫,晒得黝黑,看起来比以前爽朗了许多;李清露则依旧一身白衣,气质清雅。

“乔兄!李姑娘!”林砚又惊又喜,连忙放下手中的活,“你们怎么来了?”

“路过无锡,就来看看你这‘田园翁’过得怎么样。”乔峰大笑着走上前,拍了拍林砚的肩膀,“听说你弄出了不少新鲜玩意儿,连脱粒都不用手了?”

“就是瞎琢磨。”林砚拉着他们进屋,木婉清早己泡好了茶。

乔峰喝了口茶,说起自己在雁门关外的生活:“那边的草原真大,骑马能跑一整天都见不到人。我在那儿盖了间木屋,养了一群羊,日子过得挺自在。”

“那你怎么回来了?”木婉清好奇地问。

“是我找乔帮主来的。”李清露道,“缥缈峰附近发现了铁矿,我想请乔帮主帮忙看看,能不能用林少侠说的‘新法’炼铁。”

林砚眼睛一亮:“你说的是高炉炼铁?”他曾在书上看过原理,用焦炭做燃料,能提高炉温,炼出的铁更结实。

“对对,就是这个。”李清露点头,“我试过几次都没成功,只好来请教林少侠了。”

“这可得好好算算。”林砚找出纸笔,画起了高炉的图纸,“炉体得用耐火砖,通风口要设在侧面,还要有出铁口和出渣口……”

乔峰和李清露凑过来看,听得十分认真。王语嫣和木婉清则去厨房忙活,准备晚饭。

晚饭时,林砚说起了无锡的趣事,乔峰说起了草原的风光,李清露则说起了灵鹫宫的近况。说到当年雁门关的激战,几人都感慨万千。

“真没想到,我们现在能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乔峰举杯,“以前总觉得江湖恩怨没完没了,现在才明白,安稳日子最难得。”

“可不是嘛。”木婉清道,“以前我总想着报仇,现在觉得,能每天吃着语嫣妹妹做的点心,看着林砚瞎折腾,就挺好。”

众人都笑了起来。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温暖又宁静。

第二日,林砚带着乔峰和李清露去看他做的风车和脱粒机,又详细讲解了高炉炼铁的原理,画了图纸给他们。

“有了这图纸,我回去就能试试了。”李清露喜道。

“若是成了,我派人来告诉你。”乔峰道,“说不定以后草原上的牧民,也能用得上你做的这些东西。”

午后,乔峰和李清露就要离开了。临别时,乔峰握着林砚的手:“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她们两个。”

“你也是。”林砚道,“有空常来。”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木婉清忽然道:“其实江湖也没那么可怕,只要身边有朋友,走到哪儿都一样。”

王语嫣笑着点头:“是啊,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

林砚望着远处的太湖,心中一片平和。他知道,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只要身边有这两个女子,有那些可以交心的朋友,他就什么都不怕。

第七十九章:冬雪初临盼新春

第一场雪落下时,无锡城变成了白色。林砚的小院里,木婉清正和王语嫣堆雪人,雪人戴着林砚做的草帽,手里还拿着一把扫帚,看起来憨态可掬。

“你看这雪人,多像陈长老。”木婉清指着雪人的大肚子笑。

“别乱说,陈长老要是知道了,该不高兴了。”王语嫣笑着拍打她身上的雪。

林砚则在屋里做“玻璃”——他用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混合加热,虽然火候控制得不太好,做出的玻璃有些浑浊,但总算能透光。他想做几扇玻璃窗,冬天屋里能暖和些。

“林砚,你看我们堆的雪人!”木婉清冲进屋,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刚买的,给你留了一颗。”

林砚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甜丝丝的:“不错,比上次做的雪人好看多了。”他指着桌上的玻璃,“你们看这个。”

“这是什么?亮晶晶的。”王语嫣好奇地拿起一块。

“叫玻璃,以后能做窗户。”林砚道,“装在窗户上,既能挡风雪,又能透光,比纸窗好多了。”

木婉清眼睛一亮:“那赶紧做!我早就嫌纸窗看不清外面了。”

接下来的几日,林砚专心做玻璃,王语嫣和木婉清则忙着准备年货——腌腊肉、做年糕、剪窗花,小院里充满了年味。

丐帮的陈长老带着弟子来送年礼时,看到林砚做的玻璃窗,惊讶得合不拢嘴:“这玩意儿真透亮!林少侠,你这手艺真是绝了!”

“就是还不太好,等明年我再改进改进。”林砚道,“陈长老,丐帮过年都准备了什么?”

“别提了,忙得脚不沾地。”陈长老笑道,“不过今年收成好,弟子们都能吃上肉饺子,还多亏了你教的堆肥法,地里的庄稼长得好。”

正说着,外面传来马蹄声,段誉竟带着阿朱来了。

“林兄!语嫣妹妹!婉清!”段誉跳下马,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我来给你们拜年了!”

“段兄!”林砚连忙迎上去,“你怎么来了?”

“我跟父皇请了假,特意来无锡过年。”段誉道,“阿朱说想来看看你们,我就带她来了。”

阿朱笑着行礼:“林少侠,王姑娘,木姑娘,好久不见。”

院子里顿时更热闹了。段誉缠着林砚要看新做的玻璃,阿朱则和王语嫣、木婉清一起包饺子。

年三十晚上,五个人围坐在桌旁,桌上摆满了菜肴,窗外雪花纷飞,屋里炉火正旺。

“来,干杯!”林砚举杯,“祝大家新年平安喜乐!”

“干杯!”

众人一饮而尽,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段誉说起大理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木婉清则说起了无锡城里的新鲜事;王语嫣和阿朱则轻声聊着家常。

林砚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觉得,这就是他穿越到这个时代,最想要的生活。没有江湖纷争,没有烽火狼烟,只有亲人在侧,好友相伴,平淡却温馨。

大年初一,无锡城处处张灯结彩。林砚带着王语嫣和木婉清,跟着段誉和阿朱去逛庙会。街上人来人往,舞龙舞狮,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木婉清拉着王语嫣去买首饰,段誉则拉着林砚去看杂耍。看着空中翻腾的艺人,段誉啧啧称奇:“林兄,你说能不能做个像风车一样的东西,让人飞起来?”

林砚笑了:“或许能,以后我琢磨琢磨。”

夕阳西下,五人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影子被拉得很长。林砚握着王语嫣和木婉清的手,心中充满了感激。

他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到原来的世界,但此刻,他觉得很幸福。

雪还在下,落在他们的肩头,融化成小小的水珠,像一颗颗晶莹的泪,见证着这平凡又珍贵的时光。新的一年来了,带着希望和温暖,在无锡的小院里,静静展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