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月,锁清秋
长安月,锁清秋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长安月,锁清秋 > 第6章 秋意浓,雁声远

第6章 秋意浓,雁声远

加入书架
书名:
长安月,锁清秋
作者:
爱吃玫瑰玛德琳的宋玉
本章字数:
6890
更新时间:
2025-07-07

长安的秋天来得沉静。梧桐叶在一夜之间染上金红,太学的青石板路上落了厚厚一层,踩上去沙沙作响。萧念安抱着书卷走过,袖口沾了片枯叶,像枚小巧的书签。

自北境使者离去后,他便埋首于书堆。白日在太学听先生讲兵法策论,傍晚回府便跟着萧彻演练枪法,连去思雁院里逗弄念雪的时辰都少了。

“哥哥这是要成儒将了?”思雁抱着日渐丰润的女儿,倚在廊下看他练枪。念雪穿着件鹅黄小袄,被乳母抱着,见萧念安舞枪带起的风声,竟咯咯笑个不停。

萧念安收了枪,额角渗着汗,接过侍女递来的帕子擦了擦:“不过是闲着无事,练练筋骨。”

思雁瞥了眼他腰间——狼牙吊坠依旧在,只是旁边多了个狼皮护符,红绳被得发亮。她抱着念雪走上前,柔声道:“明慧县主下月就要启程了,听说陛下要派个熟悉北境的将军护送,爹举荐了你。”

萧念安的手猛地一顿,帕子从指尖滑落:“我?”

“是啊,”思雁点头,眼底藏着笑意,“爹说你在雁门关待过,熟悉路况,而且……你不是一首想再去北境看看吗?”

他确实想。无数个夜里,他都会想起耶律雪转身时的背影,想起那本草药图谱上的狼崽涂鸦,想起北境的星空比长安低,仿佛伸手就能摘到星星。可真要以护送者的身份回去,他却又有些犹豫——他该以怎样的姿态见她?是长安来的护送将军,还是那个曾与她在雪地里分食麦饼的少年?

几日后,圣旨果然送到了萧府。萧念安被任命为护送副使,随正使礼部尚书一同北上,护送明慧县主前往东部草原。

沈落雁忙着给他收拾行装,絮絮叨叨地叮嘱:“北境秋凉得快,多带些棉衣。还有你爱吃的杏仁酥,我让厨房做了两匣子,路上解闷。”她往行囊里塞着东西,眼眶却悄悄红了,“到了那边万事小心,别冲动,多听你爹的老部下招呼。”

“娘,我都多大了。”萧念安笑着安抚,心里却暖烘烘的。他知道母亲嘴上不说,心里定是舍不得。

萧彻走进来,手里拿着张北境舆图:“明日启程,路线我己标好了。过了雁门关,会有耶律首领派的人接应。”他指着图上的一处绿洲,“这里是必经之地,去年雪大,恐有雪崩隐患,你到时候多派斥候探路。”

萧念安仔细记下,忽然抬头:“爹,耶律首领……会来迎接吗?”

萧彻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她是东部草原的主事人,按礼制定会亲自接迎。”他卷起舆图,“记住你的身份,是朝廷使者,不可失了礼数。”

萧念安点头应下,心里却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的。

启程那日,长安城外的灞桥边挤满了送行人。明慧县主的马车停在队伍最前,青色的车帘低垂,看不清里面的人。这位任城王的女儿自幼体弱,据说得知要远嫁北境,整日以泪洗面。

萧念安勒着马,站在队伍侧首。秋风卷起他的衣袍,远处的雁群排着队往南飞,叫声清亮,听得人心头发紧。

“萧副使,”礼部尚书催马过来,花白的胡须在风中飘动,“时辰到了,该启程了。”

萧念安点头,回头望了眼长安城的方向。萧彻站在城门下,身影被朝阳拉得很长;沈落雁抱着念雪,正朝他挥手,阳光照在她们脸上,像蒙了层金光。

他深吸一口气,调转马头:“出发。”

护送的队伍浩浩荡荡,带着嫁妆的马车排了半里地长。明慧县主的车驾走得很慢,她似乎很怕生,除了必要的停靠,几乎从不掀帘。

萧念安骑马走在车旁,多数时候在看路,偶尔听见车里传来压抑的啜泣声,心里便有些不是滋味。他想起耶律雪,那个在雪地里纵马、敢与叛贼对峙的女子,同是草原儿女,性情竟如此不同。

行至雁门关时,守将带着士兵出城迎接。看到熟悉的城楼,萧念安心里一阵恍惚。不过半年光景,这里的雪化了,草绿了,连站岗的士兵都换了新面孔,可柴房墙角的半捆干柴似乎还在,松林里的兽夹仿佛仍夹着那只小狼崽。

“萧公子,里面请。”守将笑着相邀。

萧念安摇摇头:“不了,我们歇脚就走。”他怕多待一刻,会忍不住去松林里找找那个红色的身影。

过了雁门关,景色渐渐变得苍凉。草原像块无边无际的绿毯,被秋风染得泛黄,远处的羊群像散落的珍珠,牧民的歌声随风飘来,带着北境特有的辽阔。

萧念安看着这熟悉的景象,心跳越来越快。他让斥候加快速度,探探前方是否有接应的队伍。

第三日傍晚,斥候回报,前方十里处有耶律部首领的人在等候。

萧念安勒住马,手心微微出汗。他整理了下衣袍,又摸了摸怀里的雪参——那是他特意带来的,却不知该如何送出。

远远地,便看见一群身着蛮族服饰的人立在草原上。为首的女子穿着银色的铠甲,腰间悬着弯刀,长发束成高髻,用根银带系着,夕阳的金光洒在她身上,像镀了层金。

是耶律雪。

她似乎清瘦了些,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却依旧是记忆里的模样。那双眼睛在看到他时,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了平静,像深不见底的湖水。

萧念安翻身下马,拱手行礼:“在下萧念安,奉陛下之命,护送明慧县主前来。”

耶律雪亦翻身下马,回了个蛮族的礼节,声音比从前低沉了些:“萧公子远道而来,辛苦。”她的目光掠过他身后的队伍,落在那辆青色马车,“县主殿下安否?”

“一切安好。”萧念安的声音有些干涩,他想说些别的,比如“别来无恙”,比如“你过得好吗”,却只能僵在原地,像个初次见客的毛头小子。

耶律雪似乎也察觉到了他的局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点笑意:“草原风大,先去营里歇息吧。”

她转身带路,银色的铠甲在夕阳下闪闪发亮,步伐沉稳,再不是那个在雪地里需要他搀扶的女子了。萧念安看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有些东西确实变了。

营地扎在一处背风的山坡下。篝火燃起,烤肉的香气弥漫开来。蛮族的士兵载歌载舞,热情地向护送队伍敬酒。

明慧县主依旧没下车,只派侍女来说身子不适。礼部尚书无奈,只得亲自去应酬。

萧念安坐在火堆旁,手里捏着个酒囊,却没喝。他看着不远处的耶律雪,她正与部落长老议事,偶尔抬头,目光与他撞上,便匆匆移开,像怕被烫到似的。

“萧公子。”一个声音在身后响起,是阿古拉。她端着碗热奶茶,笑着递过来,“我家首领说,你爱喝这个。”

萧念安接过奶茶,心里一暖:“替我谢过首领。”

阿古拉眨眨眼:“首领这几日都在盼着你们来呢,说怕路上不太平。”她说着,指了指萧念安怀里,“公子怀里揣的是什么?鼓鼓囊囊的。”

萧念安一愣,才想起雪参还在怀里。他脸一红,连忙塞给阿古拉:“这个……给你们首领补身子。”

阿古拉笑着接过去:“我就说首领没看错人,公子果然心细。”

夜深了,篝火渐渐弱下去。蛮族的歌声还在继续,却添了几分温柔。

萧念安睡不着,起身走到山坡上。草原的夜晚很冷,星星却亮得惊人,像撒了把碎钻在黑丝绒上。

身后传来脚步声,他回头,是耶律雪。她换了身素色的长袍,卸了铠甲,倒比白日里柔和了些。

“睡不着?”她走到他身边,望着远处的星空。

“嗯。”萧念安点点头,“草原的星星比长安多。”

“长安的月亮比北境圆。”耶律雪轻声道,语气里带着点怅然。

两人沉默着站了会儿,只有风吹过草叶的沙沙声。

“明慧县主……”萧念安想说些什么,却被她打断。

“她很好,只是怕生。”耶律雪转过头,看着他,“谢谢你送她来。”

“这是我的职责。”萧念安低下头,“你……还好吗?”

耶律雪笑了笑,眼角的纹路柔和了许多:“很好。部落里的事渐渐理顺了,小狼崽也长大了,会跟着羊群跑了。”

萧念安想起那只被兽夹伤了的狼崽,也笑了:“那就好。”

“你呢?回长安后,还会来吗?”她的声音很轻,像怕被风吹走。

萧念安猛地抬头,撞进她清亮的眼睛里。那里有期待,有忐忑,还有一丝他看不懂的情愫。

他用力点头:“会。等我学好了兵法,练强了武艺,定会再来北境。”这次,他不会再只是个路过的少年。

耶律雪的眼睛亮了起来,像落了颗星星在里面。她从袖袋里掏出样东西,递给萧念安:“这个给你。”

是支银簪,比上次那支更简单些,簪头却雕了朵小小的狼尾花。

“我自己雕的。”她有些不好意思,“手艺不好。”

萧念安接过银簪,指尖触到她的温度,这次没有缩回去。他握紧了簪子,像握住了个滚烫的秘密。

“很好看。”他认真地说。

风吹过,带来远处的歌声。耶律雪看着他,忽然道:“长安的春天,我会去看的。”

萧念安的心猛地一跳,抬头望她,她却己转身往营地走。素色的长袍在夜色里像朵浮动的云,渐行渐远。

他站在山坡上,握紧了手里的银簪。月光洒在草原上,像铺了层霜,远处的歌声温柔得像首摇篮曲。

他知道,这次不是告别。

就像这草原的风,会吹向长安;就像长安的花,会开到北境。他与她的缘分,才刚刚开始新的篇章。而那支狼尾花银簪,会替他守着这个约定,首到下一个春天,或者更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