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雪无声地覆盖了校园,洛棠裹紧围巾,指尖在天文台的玻璃上呵出白雾。电脑屏幕上,来自全球的射电望远镜阵列数据正不断刷新,她与许瑾言共同设计的“星辰情书”项目己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这个将爱情编码成脉冲信号的疯狂构想,如今竟吸引了十几个国家的天文爱好者参与。
“学姐!瑾言学长带着设备到了!”林晓的喊声穿透实验室的门。洛棠转身,看见许瑾言顶着一头雪粒,怀里抱着自制的信号发射器,身后跟着几个搬运器材的学弟。他睫毛上的霜花在暖光下融化,目光却灼热得能穿透寒冬:“全球射电望远镜协调中心刚发来确认,今晚八点,所有站点准备就绪。”
调试过程比预想中艰难。当他们试图将“LOVE”的摩尔斯电码转化为脉冲信号时,设备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许瑾言的眉头拧成结,鼻尖几乎要贴上电路板:“是相位同步出了问题,这些延时误差...”话音未落,洛棠己经递上重新计算的公式表,指尖还带着热可可的温度:“试试把中国天眼的数据权重提高15%,那里的精度更高。”
深夜的天文台灯火通明,咖啡杯在桌上堆成小山。许瑾言的白衬衫皱得不成样子,洛棠的马尾也松散地垂在肩头,两人却浑然不觉。当示波器上的波形终于完美契合预设频率时,林晓突然指着窗外尖叫:“快看!” 只见校园广场的大屏幕上,全球天文爱好者同步发来的祝福弹幕正在滚动,巴黎铁塔下的观测点、澳大利亚的沙漠基地,甚至南极科考站,都亮起了象征信号接收成功的绿色光束。
项目成功的消息很快登上了各大科技媒体的头条,“中国情侣用射电望远镜写情书”的浪漫故事,让无数人重新相信科学与浪漫的交融。但对洛棠和许瑾言来说,真正的惊喜在三天后的黄昏。那天,他们收到一封特殊的邮件,发件人竟是NASA深空网络中心:“我们捕捉到一段异常脉冲信号,经分析,与你们发送的编码高度相似...或许,宇宙中真的存在回应?”
这个意外发现让两人兴奋得彻夜未眠。许瑾言在黑板上飞速推演,粉笔灰簌簌落在肩头:“如果这不是误判,那就意味着我们的信号可能被某种未知文明接收并...” 他的声音突然哽咽,转身看向洛棠时,眼里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芒,“洛棠,我们也许创造了历史。”
随着研究的深入,质疑声也接踵而至。学术论坛上,有人嘲讽这是“浪漫过头的科学闹剧”,更有权威学者公开质疑数据的真实性。面对压力,洛棠和许瑾言选择用行动回应——他们将所有原始数据开源,并在校园里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发布会。当各国天文学家代表亲眼看到射电望远镜实时捕捉到的异常信号时,会场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发布会结束后,许瑾言带着洛棠来到学校后山。雪地上,他用脚印画出巨大的星图,中央是他们发现的脉冲星坐标。“还记得吗?”他从口袋里掏出两枚刻着“TANGSTAR”和“JINYAN”的纪念币,“我们说过要在更高处重逢。现在,我们的故事己经传到了光年之外。”
洛棠踮起脚,将纪念币挂在他脖子上,自己也戴上另一枚:“但最珍贵的,是我们始终并肩仰望同一片星空。” 暮色渐浓,远处天文台的穹顶缓缓打开,新一轮的观测即将开始。而他们的故事,正如那些穿越宇宙的脉冲信号,带着爱与勇气的编码,向着未知的深空,永不停歇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