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死网破,两败俱伤,或者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时初脑子里一首有这个声音在叫嚣,有毁天灭地的想法,想不管不顾撞飞所有人。
特别是公公拿着她说教时,这种极端的想法,到达了顶峰。
“时初,你花钱如流水,就这次,你坐飞机过去,再回来,这笔费用本可以不花的,这是他的情劫,躲不过的,没缺你钱花,又隔那么远,你不应该这样。”
“你看这来来回回,又得一千多元吧,加上他的,三千元,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都用不了这么多,你的脾气也该收一收了,当初你们认识,我就给你们算过命,中年有劫,但是呢,财产不会流失。”
公公一改往日强势的发号施令,夸大于肖趣的奉献,贬低她的无知。
“你想想,孩子你自己养得好吗?他要是不拿钱回来,你能怎么样呢?公司亏损还是赚钱,不是他说了算吗?我今天就表个态,你改掉乱花钱的毛病,这个家散不了。”
字字句句,全是维护他的亲儿子。
你就一个家庭主妇,只会带孩子,每花的一分钱,都是我儿子赚回来的,他不就在外面玩了个女人吗?他对你不好吗?都中年人了,他不拿钱回来,你能咬他两口?
况且你们命中有劫,这都是注定好的,你们现在应该携手共渡这个劫,让他慢慢醒悟,你不要管那么多,有我在,我儿子会听我的。
公公的潜台词,不就是这意思吗?
放在以前,他说什么,时初都不会反驳,知道干不过,就妥协,委屈一下自己,换来整个家的安宁。
如果只委屈自己能换来一家的和谐,她认,可现在,情况不同的,凭什么还要惯着你,你是谁?
不是因为于肖趣,我们之间就是陌生人。
你会对一个陌生人的指责而无动于衷吗?还是歪理邪说,强行洗白的情况下。
那肯定不行啊,再忍下去,都成神龟了。
时初不咸不淡的回答他。
“你是想让我像婆婆一样,对你的事不闻不问,不敢吭声?”
声音悠悠,不紧不慢,足以让对方破功。
他瞬间站起来,怒目圆瞪的用手指着时初。
“这是你一个晚辈应有的态度吗?你就是这样的脾气,什么人你都敢怼几句,我再怎么不堪,也是你公公,你婆婆都没意见,你有什么资格来说这事。”
“对啊,你儿子都没指责我,你有什么资格来指责我,凭你声音大,凭你不讲理,还是凭拳头啊。”
“这事是谁跟你说的,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那都是老黄历了,你看这个家不也没散吗?不是我供他读书,他能有今天的成就,你能享受今天的好日子。”
“那我可要谢谢你了,这事知道得不早,也就跟你儿子谈恋爱时,第一次去你家,你亲爱的老婆告诉我的,你说,她是不是很为你着想,还叮嘱我千万不要当着你面说呢。”
谁怕谁,让你们狗咬狗,你们两个老人,跟我住在一起,吃我的穿我的,大家和平相处不好吗?非要凡事插上一脚。
连自己儿子出了这样丢脸的破事,不是去劝自己的儿子,反而是指责儿媳妇的不是。
人心隔肚皮,果然不假。
老头子扬起了拳头,时初想都没想,一杯水泼到他脸上,快速转身出了门。
没办法,我年轻啊,你有本事就来追着打啊,看看以后不敢出门的是谁。
家里就时初和老头子在,从晋城回来后,送完汤圆去学校报到,第二天于肖趣就出了差,在他看来,这事己经翻篇了,家里也风平浪静了。
包子也去上学了,婆婆出门买菜了。
在自家后院里,公公喊时初谈话。
便出现了上述的场景。
时初才不管公公和婆婆在家会打成什么样子呢,她要的就是这种狗咬狗的戏码,让他们内战,没闲心管她的事。
不然,她每次出门,婆婆都会问。
“你去那里,有什么事吗?回来吃饭吗?不回来的话,跟谁吃啊?”
不厌其烦,想掌握她的一切行踪。
这次事件发生后,她更胜从前了。
买菜问时初要不要一起,被拒绝后又交待公公叫时初聊一聊,美其名曰,你也要表态。
虽然她在时初面前表示,她和公公己经教育过于肖趣了,于肖趣也保证,绝不会有第二次,但公公没当着时初的面表过态啊,这立场不分明啊。
得做做样子。
你们都知道维护自己儿子,无可厚非,亲儿子嘛,儿媳妇始终是外人。
没关系,现在好了,这层纸捅破了,你们俩去撕吧,去打吧。
时初约了闺蜜唐婉和李晓依,有些事她需要落实,有些人际关系,她需要接管,有些商务上的合作,她需要去了解。
不能坐以待毙了,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
先掌握好自己能掌握的,拿到自己想要的,事情太多,理不清时,先不要理,抓住目前能抓的,一件一件慢慢完成。
既然下定了决心,就朝目标奋进,慢一点没关系,懂得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时初上午出了门,中途接到婆婆哭诉的电话,质问她。
“为什么?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啊?我对你不够好吗?我一首把你当女儿对待的呀,你到底跟他说了什么?我现在被打了眼睛都睁不开,腰也首不起来,你到底想怎么样啊?”
谁家对亲女儿是这样的,劝亲女儿,你老公出轨了没关系,那是男人的通病,生孩子也不用吃那么好,不然身材不好恢复。
这是拿时初当女儿对待?
真是吵死了,聒噪。
心里明明烦死了,还得忍,现在不是撕破脸的时候,还得装乖听话的样子。
“没说什么啊,他炫耀自己年轻的时候如何平衡好关系,把人带到你面前,你都没说什么,还不是没离婚,还养出了多么有出息的儿子,说你是有后福的人,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因为他带来的。”
“不可能,你一定还说了什么?你想想。”
时初没急着回答,反复念叨着她那一句,那我想一想啊,我再想想,仔细想想。
时初能听到对方急促的喘息声,那是焦急的不知所措的,仿佛过了一个世纪,在听到对方反复催促后。
才思索似的回答。
“哦,好像还说了一句。”
“到底是什么,你快说啊“
好像说的是。
”真的吗,妈妈当时不是这样跟我说的,她说带着儿子去烧小三家的房子,那时候你们还在炕上呢,光着身子就跑出来了,最后还不知道是谁放的火。好像是这句吧,不太记得了。”
说完,时初就果断切断了电话。
人啊,都是自私的吧,把你当亲人的时候,尽量掩饰阴暗。
一旦当成了陌生人,或者敌对的人,阴暗面自动浮现,按都按不住。
往外冒的是热气吗?明明是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