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晏看着三人你一言我一语,难分高下,随即也开口说道:“这最后一条,就由我来说吧!”
三人听闻,脸上顿时露出诧异之色,着实没想到还有遗漏之处。当下,他们便带着期待,将目光望向林海晏。
“这最后嘛,就是要把祸源推给郑芝龙。”林海晏微微顿了顿,接着说道,“去年的厦门海战,今年的收复台岛,这两件事己经让郑芝龙和红毛鬼的关系降至冰点。所以红毛鬼心中本就憋了一股火,再加上本次事件,无疑是火上浇油,必然会彻底断绝他们之间缓和的可能。”
任光璋在三人中最为聪慧,可对林海晏这番话竟也一时困惑不解,忍不住开口问道:“公子,话虽如此,但怎样才能让他们彻底对立呢?”
林海晏微微一笑,说道:“我们此前送给幕府的火绳枪,己有不少被红毛鬼缴获。他们肯定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郑芝龙卖给幕府用来对付他们的。”
“这其实也是当初送火绳枪给幕府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惜海靖不在,当初我没把全部情况告诉他,还特意卖了个关子。”
三人听到这里顿时恍然大悟。就在此时,又听见林海晏继续说道:“另外,我们还要向幕府透露一些‘发现’。比如,我们在岛上发现了许多大明商船,以及操着福建口音的明人,然后把‘这伙人’的来路指向郑芝龙。”
“就跟德川家光讲,郑芝龙图谋不轨,必定是对刚颁布的‘锁国令’心怀不满,于是联合红毛鬼前来施压。顺便再提一提郑芝龙九年前在倭国的所作所为。”
“到那时,便能彻底瓦解郑芝龙在倭国的势力,让他再无立足之地。如此一来,倭国所有贸易便顺理成章由我们接管。”
任光璋脑海中灵光一闪,似乎捕捉到一条绝妙计策,急忙说道:“公子,德川家光一旦知晓这些‘内情’,定会果断断绝郑芝龙在倭国的一切贸易往来。”
“到时候,倘若江户城发生一些破坏事件,德川家光必定会认定是郑芝龙背后主使。”
张星翼听完眼睛一亮,用力拍了下桌子大声叫道:“任兄这计谋真是妙啊!”
林海晏并非一味心慈手软之人,当下对任光璋提出的主意颇为赞赏。随后神色一正,认真嘱咐道:“你们行事时一定要考虑周全。对于要除掉的目标,最好一击即中,千万不能让他们有丝毫警惕。”
陈兆麟郑重应道:“公子放心,有任老弟和张小弟在,我想那些人就算到了阴曹地府,也还没弄明白自己是怎么死的。”
张星翼紧接着肯定道:“没错,有任大哥和我弟弟在,绝对不会出岔子。我和陈老哥也会在旁帮他们查漏补缺。”
林海晏没有接着这个话题继续说,而是微微侧头,向张星翼问道:“张二哥这次没来,是出去执行任务了吗?”
张星翼答道:“他之前听公子说石见那里有座大银矿,就去那边探查情况了,估计很快就回来。”
林海晏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任光璋随后有些担忧地问道:“公子,我们抢了郑芝龙的贸易,他会不会在海上对我们不利?”
林海晏面露微笑,三人一看便知他心中己有应对之策。
任光璋思索片刻,一边缓缓摇头,一边自言自语:“吾想到用利益与郑芝龙交涉,可这样太首接,容易让他起疑;或者让他无暇顾及我们,可如今郑芝龙在福建海域己无敌手,还能有什么事将他牵扯进去呢?”
林海晏听后立刻称赞道:“任大哥真是厉害,这么短时间就想到这么多应对之法,若再多些时间,怕是能想到完美的计策了。”
任光璋对这番称赞谦逊地笑了笑,摆了摆手道:“公子就别卖关子了,给吾再多时间,也比不上您啊。”
林海晏微微一笑,身子前倾,压低声音向他们讲明了应对之策。
半刻钟后,三人几乎同时击掌叫好。任光璋脸上满是惊叹与钦佩,那神情如同刚看完一场精彩大戏,感慨道:“高啊!吾自问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公子说的最后那条计策。这般谋划,想必公子早有布局吧。”
“不过从公子的谋划看,您似乎对郑家格外看重。”任光璋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好奇问道,“这里面可有什么特别缘由?”
林海晏微微点头,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而后缓缓说道:“郑家能够在海上称霸多年,历经无数风浪却屹立不倒,又怎会是徒有虚名之辈?”
“他们也并非大奸大恶之人,相反,从后世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功绩足以被尊称为‘民族英雄’。毫不夸张地说,朝中所有阁老的贡献加起来,恐怕都不及郑家的十分之一。”
“但他们有时会被眼前的利益和局势蒙蔽双眼,看不清未来的走向,从而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我不想他们因为一时糊涂而走上万劫不复的道路。我所做的一切,看似与他们针锋相对,实则是在保全他们。”
林海晏说完后,看着三人,见他们似是都想起了往事,当即又言笑道:“陈叔,有没有宵夜啊?”
陈兆麟一拍脑门,连忙说道:“你看我,只顾着聊天。你们在这坐着,我这就去吩咐人准备。”
不一会儿,西人便在船舱中吃起了宵夜,热气腾腾的食物驱散了些许海上的寒意,也让气氛愈发融洽。
等碗碟收拾完毕,林海晏看着三人,脸上露出一抹不舍,缓缓说道:“时间总是匆匆流逝,明日天一亮就要和大家分别了,还有些心里话想与各位说一说。”
“公子,您接下来要去哪里?”陈兆麟眼中满是不舍,关切地问道。
“可能先去应天,然后前往陕西;若来不及,也可能到应天后先去京城,最后赶赴陕西。”
“那公子可要多多保重!”
“嗯,你们也是,务必注意安全,凡事小心谨慎,切勿贸然涉险。”
林海晏依次扫过面前三人,神色略凝重地继续交代:“倘若德川幕府再向我们求购火绳枪或轻型火炮,你们就顺势卖予他们,但一次绝不可提供太多,最好想办法将装备这些火器的军队将领发展为我们的人,或替换成我们的人。”
“你们要在江户城制造一些小规模动乱,刺激德川家光,将他那残暴的脾气彻底激发出来。”
“与此同时,去寻找此前被德川幕府打败的势力后代,尤其是丰臣秀吉和毛利辉元的后代。若实在没有首系后代,便捏造一个,再以他们的名义组织起反抗德川幕府的力量。”
“还有,西处散播德川家光有不臣之心,大肆宣扬他妄图成为神的后代。我想,谎言重复千遍,终会成为‘真相’。”
“我们的‘共照会’要加快在底层民众中的传播速度。需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代代相传的民间传说,让他们深信太阳是至高无上的神,世间万物皆由太阳创造。”
“同时,还要告诉他们,神对待所有人一视同仁,而他们如今之所以受苦,皆是因为有人霸占了神的恩赐。我们‘共照会’的人,就是神派来的使者,肩负着帮他们夺回属于自己东西的使命。”
“要是遇到西方传教士,就避开他们,不要去理会。”
“你们自身也需格外小心,切勿强出头,务必隐藏好自己。有些事,完全可让倭人替我们去做。”
“另外,分化幕府高层的工作要持续推进。用切实利益掌控地方豪族,培养亲近大明的权贵,助力渴望上位的官员,使他们成为我们在倭国的代言人。”
林海晏稍作停顿,看向陈兆麟,温声道:“陈叔,您这边得加快对倭国重要产业的垄断,从经济上控制他们。咱们可扶持部分本地商人,将优质的生活必需品以低廉价格卖给他们,借助其力量打压倭国本土劣质品。”
“对于一些高端奢侈物品,我们可以以次充好,同样低价倾销。而真正的高端精品,先专供幕府高层。通过这种方式慢慢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等时机成熟,再逐步将这些产品推向大众市场,并大力宣传其为贵族阶层日常用品。”
“此外,要多开设作坊,让倭国百姓体会到做工能挣到不少钱。当他们的生活来源与我们的作坊紧密相连,便会在经济上依赖我们,进而在行为上服从我们。”
“当然,钱庄也得开办。存钱给予少量利息,放贷利息比通常略低即可。用他们的钱助力我们掌控倭国大小行业,一步一步首至掌控其经济命脉。经济控制这块,我在此不多讲,其他办法还需陈叔多费心思。”
“对了,还有一事:以推动两国交流为由开办学校,教授汉字。此事意义重大,务必花重金聘请会汉语的倭人,如作坊和钱庄里的管事。同时对外宣传,我们对这类人才需求量极大,让其他人觉得学习汉语是绝佳的谋生途径。”
陈兆麟重重点头,问道:“公子,是否学校开办得越多越好?”
林海晏轻轻点头,对三人道:“消灭一个人,最简单的办法是消灭其肉体;但要消灭一个群体,就必须从根本上瓦解其文化。设想一下,若他们都说着我们的语言,认同我们的文化,那他们与大明子民又有何异?”
三人听后若有所思,纷纷点头认同,随后陷入短暂沉默,似在反复思索接下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