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4日晚,田湖村的夜色浓稠如墨,唯有童保林家的自建房二楼书房透出点点微光。童保林倚坐在真皮转椅上,电脑屏幕的冷光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脸庞,搜索引擎的光标在“企业税务稽查流程”“环境污染举报程序”等词条间快速跳转。他修长的手指敲击键盘的节奏愈发急促,嘴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冷笑——是时候让刘德顺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了。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童保林喃喃自语,调出一份加密文档。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过去半年对塑料厂的暗中调查:凌晨偷排的污水监测数据、与供应商的异常资金往来、虚开的增值税发票扫描件……这些证据如同精准的箭矢,只待合适的时机射出。
他点开手机里的翻译软件,快速切换着英、日、韩等七种语言界面。海外本科的学习经历赋予他的不仅是知识,更让他拥有了国际化的商业视野。“心理学教会我洞悉对手的弱点,计算机技术则是我撕开对方防线的利刃。”童保林一边操作着电脑,一边在心里盘算。他通过暗网雇佣了顶尖的黑客团队,短短三天便攻破了塑料厂的财务系统,将隐藏在加密文件夹里的偷税证据全部拷贝。
与此同时,他打开《三十六计》的电子版,目光锁定在“借刀杀人”与“釜底抽薪”两计上。“刘德顺以为靠关系就能高枕无忧?”童保林眼中闪过寒光,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向市环保局、税务局、工商局同时发送匿名举报信。每封信都附上了详细的证据链,甚至精确到排污的具体坐标和偷税漏税的金额。
做完这一切,童保林靠在椅背上,点燃一支香烟。烟雾袅袅中,他回想起白天在公司发生的一幕。刘德顺竟带着几个媒体记者闯入星芒食品公司,声称要“揭露黑心企业的垄断阴谋”。当时童保林面带微笑地将他们迎进会议室,却在对方拿出伪造的“证据”时,用流利的英语当庭驳斥:“Mr. Liu, if you tio spread false information, my legal team will take necessary as.”(刘先生,如果你继续传播虚假信息,我的律师团队将采取必要措施。)
刘德顺被这突如其来的外语攻势惊得目瞪口呆,灰溜溜地带着人离开。而这只是童保林反击的序幕。
深夜,手机震动起来。是负责跟踪塑料厂的私家侦探发来消息:“刘德顺刚刚与市质检局某科长见面,神色慌张。”童保林嘴角上扬,立即联系二叔周延军:“二叔,塑料厂的问题证据确凿,恐怕有人想包庇。”
周延军的声音透着威严:“放心,我会安排专项调查组,绝不姑息。”
接下来的三天,田湖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骚动。环保局的监测车开进村里,税务稽查人员带着搜查令闯入塑料厂。刘德顺在办公室被带走时,脸色惨白如纸,对着围观的村民大喊:“童保林!你这是公报私仇!”
童保林站在自建房的露台上,远远望着这一幕,心中没有丝毫波澜。他打开笔记本,用七种语言写下同一句话:“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刘德顺的妻子带着一群村民堵在童家门前,哭喊着要“讨回公道”。童春芳吓得躲在屋里不敢出门,童舒则攥紧拳头想冲出去理论,却被童保林拦住。
“别冲动。”童保林眼神冷静,“这是他们最后的挣扎。”他快速在手机上编辑了一条信息,发送给早己准备好的网络水军团队。
半小时后,一篇名为《揭开田湖村塑料厂的黑幕》的文章在各大平台疯传。文章不仅曝光了塑料厂的污染数据和偷税证据,还附上了村民因污染患病的医疗证明。评论区瞬间被愤怒的网友占领,“严查黑心企业”的呼声此起彼伏。
刘德顺的妻子看着手机上的评论,脸色越来越难看,最终带着人灰溜溜地离开。
这场风波过后,童保林并未放松警惕。他深知商场如战场,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在书房的书架上,《孙子兵法》《墨菲定律》等书籍被翻得有些破旧,书页间夹着密密麻麻的批注。他随手翻开《墨菲定律》,目光停留在“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这句话上。
“所以,我要让所有可能的危机,都扼杀在摇篮里。”童保林合上书本,打开电脑开始制定新的商业计划。他决定在星芒食品和星宁电商的基础上,成立一家环保科技公司,专门处理农村污染问题。一方面是为了回馈家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堵住那些质疑他“靠手段打击对手”的悠悠之口。
此时,手机响起,是表弟肖朋辉打来的:“哥,塑料厂被查封了!听说刘德顺要被判十年!”
童保林平静地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对了,准备一下,下周我们要去澳洲考察,对接海外业务。”
挂断电话,童保林望向窗外的星空。他知道,这场与刘德顺的较量只是他商业征途的一个小插曲。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危机,但他早己做好准备。那些日夜苦读的商业知识、精通的多国语言、烂熟于心的谋略智慧,都是他披荆斩棘的利剑。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风险的时代,童保林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书写着属于他的传奇。而他心中始终牢记着父亲的教诲:“做生意,要对得起良心。”无论是打击竞争对手,还是发展自己的事业,他都坚守着这条底线,在商海的惊涛骇浪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