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8日,一则爆炸性新闻在陬市乃至整个湘北地区迅速发酵。某自媒体记者意外联系上童保林高中时期的同窗,这群如今己是千万身家的创业者,竟集体为那位神秘富豪发声:“他的确很厉害,上初中时就己经不靠家里,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100万!”
消息一出,舆论瞬间沸腾。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热搜词条不断刷新:#95后神秘富豪初中赚百万#、#商界天才的少年往事#。网友们纷纷化身“福尔摩斯”,在社交媒体上展开人肉搜索,试图从只言片语中拼凑出这位传奇人物的真实面貌。
此时,位于县城的湘北中学内,老校长王明德坐在办公室里,望着墙上的毕业照陷入回忆。照片中,童保林站在第三排中间位置,清瘦的脸庞上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那孩子,确实不一般。”王明德喃喃自语,打开尘封己久的档案柜,翻出童保林的学籍资料。
另一边,童保林的高中同桌张明远接受了媒体专访。镜头前,这位穿着休闲西装的年轻企业家推了推眼镜,眼神中满是敬佩:“保林是我见过最有商业头脑的人。初中时,我们还在玩游戏,他就己经开始倒腾二手书了。那时候县城书店少,教材辅导书更是稀缺,他从省会长沙低价收购旧书,翻新后在学校周边售卖,短短一个学期就赚了100万。”
记者追问细节,张明远回忆道:“记得有次期末考试前,他提前预判辅导资料会热销,愣是说服家长借了启动资金。那时候物流不发达,他亲自坐大巴去长沙拉货,连夜整理分类。结果考试前一周,那些资料被抢购一空。赚到钱后,他不仅还清借款,还带着我们几个一起做生意。”
随着越来越多同学现身说法,童保林的“少年传奇”逐渐清晰。初中时期的他,就展现出惊人的商业天赋和胆识。他利用信息差,在县城与省会之间搭建起简易的商品流通渠道;高中时,他敏锐捕捉到电商萌芽的商机,带着同学在淘宝开店,售卖当地特产,积累了人生第一个千万。
然而,这些故事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变味。有人质疑其真实性,认为是“包装出来的商业神话”;也有人深挖童保林的家庭背景,试图找出“靠爹上位”的证据。甚至有营销号杜撰出“神秘富豪初中辍学创业”的谣言,引发新一轮争议。
面对舆论风暴,童保林却异常冷静。他坐在星芒食品公司的办公室里,看着电脑上不断刷新的新闻,嘴角勾起一抹苦笑。秘书推门而入,递上一份文件:“老板,苏婉婷小姐来电,说想就这些报道做个专访。”
童保林沉思片刻,点头应允。他知道,堵不如疏,与其让谣言肆意扩散,不如主动出击,掌握舆论主动权。但在此之前,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当晚,童保林秘密回到田湖村。自建房的书房里,他打开保险箱,取出珍藏的日记本。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年少时的创业经历:第一次进货的紧张、赚到第一桶金的喜悦、遭遇竞争对手打压的焦虑……每一个字,都是他奋斗的见证。
“哥,你真的要公开这些吗?”童舒站在门口,眼神中带着担忧。
童保林合上日记本,坚定地说:“是时候让大家知道真相了。但不是现在。”他打开电脑,开始撰写发言稿。这一次,他要亲自讲述自己的故事,不是为了满足公众的好奇心,而是为了打破那些不实的传闻,为自己正名。
与此同时,在监狱里的刘德顺也听闻了这些报道。他靠在铁窗边,望着窗外的高墙电网,想起曾经那个在村里不起眼的少年。“原来我从一开始就输了。”他自嘲地笑了笑,拿起铁锹,走向监狱的菜园——这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事。
5月30日,星芒食品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当童保林出现在镜头前时,全场哗然。没有人想到,这位神秘富豪竟然如此年轻,如此低调。他身着简约的深色西装,站在聚光灯下,眼神坚定而从容。
“感谢大家的关注。”童保林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是的,我就是那位‘神秘富豪’。初中时,我确实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100万。但这不是神话,而是一个普通少年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成果……”
随着童保林的讲述,一个真实的创业故事逐渐展现在公众面前。没有家族背景的加持,没有所谓的“贵人相助”,有的只是一个少年对商业的热爱和执着。他坦诚地分享了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与挫折,也毫不避讳地提到父亲的支持和同学的帮助。
发布会结束后,舆论风向悄然转变。网友们被童保林的真实故事打动,“寒门贵子”“励志典范”等词汇刷爆网络。而苏婉婷,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屏幕上侃侃而谈的童保林,若有所思。她知道,这个年轻人远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加复杂,更加深不可测。
夜幕降临,童保林站在自建房的露台上,望着满天繁星。这场舆论风波,既是危机,也是转机。他知道,自己的商业帝国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而他,早己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