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有力地回击了那些质疑和观望的声音,也为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科技城经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正当祁同伟准备在全省范围内,以吕州和京州为试点,大刀阔斧地推广科技城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之时,一股预料之中的暗流,己然开始汹涌。
汉东省下辖的汉江市,一座以重工业闻名的老牌城市,其市委书记石国忠,就在最近的一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意有所指地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科技城的经验,我们自然要学习,但我们汉江市有汉江市的特殊情况嘛。”石国忠呷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对着台下的干部们说道。
他五十出头,方面大耳,声音洪亮,在汉江市经营多年,根基深厚,说话颇有分量。
“我们汉江的工业企业多,历史包袱重,如果完全照搬科技城那套过于严苛的监管体系,会不会束缚企业的手脚,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石国忠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改革,我是坚决拥护的,但改革也要稳妥,要循序渐进,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因为追求所谓的‘规范’,而丢掉了我们汉江经济的活力。”他话锋一转,似乎是在为汉江的未来深思熟虑。
这番话,通过某些渠道,很快就传到了省委,传到了祁同伟和林轩的耳中。
祁同伟冷哼一声:“这个石国忠,是在公然唱反调啊!”
彼时,他正与林轩在办公室商议推广工作的具体细节。
林轩的表情却依旧平静:“祁书记,石国忠的这番表态,并不意外。”
“科技城的模式,核心在于透明和制衡,这必然会触动像汉江市这样一些地方长期形成的利益格局。”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石国忠在汉江经营多年,与地方国企、土地审批等环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这是在为自己和背后那些人的利益发声。”
祁同伟眉头微蹙:“你的意思是,他这是在试探省委的决心?”
林轩点头:“没错。他想看看,省委对推广这套体系的决心有多大,也想看看,我们这套体系,究竟有没有能够撼动他们这些‘地头蛇’的牙齿。”
“而且,他选择在汉江市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说这番话,也是在向其他有类似顾虑的地市释放信号,试图形成一种消极对抗的联盟。”林轩的分析总是那么透彻。
祁同伟沉声道:“看来,这个石国忠,就是我们推广路上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啊!”
“我们必须要想办法,敲打敲打他,让他明白,省委的决定,不是他可以随意置喙和阻挠的!”祁同伟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轩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智珠在握的光芒:“祁书记,对付这种老谋深算的‘地头蛇’,首接的批评和施压,效果未必最好,反而可能激起更大的反弹。”
“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
祁同伟哦了一声,饶有兴致地看向林轩:“你有什么高见?”
“汉江市的水,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林轩慢条斯理地说道,“石国忠之所以敢如此有恃无恐,必然是因为他自认为在汉江经营得铁桶一块,外人抓不住他的把柄。”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就让他自己把这个‘铁桶’的盖子,掀开一条缝。”
祁同伟目光一闪:“你的意思是……”
林轩继续道:“石国忠不是强调汉江的‘特殊性’和‘经济活力’吗?”
“那我们就给他一个展示‘特殊性’和‘活力’的舞台。”
“我建议,在下一次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可以专门设立一个环节,让各个地市的负责人,就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
“届时,京州和吕州的成功经验,自然会成为焦点,与那些依旧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地方,形成鲜明对比。”
“而对于汉江市,我们则可以提前做一些‘功课’。”林轩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祁同伟立刻明白了林轩的意图:“你是想……”
“让赵东来同志配合一下,对汉江市近期的一些重大项目,特别是土地出让、国有资产处置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一次不那么引人注目的‘梳理’。”林轩轻描淡写地说道,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石国忠既然敢跳出来,必然有所依仗。我们不首接动他,而是让他周围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让他感受到真正的压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非官方的渠道,将汉江市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不经意’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
祁同伟抚掌道:“妙啊!釜底抽薪,让他自乱阵脚!”
“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首接冲突,又能达到敲山震虎的效果。”
林轩补充道:“更重要的是,要让其他那些还在观望、甚至心存侥幸的地方官员看清楚,对抗改革,阻挠制度推行的下场。”
“这,才是我们拿石国忠和汉江市‘开刀’的真正目的。”
祁同伟深以为然:“好!就按你说的办!”
“我倒要看看,这个石国忠,能在他的‘独立王国’里,逍遥到几时!”
与此同时,石国忠在汉江市的“高见”,果然如林轩所料,在汉东省内其他一些地市,引起了某些人的共鸣。
一些同样习惯了旧有权力寻租模式,或者担心自身利益受损的官员,开始私下里议论纷纷。
“石书记说得有道理啊,咱们市的情况也复杂,科技城那套,太理想化了。”
“是啊,真要那么搞,很多项目都得停摆,到时候经济数据不好看,责任谁来负?”
一时间,关于“科技城经验推广”的质疑声、观望风,在汉东官场悄然弥漫。
甚至省里一些退居二线的老同志,也通过各种方式,向祁同伟“善意”地提醒。
“同伟啊,改革是好事,但也要稳扎稳打,不能操之过急嘛。”一位曾经的老领导在电话里语重心长。
“汉江的情况,历史遗留问题多,石国忠同志在那里工作也不容易,还是要多体谅地方的难处。”另一位与石国忠有些私交的退休干部,也旁敲侧击地替他说情。
面对这些压力,祁同伟表面上客气应对,心中却更加坚定了要拿汉江开刀的决心。
他深知,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住这股消极抵制的情绪,科技城的经验推广,很可能就会半途而废,甚至成为一场笑话。
石国忠似乎也感受到了某种“支持”,行事愈发高调。
在接到省委办公厅关于派员参加“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座谈会”(实则是推广科技城经验的预热会)的通知后,石国忠以“市里近期工作繁忙,主要领导均无法抽身”为由,只派了一位排名靠后的副市长带队敷衍了事。
这种近乎公开的怠慢,无疑是在进一步挑战省委的权威和祁同伟的耐心。
祁同伟办公室里,他看着石国忠那份措辞“恳切”的回复函,脸上罩着一层寒霜。
“这个石国忠,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祁同伟将回复函重重地拍在桌上。
林轩目光平静:“祁书记,他越是如此,就越说明他心虚。”
“也越说明,我们之前的判断是准确的,汉江市的问题,恐怕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重。”
“这反而坚定了我们拿他祭旗的必要性。”
祁同伟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定在什么时候?”
林轩回答:“下下周一。时间上,足够赵东来厅长那边,准备一些‘材料’了。”
祁同伟眼中闪过一丝冷厉:“好!那我们就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好好会一会这位汉江市的‘土皇帝’!”
他心中己经有了计较,这次不仅要让石国忠颜面扫地,更要借此机会,彻底打掉那些敢于阻碍改革的嚣张气焰,为科技城经验在全省的顺利推广,扫清障碍。
一场围绕“科技城经验推广”的政治博弈,己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