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6日清晨,惠州陈江镇的晨雾还未完全散去,星芒食品厂区外的招聘处己经排起了长龙。巨大的LED屏幕循环播放着星芒汉堡的宣传片,画面里身着宋服的少女手持汉堡穿梭在《清明上河图》的市井街巷,紧接着切换到现代化的食品生产线,机械臂精准地调配酱料,全自动烤箱散发出的香气。
"月入八千?还包吃包住?单人间带书房?"人群中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叹。52岁的周建国攥着皱巴巴的身份证,望着招聘海报上"18至55岁不限学历"的字样,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亮光。他想起在深圳电子厂打工的日子,每天工作12小时,住在八人间宿舍,月工资不过三千元。
人事主管林晓薇身着藏青色职业套装,手持话筒站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她身后的展板详细罗列着员工福利:除了基础薪资,每月还有全勤奖、技能补贴,逢年过节的礼品堆起来能装满小货车。"大家请看!"林晓薇点击遥控器,大屏幕切换到宿舍实景图,"这是单人间的书房,我们配备了电脑桌和书架,鼓励大家学习提升;双人间的阳台可以首接看到厂区的绿化园林,每周末还有免费的书法、烹饪课程!"
人群骚动起来,38岁的单亲妈妈李梅挤到前排:"我只有初中学历,真的能行吗?"林晓薇走下舞台,握住她的手:"当然可以!我们有专业的培训团队,从食材处理到设备操作,都会手把手教。上个月刚入职的张大姐,以前在菜市场卖菜,现在己经是包装组的组长了!"
这时,厂区的玻璃门缓缓打开,身着白色工装的老员工们列队而出。55岁的赵德昌特意擦亮了工牌,上面"首席酱料调配师"的金色字样在阳光下闪耀。他对着话筒声音有些发颤:"我在这儿工作半年,不仅还清了儿子的助学贷款,上个月还在镇上买了套二手房。星芒没有学历歧视,只要肯学肯干,人人都能当师傅!"
中午时分,烈日当空,但招聘处的热度丝毫不减。厂区食堂飘出红烧肉的香气——这是特意为求职者准备的试吃餐。22岁的退伍军人陈宇尝了口汉堡,酥脆的炸鸡配上秘制酱料,让他眼睛一亮:"这比部队的伙食还香!"他当场填写了报名表,注意到薪资单上还有"退伍军人专项补贴"一栏。
暮色降临时,招聘处的帐篷里依然灯火通明。林晓薇看着堆积如山的简历,对副手说:"把符合条件的人员分成西组,今晚就安排面试和体检。记住,我们不仅是在招人,更是在给这些家庭打开新的人生可能。"
深夜,童诗涵的电话打了过来。林晓薇望着窗外亮着灯的宿舍楼,兴奋地汇报:"童总,今天报名人数超过2000人!有个细节特别触动我——好多人是带着孩子来的,他们说,在这里工作既能赚钱,又能有时间辅导孩子功课。"
电话那头传来童诗涵的轻笑:"晓薇,你还记得咱们在岛国的经验吗?当企业能让员工体面生活,就能换来十倍的忠诚与创造力。对了,把厂区旁边的空地利用起来,建个免费的职工子弟补习班,再请几位退休教师来授课。"
七天后,80名新员工正式入职。晨会上,林晓薇带着他们参观厂区的"梦想长廊",墙上贴满了老员工的成长故事:保洁阿姨通过夜校学习成为行政助理,保安大叔自学编程进入IT部。最显眼的位置,是童诗涵的亲笔题字:"每个岗位都值得被尊重,每份努力都应该有回响。"
三个月后的冬至,厂区食堂举办了盛大的团圆宴。周建国的妻子从湖南老家赶来,看到丈夫住在带暖气的单人间,书桌上堆满了食品加工的专业书籍,忍不住红了眼眶。李梅的女儿在职工子弟补习班考了全班第一,奖品是星芒汉堡的全年免费餐券。
当童诗涵来到现场时,掌声雷动。她接过老员工递来的饺子,望着灯火通明的厂区说:"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在普工岗位投入这么多资源?因为我始终相信,当80名普工背后的80个家庭都充满希望,我们的企业就拥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此时,厂区外的招聘处依然排着长队。新的招聘信息己经更新:增设"家属探亲房"、开通"职工子女夏令营",甚至规划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在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镇上,星芒食品厂区不仅是生产美食的地方,更成为了承载无数平凡人梦想的造梦工厂。而童诗涵站在厂区最高处,看着远处连绵的青山,知道这只是开始——她要让星芒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