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五十年代的四九城
穿越到五十年代的四九城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穿越到五十年代的四九城 > 第73章 高考

第73章 高考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到五十年代的四九城
作者:
锈骨生桐花
本章字数:
4942
更新时间:
2025-06-01

五月初,学校组织去同仁医院和北医三院做了体检。

五月底,学校高三学生正式停止上课。考生们可以去学校复习,也可以在家复习,有问题可以到学校找老师解答。

六月初,高三学生回校参加了毕业考试,拍了毕业照,上交高考志愿。

张序川最后的第一志愿是政治经济学,第二志愿是同校的计划统计,后面的也都是经济类。

老师鼓励他让他好好考,等他告辞要出去时才隐晦地告诉他,他的政审结果和体检结果都没有问题,让他安心准备考试。

六月底,准考证发下来了,他的考场在二中第七考场。二中在内务部街离他们学校不到3公里还挺近的,不用提前去踩点。

考试时间是7月15日-18日。

第一天是政治和语文,第二天是数学和历史、地理。

前两天的考试还是挺顺利的,他稍微需要注意一下的是数学。因为不管别的科目分多高,考经济学相关专业满分100分的数学至少要高于85分。

第三天是外语,这个不是所有人都必须考,除非报的专业是外语类和国际关系类。

政治经济学也不强制必须考,但像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重点大学会优先录取外语基础好的学生。

俄语是张序川唯一之前从没接触过的,所以这些年学的最认真。

笔试就是翻译、语法。口试则是念一段《真理报》节选。对他来说并不难。

他最担心的考试在第西天。

加试是所报大学出题,会考什么谁也不知道,只能根据《招生备考指南》上列的书籍自己看。

考试地点在人大的求是楼,笔试是一道论述题和一道计算题。

张序川这次的论述题是用《资本论》内容分析粮票制度的经济作用。计算题是求工厂的剩余价值率。

计算题很简单,张序川先把计算题写上,才开始琢磨论述题。

笔试完了还有最烦人的口试。

现场抽签的时候他看有的同学手都在抖,从他们的表情中就能看出抽到的题干难还是简单。

张序川抽到的题干中规中矩,“如何理解计划经济与价值规律的关系”。要求是需引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的观点。

张序川有点紧张了,这个他倒是看过,但现在只记得个大概,更完蛋的是,他现在越想回忆起来脑子里越空。

“价值规律只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情况下才能发挥生产调节者的作用。在我们这种公有制的国家,价值规律虽然也存在调节作用,但它的作用是被我们的五年计划、十年计划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这样可以避免......”

好像跑题了......之后张序川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说什么了。

果然,不论在哪个年代,考试都是最烦的。

还好下午的计划统计专业的加试没有口试。只有满考场噼噼啪啪的算盘声。

考完后张序川按照之前约好的去安德里吃了饭。

徐瑶竟然凑出了一桌子菜,王大海还炖了条鱼。

“小姨,太破费了吧。”

“今儿可是大日子,寒窗十年辛苦了,这都是应该的。”

“您哪儿弄来的这么多菜啊?现在鱼也不好找吧?”

“现在不是近郊开了集吗,你小姨起大早去买的,谁让你是她大外甥呢,我和爸只能跟在后面沾沾光了。”

王序姗摆好碗筷,语调故意拐了八道弯,被徐瑶瞪了一眼后立刻老老实实坐下来。

王大海斜了她一眼,“川子之前帮忙买的好吃的都进了谁的肚子啊?吃肉都堵不住你的嘴是吧?”

王序姗虚心认错,“好,我的错,谢谢表弟。开个玩笑嘛。”

“川子啊,感觉怎么样,有底吗?”

“还成吧。”就算第一志愿不行,第二志愿也可以接受。

王大海拿过桌上的双合盛给张序川倒了一碗,“行了,考完咱就不提了。川子也长大了,来,和小姨夫喝点儿。”

这要是之前他敢给张序川倒酒肯定得挨骂,但今天徐瑶不仅没拦着还给王序姗和她自己也倒了一碗,“一起干一个。”

王大海仰头干了,喜滋滋放下碗,“怎么样?小姨夫平时都是喝散装儿的,今儿个高兴,我也大方一回。”

啤酒之前用冰镇过,买回来没多久现在还凉着,一口气喝下去爽快极了。

回到西合院的时候己经八点多了,院子里不少人扇着扇子纳凉,关系近的凑在一起说着话。

张序川一进院就看到周转和潘志强和梁春禾三个人像没有骨头一样趴在方桌上,看到他也只是有气无力地问他考得怎么样,除了嘴动了两下别的地儿一动不动。

“还行,干嘛要死不活的,没考好啊?”

“也还行吧。”潘志强支棱起来,拍了拍椅子让张序川坐。“这天儿是要热死个人,考试的时候我毛巾都湿透了。”

“我考的不行,老师说明年考中专估计没戏。”周转还是不动窝,跟剃了骨头似的。

“林晚晚呢?”

“安慰他哥呢,江子哥今天相亲又失败了。”

“江子哥都开始相亲了?”张序川没记错的话,林江才23吧。

“我爸说他和我哥都老大不小了,让我妈赶紧给介绍个姑娘,省得再被乱传。”梁春禾看了眼正房的方向道:“可惜介绍好几个都不成。”

梁母之前也想过给梁春山介绍,可惜梁春山一根筋,非得自己找,坚决不相亲。可把梁母气得够呛。

林江不一样,一听说相亲介绍对象他积极得很。这一下就点燃了梁母的热情。

梁母给林江介绍的第一个是在日化厂上班的姑娘。比林江小两岁,也是初中毕业。

俩人见了面后都有点不好意思,干坐着不说话。梁母几次挑起话头都让林江把天儿聊死了。第二天姑娘家里来信儿说俩孩子不合适,还是算了吧。

第二个是纺织厂的,和林江一边大,姑娘说话爽利,可林江又觉得不合适了。

“婶子,我觉得我俩不合适,说不到一块儿去。她一说话我根本插不上嘴。”

梁母真是恨铁不成钢。“你说你平时嘴皮子挺利索的啊。怎么和人姑娘在一块儿就成了锯了嘴的葫芦了。”

“我这不是想表现的内敛一点儿吗?刚见面就跟人逗闷子也不合适啊。”

“算了。没事儿啊,婶子再给你找个性格收着点儿的。”

这之后梁母又先后找了三个姑娘都没成,不是人家看不上林江就是林江看不上人家。

梁母因为这两年在自己儿子和林江这里先后受挫,有点一蹶不振了。

李大妈、潘大妈、王大妈知道了也张罗着要给俩人介绍。可这俩一个坚持不见,一个积极见面但见完总是各种各样的理由看不上眼。

“所以......就这么白折腾小两个月?”

“可不是吗,你没发现最近咱院儿里的大妈婶子们都没什么精神吗。”

“这天儿虽说是越来越热了,但婶子们的心是越来越冷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