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重生成十岁小和尚
抗战:重生成十岁小和尚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抗战:重生成十岁小和尚 > 第28章 延安路上的惊险一课

第28章 延安路上的惊险一课

加入书架
书名:
抗战:重生成十岁小和尚
作者:
文中点
本章字数:
6284
更新时间:
2025-05-18

队伍在延河边上歇脚时,陆远的布鞋己经磨出了窟窿。他蹲在河边洗脚,看着水面上自己的倒影,突然发现眼睛里的金色光晕淡得几乎看不见了。旁边的老兵王大个子笑着递来一块布条:"小陆啊,等进了延安城,咱找个鞋匠给你做双新鞋,可不能让咱延安学员穿着露脚趾的鞋上课。"

众人哄笑起来,气氛轻松了不少。自从离开根据地,这十几天里他们绕开了七次日军巡逻队,救下两批被抓的乡亲,陆远的异能成了队伍的"活地图",但他自己却越来越瘦,眼窝都凹了下去。张排长看着心疼,趁休息时塞给他一个烤土豆:"多吃点,到了延安有的是硬仗要打。"

刚啃了两口土豆,负责警戒的战士突然压低声音:"有车队!"陆远立刻趴在地上,把耳朵贴在土路上——这是赵铁柱教他的听声辨位法。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还有马蹄踏在碎石上的声响。他眯起眼睛,金色光晕悄然漫上瞳孔,只见三辆日军卡车正沿着河西的土路驶来,车斗里挤满了端着三八大盖的鬼子,最后一辆车拖着一门九二式步兵炮。

"是鬼子的辎重队,"陆远低声汇报,"大约西十人,有炮!"张排长眉头紧锁,队伍里现在只有十八个人,弹药也不多,正面硬拼肯定吃亏。他看向远处的山梁,那里有片茂密的桦树林:"咱们上山,利用树林打伏击,先敲掉头车,再抢炮!"

队伍迅速上山,在树林边缘埋伏好。陆远趴在张排长身边,清楚地看见日军车队越来越近。带头的卡车驾驶室里,一个鬼子曹长正叼着烟卷,帽子歪戴在头上,显然没把这片区域放在眼里。陆远摸出腰间的手榴弹,掌心全是汗。

"听我命令,"张排长握紧驳壳枪,"等头车过了那棵歪脖子树,一起扔手雷!"陆远盯着那棵树,嘴里默默数着秒。当卡车前轮压过树根的瞬间,他听见一声"扔!",六颗手榴弹同时飞出,在头车周围炸开。

爆炸声震耳欲聋,卡车燃起熊熊大火,后面的车辆慌忙刹车。鬼子们跳下车,端着枪往树林里扫射。陆远看见那个曹长爬出车底,正准备指挥反击,立刻举起枪瞄准。"砰!"子弹正中对方胸口,曹长倒在地上,手里的指挥刀掉在石头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冲啊!"张排长带头冲出树林,战士们跟着大喊着冲锋。陆远跟在王大个子身后,突然看见右侧的草丛里有动静——三个鬼子正趴在地上,准备包抄他们。"小心右边!"他大喊一声,同时扣动扳机,打倒了最前面的鬼子。王大个子反应迅速,转身就是一梭子,剩下的两个鬼子顿时没了动静。

战斗很快结束,日军辎重队被全歼,战士们兴奋地围在步兵炮旁边。张排长拍着陆远的肩膀:"好样的,要不是你提前发现包抄的鬼子,咱们准得吃大亏!"陆远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突然看见不远处的卡车斗里有个铁皮箱子,箱子上印着"医药"的字样。他想起路上遇到的受伤村民,连忙和几个战士把箱子搬下来,里面装满了盘尼西林和纱布,这下可解决大问题了。

队伍带着缴获的物资继续前进,傍晚时分来到一个叫李家村的地方。村长听说他们是去延安的八路军,立刻招呼全村人烧水做饭,还腾出了自家的窑洞给伤员住。陆远帮着老乡劈柴时,看见一个和囡囡差不多大的小姑娘躲在门后,偷偷看着他。他笑了笑,从兜里掏出一块硬糖——这是在日军卡车上找到的,递给小姑娘:"吃吧,甜着呢。"小姑娘怯生生地接过糖,突然指着他的眼睛:"小哥哥的眼睛会发光!"

陆远一愣,想起在红柳坡时囡囡也说过类似的话。他摸摸自己的眼睛,轻声说:"那是因为心里有光,等打完鬼子,所有人的眼睛都会发光。"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跑回屋里拿出个玉米饼塞给他:"妈妈说,给打鬼子的英雄吃。"

夜里,陆远躺在窑洞里,听着隔壁伤员的鼾声和老乡家的狗叫声,怎么也睡不着。他摸出李云山送的笔记本,借着油灯的光写下今天的经历。写到"看见医药箱时心里高兴"时,笔尖停顿了一下,又加了句:"要是赵铁柱在,准会说'臭小子,这回没给老子丢脸'。"

第二天清晨,队伍要出发了。村民们送来了煮好的鸡蛋和烙饼,小姑娘追着队伍跑了半里地,首到陆远答应下次来给她带延安的红枣,才抹着眼泪停下。张排长看着这一幕,感慨地说:"咱们拼命打仗为了啥?就为了这些孩子能笑着长大啊。"

三天后,队伍终于走到了延安城郊。远远望见宝塔山时,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阳光洒在塔身,把"延安宝塔"西个大字照得清清楚楚。陆远觉得鼻子发酸——这一路走得太难了,有多少次以为再也见不到这样的阳光。王大个子捅了捅他:"小子,别哭啊,进了城有的是热闹看。"

刚走到城门口,就看见一队八路军战士正在操练,口号声整齐响亮。一个戴八角帽的干部迎上来,握着张排长的手说:"可算把你们盼来了,总部听说你们在路上打了胜仗,都夸你们是铁脚板的英雄!"他又看向陆远,笑着说:"你就是那个眼睛能看十里地的小陆吧?咱们抗大的教员早等着见你呢。"

走进延安城,街道两旁是整齐的土坯房,墙上刷着"团结就是力量""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标语。路边的小店里,有卖烧饼的、卖布鞋的,还有个摊子摆着铅笔和本子,几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孩子正趴在桌上写作业。陆远看着这些,突然觉得身上的疲惫都消失了——这就是赵铁柱说的"红色的家",这就是他们拼命要保护的地方。

抗大的校舍在城外的山洼里,一排窑洞整齐排列。陆远被分到了第三班,班里有个戴眼镜的大学生,还有个从煤矿逃出来的工人大哥。晚上开班会时,班长让每个人讲自己的故事。轮到陆远时,他有点紧张,结结巴巴地说了路上打鬼子、救乡亲的事,最后低下头说:"我没文化,就是想学好本事,多杀鬼子。"没想到大家听完都鼓起掌来,工人大哥拍着他的肩膀说:"能在枪林弹雨里救人,比啥文化都强!"

夜深了,陆远躺在窑洞里,透过窗户看着天上的星星。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熄灯号声,还有不知哪个窑洞传来的读书声。他摸了摸胸前的红五星徽章,突然想起白天看见的那个写作业的孩子。原来真的有这样的地方,能让人在战火中安心读书,能让人看见未来的样子。

第二天一早,陆远跟着队伍去上军事课。教员是个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他在黑板上画着地图,讲着游击战的战术。陆远听得入神,突然发现自己的异能又有了新变化——他能看清教员在黑板上写的小字,甚至能听见远处延河水流的声音。他兴奋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今天学会了看地图,教员说我的眼睛能当望远镜用,以后打鬼子更准了!"

下课后,陆远跟着同学们去挑水。路过操场时,看见几个学员正在练习投手榴弹。他想起在路上炸日军卡车的场景,忍不住拿起一枚手榴弹比划。旁边的大学生笑着说:"小陆,要不要试试?"陆远点点头,退后几步,用力一投——手榴弹飞过操场,落在三十米外的土堆上,比所有人都远。同学们欢呼起来,教员笑着说:"好小子,天生就是块打仗的料!"

傍晚,陆远独自走到延河边。夕阳把河水染成了红色,远处的宝塔山倒映在水面上,像一幅会动的画。他蹲在河边,看着自己的倒影,发现眼睛里又有了淡淡的金色光晕——这次不是因为危险,而是因为高兴,因为希望。

河风吹来,带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陆远想起赵铁柱的话:"等赶走了鬼子,咱去看满山的映山红。"现在他知道,映山红不仅开在山上,也开在延安的每一寸土地上,开在每个心里有光的人眼里。他站起身,对着宝塔山的方向敬了个礼——这是他第一次正式敬礼,虽然姿势不太标准,但眼神坚定。

远处,抗大的集合号响了。陆远摸了摸腰间的匕首,转身朝窑洞走去。他知道,在延安的学习才刚刚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课要上,更多的仗要打。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家,找到了一群和他一样心里有光的人。

夜幕降临,延安城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陆远坐在窑洞里,借着油灯的光写下今天的最后一句话:"赵铁柱,我到延安了,这里真好。我们一定会赢的,对吗?"写完后,他摸出铁皮青蛙放在枕边,嘴角微微上扬。窗外,北斗星亮晶晶的,像赵铁柱在天上看着他,笑着说:"臭小子,当然会赢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