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1日,宝安区的朝阳穿透云层,将星宁地产集团总部大厦A座镀上一层金边。这座90层的摩天大楼表面流转着特殊纳米涂层的幽蓝光泽,整栋建筑宛如一座巨型发电机——屋顶的柔性光伏板、外墙的温差发电膜,以及地下三层的超导储能装置,正源源不断地将光能、热能转化为电能,足以满足周边三个街区的日常用电需求。
童浩林坐在80层办公室的悬浮座椅上,面前的全息投影同时展开七块数据面板。星宁地产集团4586亿的稳定股价在左上角跳动,旗下分布于首辖市的五家子公司实时营收曲线如同金色浪潮;星芒汉堡1456亿的市值、星盛投资1586亿的亮眼成绩,以及投资的两家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估值持续攀升的动态图表,无不彰显着商业帝国的蓬勃生机。
"老板,星辰金融在港城的市值己突破2589亿港币。"助理的声音从智能音箱传来,"惠州、厦门、湘城的子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资金将全部注入区块链金融项目。"童浩林轻点桌面,调出个人财富管理系统,1256亿的数字静静闪烁——这个数字不仅超越了海外投资传奇巴菲特,更标志着一个属于中国投资人的新时代己然来临。
他的目光转向南山区的实时监控画面。在新兴产业园区的地下芯片联盟基地,曹源团队与华为、中芯国际的科研人员正围聚在2纳米光刻机前调试设备。机械臂精准地将光刻胶涂抹在硅片上,量子计算机同步计算着最优化蚀刻路径。"通知下去,"童浩林对着空气说道,"开放50%的产能给国产手机、车企,优先保障小米、比亚迪的芯片供应。"
此时,税务系统的弹窗突然亮起,显示最后一笔企业税与个人所得税己完成缴纳。童浩林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始终记得创业初期因税务问题焦头烂额的日子,如今庞大的商业帝国不仅合法合规纳税,更通过政企共管模式,将星宁集团总部在京城的市值推向万亿大关。
手机震动,弹出财经媒体的推送:《东方巴菲特童浩林:从90平小屋到万亿帝国的传奇》。他随手点开文章,评论区里网友们的留言如潮水般涌来:"这才是真正的民族企业家!""建议写入教科书!"而在华尔街,某金融巨头在电话会议中语气凝重:"我们必须重新评估星宁系企业的威胁,他们正在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商业生态。"
夜幕降临,童浩林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旁,俯瞰着宝安区璀璨的灯火。远处,星宁地产开发的智慧社区亮起万家灯火,那些房屋同样配备着微型发电装置,与总部大厦形成呼应。他打开加密通讯,向全球各分部下达指令:"启动'星辰计划',未来三年,我们要让星宁的技术与资本,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此时,办公桌上的全息投影自动切换成世界地图,星宁集团的业务版图如同金色脉络,正以中国为中心向全球蔓延。童浩林知道,万亿市值只是起点,他要打造的,是一个横跨科技、金融、地产、民生的多维商业帝国,一个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商业力量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