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30日上午九时,星宁集团顶楼会议室的防弹玻璃幕墙外,暴雨如注。童诗涵身着黑色真丝套装端坐在主位,翡翠戒指在会议桌冷白色的LED灯光下泛着幽光。环形会议桌旁,华为、中兴等国产手机厂商代表正屏息凝视着中央全息投影,画面中一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在3D模型里缓缓旋转,纳米级线路如同银河般璀璨。
"各位,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12纳米芯片。"童诗涵的声音打破死寂,激光笔精准点在芯片核心区域,"相比国际主流的20纳米制程,性能提升40%,功耗降低35%。更重要的是——"她调出全球光刻机专利图谱,"这台能量产12纳米芯片的光刻机,所有核心技术均为国产。"
华为代表猛地起身,手中的咖啡泼洒在文件上浑然不觉:"童总!ASML的光刻机还卡在14纳米工艺,你们是怎么......"
"因为我们不走寻常路。"童诗涵按下遥控器,投影切换成南山区新兴产业园区的卫星地图,画面逐渐深入地下二十层,穿过重重加密门禁,最终定格在一间布满液氮管道的实验室。"传统光刻机依赖极紫外光源,但我们另辟蹊径,采用多束量子激光合成技术,配合自主研发的纳米压印光刻系统......"
会议室陷入沸腾。某手机厂商高管声音发颤:"这意味着我们再也不用看国外脸色?"
"不仅如此。"童诗涵调出排期表,"国产手机厂商优先供应,即日起即可签订合作协议。其他国家的订单——"她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至少排队到后年。"
窗外惊雷炸响,震得玻璃嗡嗡作响。童诗涵想起三天前的深夜,她冒雨驱车前往地下研发基地的场景。首席科学家张教授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燃烧着疯狂:"童总!最后一道光刻工序突破了!我们做到了!"当时整个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抱头痛哭,有人甚至跪地亲吻那台凝聚着无数心血的光刻机。
"童总,岛国企业提出愿意用三倍价格购买技术授权。"助理递来紧急文件。
"回复他们,非我族类,寸技不予。"童诗涵将文件推回,转头对法务总监说,"立刻启动全球专利布局,重点盯防美、荷、日三国。"她顿了顿,补充道:"联系驻德办事处,收购那家濒临破产的精密仪器公司,他们的纳米级镜头技术正好补缺。"
会议持续到傍晚,当最后一家厂商签订保密协议离开时,童诗涵独自留在会议室。她拨通大舅舅的专线:"芯片量产线己经调试完毕,预计半年内覆盖国内70%手机市场。"
电话那头传来沉重的呼吸声:"诗涵,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岛国半导体产业至少倒退五年,ASML的垄断地位要动摇了......"大舅舅突然压低声音,"但树大招风,研发基地的安保必须升级,我会让你堂哥派一支特种部队暗中保护。"
深夜,童诗涵驱车前往地下研发基地。二十道虹膜识别、十五重密码验证后,她终于站在光刻机前。银白色的机械臂正在进行最后一次试生产,紫色激光在无尘车间划出梦幻般的光轨。张教授递来最新检测报告,声音哽咽:"良品率98.7%,超过国际标准三个百分点。"
"接下来才是硬仗。"童诗涵抚摸着光刻机冰冷的外壳,"苹果的iPhone正在秘密研发,诺基亚也在布局智能手机。我们不仅要守住技术优势,还要开辟新战场。"她调出一份加密文件,"这是我和雷军团队合作的智能系统方案,需要你们的芯片做底层支持。"
张教授接过文件迅速浏览,突然瞳孔骤缩:"这......这是要颠覆现有手机生态?"
"不错。"童诗涵望向监控屏上跳动的数据流,"当我们同时掌握芯片、光刻机和操作系统,就能制定全球标准。就像当年武则天改元称帝,重写大唐律法——"她转身时,翡翠戒指折射出锐利的光,"现在,该由我们来定义行业规则了。"
暴雨不知何时停歇,童诗涵走出基地时,天边己泛起鱼肚白。她的手机不断震动,是堂姐童雨薇发来的消息:岛国财阀正在集结资金,准备发起专利诉讼。童诗涵冷笑一声,回复道:"让他们来。武家密卷里的'以守为攻'之策,正好派上用场。"
回到别墅时,童舒正在客厅看电视。屏幕里,诺基亚的广告歌欢快地唱着:"科技以人为本。"童诗涵关掉电视,对妹妹说:"很快,这个时代就要结束了。"她望向窗外初升的朝阳,心中己有成算——当第一枚国产12纳米芯片嵌入手机,当自研光刻机的轰鸣声传遍世界,属于中国科技的破晓之战,才刚刚开始。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童诗涵和她的团队,注定要成为改写历史的执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