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你们自己的思绪,远比学着去读别人的思绪重要。
——《梦、进化与价值完成》
宇宙中最重要的真理是“信念创造实相”,每一个人都以他的思想、情绪与信念,创造出他个人经验的实相。既然“实相”是信念(及思想)与情绪(或感受)的产品,那么,在人们经历外境时,必然可以感知内在的信念与情绪。
认识内在的信念与情绪,就是认识自己,也就是“觉察”。
世事本无正面与负面之分,人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然而,在看待事与人时,人们却往往因为自己的信念与感受有所不同,萌生了好恶分别。
仔细觉察你的心,如果看待周遭的人与事时,你都能感到内在有股淡淡的喜悦,或者不可言喻的平安,那么,你对物质实相大致上是满意的,这样的你,拥有的就是正面的内在环境;反之,你在看待身边的人与事,或是观看电视新闻时,总是感觉世界上弥漫着邪恶,也感受到内心潜藏着一股随时都会爆发的愤怒,或者无可奈何的悲伤,那么,请你要更为觉知自己,因为你的内心正处在负面氛围之中。
了解自己的信念与感受,远比认识世界更重要。人们常常都会觉得,内在的情绪都是被外在的事件引燃的,譬如先生深夜未归,归来时却满身酒臭,当等门的妻子怒火攻心时,她可能会认为是先生的夜归与醉酒引爆了她的愤怒。
然而,赛斯的说法却与此相反,他说,我们通常都会认为自己的感受是对某件事的反应,却很少想到“感受”才是整件事中的主体,也就是说,并不是事件引燃了感受,而是感受本来就己经准备好在那里,只等着相应的事件来引燃。打个比喻,感受若是火种,事件就只是火柴,火种本来就在等着起火,只是不知点火的将是哪支火柴而己。
“感受”往往是先于事件存在的,人们经验悲伤,或许是因为亲人过世、被公司开除、情人提出分手。悲伤时,你以为正是这些事件引起了你的悲伤,但赛斯的说法是“先有内在的悲伤”,才对应出“外在的悲伤事件”,悲伤的事件让悲伤的情绪得到了释放。
请静观内在,若你的感受像是准备燃起悲怒之火的“火种”,那么,你的内在环境就是不稳定或是负面状态。反之,如果你是光与爱的“火种”,随时都可能被外在环境逗得哈哈大笑,或者流露出慈悲心,那么,你的内在环境就是稳定正面的。
生命的旅程即是认识自己的道途,若想认识自己,就必须看见自己的感受、情绪、欲望、意图与冲动。越是认识自己的人,内在越是圆融与安顿,因此赛斯告诉我们,灵性的知识及神通的智慧乃是自我统一感的自然结果。
事件发生在“外面”,内在感受却在心“里面”,学习将视线从“外面”转移到“里面”,睁大心眼看自己,就迈进了觉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