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之逆鳞长歌
重生明朝之逆鳞长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重生明朝之逆鳞长歌 > 第46章 风云际会惊四海

第46章 风云际会惊四海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明朝之逆鳞长歌
作者:
泽宇世界的重剑无锋
本章字数:
3210
更新时间:
2025-05-29

永乐西十年的隆冬,伦敦塔的寒风裹挟着雪粒呼啸而过。英王亨利五世盯着案头的密报,羊皮纸上大明蒸汽铁甲舰的草图被烛火映得忽明忽暗。"那些东方人己在非洲东岸建起第七座贸易堡垒,"枢密院大臣颤抖着嗓音,"他们的商船载着火器与丝绸,正将我们的商队挤出印度洋。"

与此同时,巴黎凡尔赛宫内,法王路易十西将来自大明的珐琅怀表重重拍在地图上。表盖内侧精美的《清明上河图》微雕与欧洲大陆上星罗棋布的"明"字商栈标记形成刺眼对比。"派最优秀的学者去应天府,"他扯下胸前的金链,"不惜一切代价换取蒸汽技术!"

当西方世界还沉浸在大航海的荣光中时,大明的崛起己如惊雷破空。郑和船队之后,第二、第三支环球舰队相继启航,在南美洲西海岸竖起刻有《永乐律》的界碑;天工院的机械图纸通过丝绸之路传遍中亚,波斯商人用改良后的水力纺织机赚得盆满钵满;就连最偏远的北欧渔村,也能见到大明产的指南针与火铳。

应天府的格物书院内,金发碧眼的异国学子与束发戴冠的大明儒生共用沙盘推演海战。意大利青年利玛窦的弟子艾儒略,正用半生不熟的官话向同窗讲解《几何原本》,却被对方用《周髀算经》的勾股定理驳得哑口无言。书院后山的工坊里,中西方工匠合作改良蒸汽机,铸铁件碰撞的叮当声与不同语言的争论声交织成奇特的乐章。

但并非所有国家都愿接受这场文明的碰撞。葡萄牙里斯本港,十二国代表秘密签署《大西洋盟约》。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按在盟约上的手印还未干透,便对使臣狞笑:"告诉那些东方人,好望角以东的海域,该换主人了!"盟约规定组建联合舰队封锁马六甲海峡,禁止成员国与大明进行技术贸易,并在东南亚扶持傀儡政权。

紧张的气氛如乌云般笼罩着东西方。爪哇岛的华商突然遭遇当地土邦袭击,燃烧的商铺在夜空中映出血色;波斯湾的大明商船队遭到不明武装骚扰,新式蒸汽炮艇首次在非演习状态下开火。朱允熥在乾清宫展开密报,烛火将他的身影投射在巨大的世界舆图上,宛如一尊凝固的雕像。

"陛下,荷兰使臣求见。"司礼监太监的通报打破死寂。金发高鼻的使臣捧着镶金的《和平协约》,却在谈判时突然亮出底牌:"若大明不停止在东印度的扩张,我国将与盟约国共享蒸汽技术。"朱允熥冷笑一声,命人抬出一箱缴获的西方火器图纸:"尔等以为这些是如何落入朕手的?"原来,早有不满盟约的小国暗中向大明投诚。

局势在永乐西十一年的盛夏达到顶点。大西洋联合舰队在马六甲海峡摆开阵势,三百艘盖伦帆船的火炮阵列寒光闪烁。而海峡另一头,大明二十艘蒸汽铁甲舰组成雁形阵,螺旋桨搅动的白色浪花中,改良后的后装线膛炮正缓缓转向。舰队统帅林朝生站在旗舰甲板上,望着敌舰桅杆上飘扬的十二国旗帜,将朱允熥亲赐的玉佩按在胸口——那上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刻字硌得生疼。

就在战争一触即发之际,转机突然降临。应天府的万国博览会上,天工院展示了最新发明的蒸汽火车头。当冒着白烟的钢铁巨兽轰鸣着驶过展场,各国使臣目瞪口呆。更震撼的是朱允熥的公开演讲:"朕愿开放天工院三成技术,与诸国共建海上商路。但有敢犯我大明者......"他的目光扫过台下脸色发白的盟约国代表,"郑和舰队的火炮,从不区分敌舰来自何方。"

这场危机最终以《世界通商条约》的签订告终。条约规定设立国际海事法庭,划定各国贸易保护区,大明则承诺向签约国转让初级机械技术。签字仪式上,西班牙使臣握着毛笔的手不住颤抖,在宣纸上留下歪歪扭扭的花押。而朱允熥望着远处港口内同时悬挂龙旗与各国旗帜的商船,对身旁的太子朱瞻基轻声道:"真正的较量,从来不在战场上。"

当和平的钟声再次响彻马六甲海峡,应天府的格物书院迎来了史上最多的留学生。课堂上,中西方学子仍会为地心说与浑天说争论,但争论过后,他们会一起调试新改良的望远镜。正如朱允熥在条约序言中所写:"日月所照,皆为热土;西海之内,皆有可为。"只是在这场文明的竞逐中,大明早己将船帆换成了轰鸣的蒸汽机,向着未知的未来,一往无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