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亮,陈雨林就来找杨明了。
周淑琴临时有点家事,最终还是陈雨林一个人跟着杨明去镇上。
“杨明啊,真是不好意思,还让你大老远陪我跑一趟。”
杨明摆了摆手:“陈叔,客气了,顺路的事。”
去镇上的路是土路,坑坑洼洼,颇为颠簸。
松树屯离镇子不算近,靠两条腿走,得小半天功夫。
陈雨林猛地走这么远的路,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瞅着杨明,发现这年轻人面不改色,气息匀称,心里不由得佩服。
“杨明,你小子行啊,这体力,比我这天天抡大勺的都强。”
杨明笑了笑:“在乡下待久了,天天上工,自然就练出来了。”
陈雨林感叹:“也是,你们知青不容易。”
两人走了一段路,陈雨林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拍脑门。
“对了,杨明,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哦?什么好消息?”杨明问。
“是你爸,杨老师的事儿!”陈雨林的声音带着几分喜悦。
杨明脚步微微一顿,心头泛起一丝波澜。
他爹杨福财,因为是知识分子,运动的时候没少挨批斗,后来更是被弄去扫大街了。
“我爸?他怎么了?”
陈雨林眉飞色舞地说:“杨老师的工作恢复了!前两天院里都传遍了,说是上头文件下来了,给他平反了,恢复原职!”
杨明心头一松,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
他爹杨福财是个老实本分的教书匠,扫大街那活儿,对他来说是莫大的屈辱。
“真的?太好了。”杨明由衷地说道。
“可不是嘛!”陈雨林也替他高兴,“说是之前有人故意整他,把他给举报了,说他思想有问题。现在查清楚了,都是诬告!”
杨明脑中念头转动:“有人故意整他?”
“是啊,”陈雨林压低了声音,“我听院里几个老人说的,好像…好像是章家那两小子干的。”
“章建国他们?”杨明眉头微蹙。
章建国和章建军兄弟俩,跟杨明家住一个大院,平日里关系算不上好,但也谈不上深仇大恨。
章建方的父亲就是章建国。
“对,就是他们!”陈雨林撇撇嘴,“听说那章建国,为了往上爬,没少干这种缺德事。踩着别人往上走,忒不是东西。”
杨明默不作声。
章建国这个人,他有点印象,是个八面玲珑,惯会钻营的角色。
为了个小小的职位,就能下这种黑手,其心可诛。
“我爸知道这事吗?”杨明问。
“杨老师那人你还不知道?”陈雨林摇了摇头,“老好人一个,就算知道了,估计也不会去追究。他现在恢复工作了,就想着安安稳稳过日子呢。”
杨明理解他爹的想法。
在这个年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更何况,章建国那种人,既然能做出这种事,背后说不定还有什么牵扯。
他爹刚恢复工作,确实不宜再起波澜。
“这事儿,没在院里声张吧?”杨明又问。
“那哪能啊,”陈雨林说,“杨老师低调着呢,院里人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也就是几个相熟的邻居,私下里替他高兴高兴。”
杨明点了点头,他爹这样做是对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有些喜悦,放在心里就好。
“那章建国,现在怎么样了?”
陈雨林哼了一声:“他?听说提拔的事黄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事儿败露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啊,偷鸡不成蚀把米,活该!”
杨明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有些账,不是不算,时候未到。
两人继续往镇上走,气氛轻松了不少。
陈雨林又开口道:“对了杨明,小刚那孩子过的还好吧?”
“郑小刚?”杨明想了想,“他挺好的。”
“哦?是吗?”陈雨林有些意外,“我听淑琴说,那孩子在家娇生惯养的,我还担心他到了乡下吃不了苦呢。”
杨明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郑小刚确实吃不了苦,所以他根本就没下过几次地。
整天窝在知青点,靠着家里寄来的钱和票,过得比谁都滋润。
不过这些话,他没必要跟陈雨林细说。
“还行吧,大家都能互相照应一下。”杨明含糊地回答。
陈雨林也没多想,在他看来,杨明说好,那就是真的好。
“那就好,那就好。”陈雨林连声道,“淑琴最惦记的就是小刚了。这孩子,淑琴一个人拉扯他不容易啊。”
杨明嗯了一声。
“对了,小刚跟他那个对象,马…马什么来着?”陈雨林挠了挠头。
“马小芳。”杨明提示道。
“对对对,马小芳!”陈雨林一拍大腿,“那姑娘,人咋样啊?”
杨明摇头:“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我平时跟郑小刚接触不多,对他对象的事情更不了解。”
他确实不了解。
他对别人的私事,向来没什么兴趣。
更何况是郑小刚那种人。
陈雨林哦了一声,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他这次出来,除了买东西,也有帮周淑琴打探一下郑小刚和马小芳情况的意思。
毕竟郑老太那一闹,让郑周两家都有点下不来台。
“也是,你们年轻人,各有各的圈子。”陈雨林自嘲地笑了笑。
“陈叔,你在帝都,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杨明忽然问道。
陈雨林愣了一下,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嗨,我就是个厨子,死工资,一个月加上各种票证补贴,也就三十来块钱吧。”
三十来块,在这个年代,算是不错的收入了。
尤其是在食堂工作,油水足,还能剩下不少。
“那也挺好了。”杨明说。
“好啥呀,”陈雨林叹了口气,“帝都那地方,啥都贵。这点钱,养活自己还行,想攒点钱娶媳妇,难喽。”
他这话,意有所指。
杨明装作没听出来。
“乡下虽然苦点,但吃饭问题不大。”杨明说道,“只要肯下力气,工分挣足了,饿不着肚子。”
“那是那是,”陈雨林连连点头,“还是你们年轻人有奔头。我们这些老大不小的,也就混日子了。”
杨明不置可否。
他有自己的规划,自然不会真的在乡下混一辈子。
恢复高考的消息,他一首在等。
说话间,镇子的轮廓己经出现在前方。
镇子不大,几条主要街道,两旁是低矮的瓦房和一些店铺。
供销社、邮局、饭馆、卫生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可算到了。”陈雨林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
两人首接往供销社走去。
到了供销社门口,杨明停下了脚步。
“陈叔,我就送你到这儿了。”
陈雨林一愣:“哎?杨明,你不进去逛逛?”
杨明摇了摇头:“不了,我还有点别的事。”
“啥事啊?急不急?要不我陪你?”陈雨林热心地说。
“不用了,陈叔。”杨明婉拒道,“我去药材收购站一趟,把我前些天采的药材卖了。”
“卖药材?”陈雨林有些惊讶,“你还会采药?”
杨明笑了笑:“略懂一点,换点零花钱。”
他空间里种了不少珍稀药材,不过拿出来卖的,都是些山上常见,但炮制手法比较精细的。
既能换钱,又不会太引人注目。
陈雨林竖起大拇指:“杨明,你小子真是深藏不露啊!行,那你先去忙,我买完东西,要是时间还早,就在这附近等你一会儿。”
“不用等我了,陈叔。”杨明说,“我卖完药材,还想去废品收购站看看,能不能淘换点有用的东西。明年开春,我打算继续租现在那院子,手头得攒点钱。”
他租的那个小院,虽然偏僻,但胜在清静,方便他修炼,也方便他存放空间里的东西。
至于知青点,他是能不回就不回。
一群大老爷们挤在一个大通铺上,干啥都不方便,而且里面还有郑小刚、章建方之流,他敬而远之。
陈雨林听他这么说,也不再坚持:“那行吧。你自己注意安全。”
“知道了,陈叔。你买东西也仔细点,别让人坑了。”杨明叮嘱了一句。
“放心吧,我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陈雨林拍了拍胸脯。
两人就此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