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府门前的紫藤花开得正盛,垂落的花穗将十里红妆染成淡紫色。
苏浅身着金丝绣就的鸾凤嫁衣,在喜娘的搀扶下缓缓步出花轿。
绣鞋踏过铺满花瓣的青石板时,她下意识攥紧手中的玉如意——那是萧承砚昨夜偷偷塞给她的,温润的玉质还带着他掌心的温度。
红烛摇曳的新房内,萧承砚挑起苏浅的红盖头,目光落在她泛着红晕的脸颊上,喉结不自觉地滚动:"阿浅,从今日起,你便是我唯一的妻。"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绽放起绚烂的烟花,将他眼底的深情映得愈发浓烈。
苏浅望着眼前这个曾让她又惧又恼的男子,此刻却只觉得安心,轻轻点了点头。
次月,顾府内,沈清欢与顾怀瑾的婚礼简单而温馨。
没有繁复的礼节,只有志同道合的友人相聚一堂。顾怀瑾握着沈清欢的手,在婚书上郑重写下:"愿与卿携手,共守清平,济世安民。"
沈清欢看着熟悉的字迹,想起这些年两人历经的种种,眼眶不禁。
婚后,萧承砚与苏浅将兰馨苑重新布置,西侧设为书房,东侧则辟出一间花房。
每当萧承砚处理政务至深夜,苏浅总会亲手为他烹煮一盏陈皮普洱,茶香混着墨香,弥漫在静谧的夜里。
萧承砚偶尔抬头,望见妻子专注翻阅医书的侧影,总会不自觉地放下手中奏折,静静凝视许久。
陈明柔站在月洞门外,望着儿子儿媳恩爱的模样,珍珠步摇随着她的叹息轻轻晃动。
二十年来,她将自己困在往事的牢笼里,如今看着苏浅为萧承砚细心包扎伤口,为他红袖添香,仿佛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深夜,她独自坐在梳妆台前,望着镜中略显憔悴的容颜,终于鼓起勇气拆开了那封尘封多年的信——那是萧凛在强娶她后,偷偷塞进她妆奁的道歉信。
萧凛察觉到妻子的变化,开始频繁出入主院。
起初,陈明柔只是冷淡应对,但当她看到丈夫笨拙地为她采摘最新鲜的晨露,只为冲泡她最爱的碧螺春时,心底那层坚冰悄然融化。
某个月圆之夜,两人并肩坐在王府的荷塘边,萧凛终于说出了那句迟到多年的"对不起",陈明柔的泪水滴落在荷叶上,惊起一池涟漪。
朝堂之上,萧承砚与太子萧景翊继续推行新政。
他们以暗卫营为耳目,彻查贪腐,短短数月便揪出数位与旧贵族勾结的官员。
当镇国公府的老管家因贪污均田令补偿款被下狱时,萧景珩与萧景琰终于意识到,曾经在猎场上的失败,不过是他们覆灭的开始。
永盛三十五年冬,乾清宫内弥漫着浓重的药香。
萧景翊躺在龙榻上,握着萧承砚的手,气若游丝:"承砚,这江山...就交给你了。"
他望向窗外的皑皑白雪,那里曾是他们儿时打雪仗的地方,萧承砚红着眼眶点头,将太子交给他的半块玉佩贴身收好。
他知道,这不仅是太子的嘱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萧承砚登基那日,改元"长宁",大赦天下。
他力排众议,坚持后宫只立苏浅一人为后,并且终身未纳后宫。
萧承砚之后,立刻着手推行新政。
他重用顾怀瑾等清廉官员,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在他的治理下,朝堂风气焕然一新。他还继续推行先帝的均田令,减轻百姓赋税,鼓励农桑。
同时,他不忘太子遗愿,兴修水利,创办书院,让更多寒门子弟有机会读书识字。
苏浅入主坤宁宫后,不仅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协助沈清欢扩建济世堂,在京城设立了五处分堂。
沈清欢与顾怀瑾则全力辅佐新帝,顾怀瑾主持修订律法,沈清欢改良机关术用于民生,夫妻二人相得益彰。
长宁三年,坤宁宫传出喜讯。
苏浅诞下龙凤胎那日,萧承砚在产房外来回踱步,急得暗卫营统领墨影以为出了大事。
当婴儿的啼哭响起,他冲进产房,小心翼翼地将女儿抱在怀中,声音哽咽:
"就叫明玥,做这世间最自由自在的姑娘。儿子则取名明渊,寓意"明察秋毫,渊渟岳峙"。
萧明渊自幼聪慧过人,常随父亲微服私访。
八岁那年,在扬州,他亲眼目睹父亲严惩克扣河堤款的官员。
看着父亲冷峻的面容和那官员恐惧的神情,萧明渊似有所悟。
回宫后,他在书房写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八个大字,萧承砚欣慰地摸着儿子的头,知道自己的教诲己悄然生根发芽。
陈明柔与萧凛的感情也日渐深厚。
两人时常携手漫步在王府花园,回忆年轻时的点点滴滴。
陈明柔会笑着说起当年萧凛强娶她时的霸道,萧凛则会红着脸解释自己那时的笨拙。
每当这时,苏浅总会带着孩子们躲在假山后偷听,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回荡在皇宫上空。
长宁二十年,萧承砚决定禅位给太子萧明渊。
退位后的萧承砚,终于有时间兑现对苏浅的承诺。
他带着苏浅离开皇宫,踏上了游历天下的旅程。
他们走过江南水乡,看过塞北风光,品尝各地美食,领略不同风土人情。
每到一处,萧承砚都会为苏浅作画,记录下他们的美好时光。
他们的马车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车厢内设有沈清欢改良的机关桌椅,既节省空间又方便使用;
还有萧承砚亲自设计的暗格书柜,装满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志。
每到一处,萧承砚都会为苏浅作画,苏浅则用沈清欢教的医术救助当地百姓,留下一段段佳话。
与此同时,沈清欢与顾怀瑾也没有停下脚步。
他们走遍大江南北,建立了无数义学和医馆。
每当遇到难解的机关术问题,沈清欢总会写信与苏浅探讨;
而苏浅在行医过程中遇到疑难杂症,也会向沈清欢请教。
两位女子虽身份不同,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大胤百姓谋福祉。
萧明渊登基后,继续推行父亲的政策,重用顾怀瑾等清廉官员,大胤王朝在他的治理下愈发繁荣昌盛。
他时常收到父母寄来的书信和画作,看着信中描述的趣事,想象着父母自在的生活,心中满是欣慰。
多年后,史官在《长宁实录》中记载:"帝后情深,共治天下二十载,政通人和,吏治清明,史称'长宁之治'。"
而此时的萧承砚与苏浅,正坐在敦煌的沙丘上,看着夕阳将天空染成橘红色。
萧承砚揽着苏浅的肩膀,轻声说:"阿浅,这江山太平,我们的故事,也该圆满了。"
远处,驼铃声声,似在诉说着这段永不落幕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