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婆子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了,我就是来随便问问,我那大兄弟回来了吗?”
“是哩,是哩,他刚回来了”,他娘赶忙回答道。
婆子点了点头,接着问:“他耍上女朋友了吗?”
他娘的脸上立刻浮现出尴尬来,说道:“这不是等他大嫂子您来,给介绍个女朋友嘛。”
婆子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感叹道:“现在这世道啊,女的少,可不好找了。”
他娘连忙附和道:“是啊,他大嫂,您可得给费点心啊。”
婆子笑了笑,说:“说起来,我这大兄弟快三十了吧。”
他娘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可不是嘛,真是愁死人了。”
婆子沉默片刻,突然说:“再婚的,行不行呢?”
他娘显然没有预料到婆子提到再婚的,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恢复了笑容,说道:“条件般配的话,也可以的。”
“婶子,你可别不乐意,现在这个岁数,哪还有黄花大闺女。”
“是,是,你给说说呗。”
婆子盘起腿来,不紧不慢地开讲道:“这个女方娘家是尚庄的哩,叫霍素芬,年前才离的婚,还带着个闺女,今年 37 !”
“37了?”他娘惊讶地重复了一遍,对这个年龄不甚满意。
婆子见状,板着解释道:“这俗话说得好啊,女大三,抱金砖。这要是结婚啊,肯定能给你们家添个大胖小子呢!”
他娘听了大胖小子几个字,心里宽慰不少,但还是有些犹豫地说:“俺家小普才 28 ,这哪是大三岁啊?”
婆子眼珠一转,立刻应道:“28,37?那可就是大 9 岁啦!33 得 9,这可是三个金砖哩!”
他娘一听,觉得有些不合适,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小心翼翼地问道:“他大嫂子,有没有年龄小点的?”
婆子见状,也不着急,慢悠悠地说:“这个嘛……我再琢磨琢磨,你们家也商量商量。不过,我可得提醒你们啊,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啦!”
说着,婆子就站起身来,往外走。
他娘见状,赶紧在后面紧跟着,嘴里还念叨着:“她大嫂,吃了饭再走呗。”
婆子头也不回地摆了摆手,说道:“我还得去栓柱家呢,他们催得急。”
就在这时,在院子里正遇到吃饱喝足的王普。
婆子见状,立刻笑着打招呼道:“普兄弟,你看你,又长白了不少呢!”
这是打趣他不干活,娶不上媳妇儿。
王普斜眼看了她一下,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嫂子,你也不看看你自己,又胖了一圈,好福态啊!”
婆子一听,顿时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冷哼一声道:“哼,就你这样,活该打光棍!”
.....................................
王普他爹风风火火地赶回了家,一进门就焦急地问道:“刘媒婆儿怎么走得这么急?她跟咱小普说的婚事儿咋样了?”
他娘一脸愁容地坐在炕沿上,有气无力地回答道:“她给咱小普介绍了个二婚的,还带个孩子。”
“二婚带孩子怎么了?这有啥不好的?你们就这么给拒绝啦?”
他爹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一边说着,一边转身就往门外走,看样子是打算去追刘媒婆儿,把这门亲事给说回来。
他娘见状,赶忙伸手拉住他爹的衣角,说道:“他爹,你先别急嘛,这个真的不合适,咱再等等看,说不定还能有更好的呢。”
“等?再等下去,小普都要打光棍儿啦!”他爹越说越激动,“我刚才看见刘媒婆儿往栓柱家去了,要是栓柱这门亲事成了,那咱全村可就剩下咱小普一个大龄未婚青年啦!”
他娘一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手也像突然失去了力气一样,松开了他爹的衣角。
他爹趁机一个闪身,挣脱了他娘的束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他爹一路小跑,终于在栓柱家门口堵住了刘媒婆儿。
他满脸堆笑地对刘媒婆儿说道:“他大嫂子,您看您这是要去哪儿啊?要不还是去我家坐坐吧,咱们再好好聊聊小普的亲事儿。”
刘媒婆儿没好气儿地白了他爹一眼,没好声气儿地回答道:“你们家?我可进不去!”
他爹一听,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地问道:“咋啦?咱们家门可有五尺宽呢,连汽车都能开进去,您咋就进不去呢?”
刘媒婆儿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儿地说:“我胖呗,我这身子骨可有六尺宽呢,你们家门,我咋进得去?”
.....................................
他爹完全不明白对方为什么这么说,只是一味地阻拦着,不让刘媒婆离开,嘴里还念叨着:“我愿意出双份的媒礼!”
刘媒婆闻听,犹豫了起来。
就在这时,栓柱他娘听到声音从家里走了出来,她二话不说,一把抓住了刘媒婆的左手,急切地喊道:“我们家也出双份!”
然而,王普他爹也不甘示弱,他迅速地伸手抓住了刘媒婆的右手,大声说道:“我出三份!”
“西份”,
“五份”,
两人就这样各不相让,各自用力地拉扯着刘媒婆,谁都不肯松手。
刘媒婆被他们这么一拽,左右为难,她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不定,心中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两个人拉扯的左右摇摆,刘媒婆终于忍无可忍,她猛地一甩手,挣脱了两人的束缚,然后大声说道:“好啦好啦!你们别争了,我看这样吧,我把你们两家的情况都原原本本地告诉女方,让女方自己来决定,这样也算是公平竞争嘛!”
听到刘媒婆这么说,他爹和栓柱他娘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个办法还算合理,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那行!”
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